屡夺桂冠 敢做女杰争霸业 九岁学棋 成为棋手属偶然

汕头日报 2019-09-20 01:45

▲图为象棋特级大师陈丽淳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韩江畔出了七位“弈林剑客”,这七位绝顶高手你方唱罢我登场,纵横楚河汉界,他们是:特级大师许银川、陈丽淳、许国义、张学潮,大师李鸿嘉、郑楚芳、朱琮思。

“弈林故事”上回说到,朱琮思入川加盟四川队冲击“象甲联赛”,使川队实力大增,重树信心。先后获团体第三名和团体冠军。后来,朱琮思又效力甘肃队,在保级战中迎战劲旅广东队。朱琮思临危授命,战胜“象棋第一人”许银川,为甘肃队立下奇功,并留下一盘经典对局。

从本回起讲的“弈林剑客”,是象棋特级大师陈丽淳和许囯义。陈丽淳、许国义棋艺相当了得,他们是目前象棋唯一的一对“特级大师夫妻”。先说陈丽淳吧,她9岁开始学棋,1998年、2000年获全国象棋女子少年赛冠军;2000年获全国象棋个人赛女子第十名,晋升象棋大师称号,时年仅14岁;2004年获全国象棋大师赛女子冠军,晋升象棋特级大师;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次获得全国象棋个人赛女子亚军;2007年12月获亚洲象棋锦标赛女子冠军,获国际大师称号;2009年获首届全国智力运动会象棋女子个人第三名;2010年获全国象棋个人赛女子第二名;2011年获第二届全国智力运动会象棋专业组女子个人快棋赛冠军;2017年获全国象棋个人赛女子冠军,成功登顶,傲视群雄。

话说2006年12月2日下午,星期六。20岁的陈丽淳和她的老师章汉强一起,来到汕头市东厦小学——汕头棋院象棋训练基地,和10名象棋尖子学生下辅导棋。面对10个小棋童,特级大师陈丽淳没有一点“特大”架子,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文静秀气,虽然是下指导棋,但她自始至终都很认真。这次陈丽淳刚参加完全国个人赛获得亚军后回汕头看望父母。和以往一样,她还特地去看望培养她成才的老师,并辅导一下在棋院学棋的孩子。

和象棋特级大师、全国冠军下棋,这是多么难得的学习机会啊!孩子们大都全神贯注于棋盘。没想到有一个平时非常顽皮的孩子,棋下到布局后,因双方子力互相顶在河界,他想来想去想不出对付“大师”的办法,竟然伏在棋桌上睡着了。陈丽淳见状微笑,章老师过去给孩子披上衣服。过后又怕孩子受凉感冒,把他轻轻叫醒后带到隔壁房间去休息。

孩子有孩子的天性。老师在这种情况下都没有责怪批评那个睡觉的孩子,这就是“情感教育”吧。在汕头棋院这个被誉为高产冠军的摇篮里,一个个孩子在这里成长,走出汕头成为弈林强豪,像这样的点滴故事,不知道有多少。

陈丽淳就是从这个摇篮里走出去的特级大师,说起她的学棋经历,她从心里感激老师。

陈丽淳是父母的独生女,毫不夸张地说她家里三代人中没有一个人会下棋。她学象棋,纯粹是偶然,她成为国手,那简直就是棋(奇)缘了。

陈丽淳未满7岁就上学,她读的学校叫新乡小学。这个小学在汕头有些名气,是因为出了不少下棋的冠军。在陈丽淳读三年级的时候,章老师为了扩大棋类运动,开展棋类教育进学校第二课堂,新乡小学就是推广试验的第一所学校。

9岁的陈丽淳在三棋中选择了象棋,没有别的什么原因,只是象棋有字好认。但她下起棋来很专注投入,一坐到棋盘前,一双大眼睛就紧紧盯着棋盘,棋盘外的事充耳不闻。更特别的是,一个小女孩下起棋来喜欢大砍大杀,杀起棋来常常死子累累,不管对手是谁,她全然没有一点恐惧。

虽然全校下象棋的孩子有100多人,但陈丽淳下棋的表现并没有逃过著名教练的眼睛。章老师就喜欢这种个性,于是,9岁的陈丽淳有幸成了他的学生。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

特约撰稿人:刘剑荣

围棋业余四段,资深媒体人

汕头市象棋协会顾问

新闻推荐

汕头每年拟评韩江学者 最高奖30万元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陈家源)昨日,记者从汕头市教育局获悉,该局草拟了《韩江培养计划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细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