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老海关人李广寒一片丹心映国门 红绸作国旗 捐资买飞机

南方日报 2019-09-19 06:41

李广寒老先生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余丹摄

李广寒年轻时候的照片。余丹摄

汕头地处南海之滨,境接闽台,乃岭东之门户,华南之要冲。清政府时期,受迫于外国列强,于1860年设立潮海关,海关管理权为洋人支配近百年,饱尝屈辱。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海关主权才重归国有。

新中国海关的历史,不仅诉说了一个民族的百年荣辱,还见证了一个国家改革发展的艰辛历程。作为屹立在粤东的一座百年雄关,汕头海关始终履行着把关与服务的职责,为粤东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和贡献“海关力量”。

今年93岁的老海关人李广寒,经历解放前、解放后、改革开放时期的海关,见证了新中国海关的发展历程。时至今日,李广寒的不少工作事迹仍在汕头海关干部职工中传颂着,成为后辈仰慕和学习的榜样。国庆节前夕,南方日报记者随汕头海关人员慰问李广寒,听其讲述自己与海关的故事。

文/南方日报记者余丹通讯员刘奕玲

激情涌动新婚被单变红旗迎解放

李广寒1926年出生,1946年入读税务专门学校(上海海关学院的前身),1947年分配到潮海关,1953年成为解放后汕头海关第一个入党的海关关员,1984年任汕头海关驻经济特区办事处首任处长。他的事迹中流传得最广的,是制作五星红旗迎接解放军进城。

1949年10月24日,汕头市解放。为迎接人民解放军进城,他与一众同事决定连夜赶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但当时夜深商店打烊,买不到红布。时间紧迫,李广寒当机立断,把自己结婚用的红绸被面献出来做红旗。

红旗标准是什么样?心中无底的李广寒找来香港《文汇报》在10月1日刊登的开国大典天安门广场上飘扬的五星红旗照片。

“那是一面长方形红色旗帜,左上方有五颗五角星,四颗小星环拱在一颗大星的右面,小星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时隔数十年,李广寒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仍难掩激动之情,“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我们祖国的五星红旗,如此美丽!我顿时热泪盈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于是,他们依照刊登的照片,依葫芦画瓢,连夜制作出一面长96厘米,宽64厘米的五星红旗。“尽管不是十分标准的国旗,但是表达了我们旧海关职员拥护共产党和新中国的赤子挚热之心。”李广寒还记得,第二天上午,当解放军浩浩荡荡进入汕头市区外马路海关宿舍附近时,他们亲手制作的五星红旗在海关宿舍北大门上空冉冉升起。

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后,一部分旧海关职员也准备离开。“我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坚信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的道路是正确的。”李广寒毅然留下来,并动员周围的同事一起配合解放军做好接管工作。

1949年10月25日,军代表庄仲仁率领接管组接管潮海关,标志着洋人把持的近代税务司制度彻底结束。关权的回归,让李广寒非常自豪:“军管会接管潮海关,结束了外国人掌控潮海关近90年的历史。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人民海关,我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海关关员。”1950年2月15日,潮海关正式更名为汕头海关。

勇当表率为国家发展贡献一切

上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时期,身处大后方的中华儿女不甘落后,有钱捐钱、有物献物,全力以赴支援前线。当时恰逢全国海关人事、财务会议在北京召开,与会数十名代表发出“联合倡议书”,希望半年内向全国海关员工募捐15亿人民币(旧币,下同),捐献一架“中国海关号”飞机。李广寒听闻,毅然决定捐出结婚时买的金银首饰。

全国海关员工积极响应倡议书,1952年1月,全国海关共捐款32.14443亿元,足以购买两架战斗机。

195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30周年,李广寒与汕头海关其他十几名关员联名上书海关党总支部,表示拥护共产党领导,永远跟党走,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人民海关贡献力量。不久,他便加入党组织,在组织的培养下,一步步走上领导干部岗位。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海关总署选派人员出国考察,李广寒作为汕头海关的代表被选派至东南亚考察。两个月的时间,他没有走马观花,从登轮离汕开始,他详细记录一路所见所闻。

回汕后,李广寒等考察团成员将国外海关先进经验整理成报告上报海关总署。如今我国现代海关制度的许多内容,都源自于当时那批出国考察人员学习的情况报告。

“改革开放前,海关思想束缚很大,总是"这个不行,那个不行"。改革开放后,我们大力解放思想,把海关人敢闯、敢试、敢干、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重新激发出来,促进特区经济发展。”特区初创时期千头万绪,海关工作极为繁忙,李广寒和同事们主动加班加点,热火朝天地忘我工作。令他至今仍感到骄傲的是,短短几年间,粤东对外经济交往迅猛发展,进出口业务不断增长,成为特区飞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信仰之光指引后辈奋勇向前

谈起曾经的老领导李广寒,老海关人许壁玉的口中是数不尽的赞赏:“他是我心中最敬重的长者。”

许壁玉1975年进入汕头海关货管科,彼时李广寒任科长,爱岗敬业、廉洁奉公、纪律严明,对干部要求十分严格。许壁玉说,李广寒总是强调,海关工作也是对外工作,更要严格对待、按章办事,“李老对下属如此要求,其本人更是作出表率,这是很不容易的。”

改革开放前,海关的许多工作制度和方法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时任党支部书记的李广寒坚持学习新事务,并带领大家具体学习业务,制定的值班制度严谨细化到晚上值班时间也要记录,“10点下班就是10点,10点半就是10点半,不能误记,差了一分一秒都不允许。”

李广寒爱国爱党爱海关事业的坚定信念,给身边人员树立了榜样。他还鼓励大家积极入党,许壁玉就是在他的号召下入了党。许壁玉说,虽然李广寒十分严格,但对待下属的时候,总是轻声细语,“他对待我们总是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像我们的父亲一样。”

老海关人王宏强在1962年由教育战线转入海关工作,彼时对海关工作一片空白,是李广寒带着他一点一滴熟悉海关业务。“李老是我业务的启蒙老师,既是良师也是益友,”王宏强说,李老的教导中有一项令他受益匪浅、铭记终身,“海关工作,事无大小,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是代表国家执行任务,都是涉外事项,是国家外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宏强为李老的海关人生总结了八个字:对党忠诚,爱国深沉。

李广寒的事迹,在年轻一代的关员们中间也广为流传。“李广寒老先生拥有的是一颗拥护共产党和新中国的赤子之心,这就是信仰的力量。”离退休干部办公室综合科工作人员张胜辉曾听别人讲述海关首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幕,内心对李老先生的敬佩感油然而生,“我特别佩服他”。“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李广寒老先生的感人事迹绽放出璀璨的信仰之光,将继续激励我们新一代海关人奋勇前行。”汕头海关青年关员吴怡杭如是说。

新闻推荐

弘扬红十字精神 让生命延续 汕头市已实现十三例人体器官捐献

本报讯(记者周敏)为进一步宣传志愿捐献遗体器官,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近期,市红十字会开展一系列人体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