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剑出韩江 潮汕象棋大师故事第十七回 名列第九 大师原来是孩子 功亏一篑 特级还须靠机缘
图为朱琮思在讲棋。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韩江畔出了七位“弈林剑客”,这七位绝顶高手你方唱罢我登场,纵横楚河汉界,他们是:特级大师许银川、陈丽淳、许国义、张学潮,大师李鸿嘉、郑楚芳、朱琮思。
“弈林故事”上回说到,朱琮思成功拜名教练为师后,认真投入学棋,达到了忘我境界。由于他善于思考,进步神速,引起省棋队领导的关注,三年后,15岁的朱琮思顺利进入省棋队集训。在省队,他得到名将的悉心指导,棋力又上一个台阶。五次参加大赛,都获得冠军。一颗新星,在弈林升起。
进广东省象棋队的朱琮思,仅两年多时间就成为棋坛上的一颗耀眼的新星,这是不多见的。1999年进省队后就接连在大赛上获得好成绩,特别是在2001年3月获全国象棋锦标赛男子甲组冠军,5月晋升为象棋大师,年仅17岁,成为当时中国象棋最年轻的国家大师。
朱琮思一戴上“大师帽”后,就以他的实力令人刮目相看。2001年6月第四届全国象棋大师赛在山西柳林举行,来自全国的34名象棋大师参加角逐,使得比赛竞争空前激烈。少年朱琮思的参赛成为赛场的一个亮点,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由于年龄最小,他被称为“孩子大师”。这个称呼既是对他棋力的赞许,也是前辈大师们对后辈的关爱。然而,这个“孩子大师”在赛场上却不断地给前辈制造麻烦,就算是功力深厚的大师,也不太情愿跟他“见面”。7轮过后,朱琮思就已积3分,在全国30多名大师比拼的情况下,最后夺得第9名,差点进入前8,成为大师赛上的一匹“黑马”。
“黑马”的表现还在继续。话说2003年8月,全国象棋大师赛在浙江磐安举行,来自全国的41名大师参赛。19岁的朱琮思一路拼杀令弈林群雄惊叹,6轮过后3胜3平,与火车头队的宋国强并驾齐驱,向特大冲剌。全国象棋大师赛是国家大师升特级大师的一条捷径,只有夺冠并同时达到77%以上胜率,才有资格晋升特大。因此,参赛的棋手都会竭尽全力。9轮比赛还剩3轮,朱琮思如果在剩下的比赛中取得2胜1平,就能成为当时国内最年轻的特级大师。孰料在第7轮比赛中遇上北京名将张强,执红先行的张强以飞象局布阵,始终牢牢控制了主动权,朱琮思由于欠缺大赛经验,未能守和,最终功亏一篑败下阵来。欲获特级大师称号除了靠实力还得有机缘。可惜的是,这一败就与特大无缘,这是朱琮思离特大称号距离最近的一次大赛,这次全囯大师赛朱琮思最终积5.5分名列大师赛第6名,冠军被后来居上的吉林小将洪智捧走。虽然未能升特大,但在41名大师中名列第六,实力是响当当的。
朱琮思的表现引起了棋界的关注,由于广东队内人才济济,为了培养新人,决定派他外借锻炼。于是,朱琮思便开始了外援征战全国象棋赛的生活。
四川队原为象棋劲旅,曾经两夺全国象棋团体亚军。但随着岁月流逝,未能培养新人,处于后继乏人的状况,在全国联赛中甚至到了保级的尴尬境地。为了重振雄风,得到当地企业大力支持的四川队决定在全国引进外援。2003年初,双方一拍即合,四川队成功地从广东引进了汤卓光、朱琮思两员骁将,真可谓“蜀中无大将,外援当先锋”。究竟朱琮思当外援表现如何,请看下回。
特约撰稿人:刘剑荣
围棋业余四段,资深媒体人
汕头市象棋协会顾问
新闻推荐
详情请扫码2019汕头国际马拉松报名短短一周的时间四个项目全部报满,报名渠道提前关闭,如此火爆的汕头马拉松究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