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凡的奋斗致敬非凡的梦想 创始人林海平讲述八合里海记艰苦创业的潮汕“情味”
汕头八合里海记创始人 林海平
这是一个以奋斗致敬梦想的时代。每一个平凡岗位都可以闪耀出不平凡的光彩。2019年夏天,深圳晚报联合新锐餐饮品牌八合里海记推出全媒体人物志《以平凡·致不凡》即将收官,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通过聚焦八合里海记10大岗位16名普通员工的生活与工作,为大家展现了一个鲜活而真诚的奋斗群体,一个个普通人心中、平凡岗位上的光荣与梦想跃然眼前,也成就了八合里海记不变的情味。
八合里海记就是这样一个最平凡,而又最特别的存在,给与了普通人奋斗的荣光,也造就了难以复制的创业精神与企业文化。《以平凡·致不凡》最后一期将镜头转向创始人林海平,听他讲述创业的难忘历程与初心梦想。
八合里,汕头一条平凡的市井巷道。2008年,林海平带着在亲戚家牛肉火锅店打工积攒下来的15000元,与大哥林海滨盘下了在八合里巷道一个23平方米的铺面,在经营着粿条汤粉、加工牛肉丸的生意之余,他们还支起了三张桌子架上了电磁炉,张罗起“海记牛肉火锅”。新鲜的嫩牛肉、手锤的牛肉丸,良心的出品、实在的价格,吸引着街坊邻居成为他们的常客。
勤劳的兄弟俩踌躇满志,要让家里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但他们怎么都不会想到,许多年后,因为海记牛肉火锅,八合里这个市井巷道在全国声名鹊起,变得不再平凡——11年后,八合里海记在全国开设了超过128家门店,员工人数近千人。这期间,八合里海记经历了从家族式经营的小店,到成为初代餐饮“网红”吸引潮水般慕名而来的游客,再到走出汕头,风靡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进驻全国十余城市。其坚持当天现宰新鲜现卖、冷链物流快速送达的印象已经深入消费者心中,这背后是难以被复制的创业精神与企业文化——大众消费升级带来餐饮细分品类蓝海,互联网社交平台崛起加速“网红”效应,还有自身供应链升级、企业人事变迁、仓储物流改造等等,以平凡的奋斗致敬非凡的梦想,让潮汕牛肉火锅与潮汕饮食文化为更多人所熟知与喜爱。
潮汕式创业和潮汕味牛肉
缔造了一个初代美食“网红”
“一盘牛肉20块,汤底青菜蘸料通通不用钱,一直做到18张桌之后才有菜单。店员和师傅就是我爸我妈、我哥我嫂还有我和我老婆一家六口。”这是八合里海记的雏形。回首初创时,林海平用简单、纯粹来形容,“日子虽然简单,却是最踏实的生活。”右手一柄利刀、左手一块砧板,手掌疤痕累累,每天在屠宰场至少待四个小时,林海平一心一意挑好肉、切好肉、卖好肉,“我卖东西必须要别人吃得开心,我自己才开心。”兄弟俩一个负责后勤一个负责出品,老实本分,用心出品,生意和生活都红火了起来。
名气越来越大的八合里海记,同时也吸引了不少美食家、美食爱好者的关注,如蔡澜、张新民、郑宇晖纷纷打卡推荐,带来了初代美食“网红”的热度与流量。当时汕头关于牛肉火锅的采访,90%都与八合里海记有关,八合里海记不仅得到了极大的曝光,还收获了很多的指导和指正,林海平倍感幸运,心存感激。
这种幸运的背后既有林海平自身努力,也有很多时代背景因素。打造多部现象级美食纪录片的陈晓卿曾说过:“潮汕是中国美食界的一座孤岛。如果一个中国人说他是美食家,却没去过汕头,他就不叫美食家。”一席话将潮汕美食再次推向了全国民众面前,居高不下的话题热度掀起了一股全民美食的风潮,如潮水般慕名而至的游客,顺着高铁交通网的铺设深入潮汕,寻觅大街小巷正宗地道美食。
已有知名度沉淀的八合里海记一跃成为了潮汕牛肉火锅行业中的“顶流”。据林海平回忆,即使如今八合里海记走遍全国,迄今为止当天最高营业额仍由汕头老店保持,“排号超过1200桌,当日营业额三十万。”
走出汕头风靡深圳
感受社交网络的“口碑”推力
扎根潮汕的著名美食家张新民见证了八合里海记的成长。在他看来,潮汕区域地处闽粤赣边界,背山面海的地形地貌赋予了这片土地极其丰富的物产资源,汕头开埠与贸易繁荣等带来文化冲击与交流,也带来了深厚而独特的人文风貌。“潮汕饮食自成系统,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传统,也接受了外来的冲击,是中国饮食文化版图中独特而又不可或缺的存在。”极具历史文化底蕴的潮汕饮食,在互联网时代传播声量日趋强大。
如果说八合里海记的前几年还只是扎根潮汕美食“网红”,那么2014年底进驻深圳后的八合里海记则是进入了品牌升级元年。借着社交网络的强大助推力,八合里海记成为了深圳最早一批享受社交传播红利的美食商家,不仅拉来巨大流量,也为当时八合里海记在年轻人中树立口碑和形象起到了巨大作用。
“牛肉都还没来,排队的人已经来了。”回忆起当年深圳首店开业的情形,林海平依然历历在目。“我以为半年能把店做起来,没想到半天就搞定了。”接下来,林海平与八合里海记从深圳出发,至今在全国布局超过128家门店风生水起。今年,八合里海记凭借高人气与好口碑,再次入选2019年大众点评必吃榜。作为潮汕牛肉火锅的代表,八合里海记同时登上北京、广州、汕头、深圳四城的必吃榜。
到了这两年,消费时代背景又有了新变化,急速的成长不仅在生产和供应上给八合里带来巨大挑战,企业管理和人才队伍的建设也面临全面提升与刷新。林海平知道,八合里海记需要进入现代企业管理的精细化运营阶段了。在这个阶段,如何提供更多元的良好服务体验,留住用户稳定流量,成为了八合里海记的核心命题。
在林海平看来,八合里海记之所以成为今天的“八合里海记”,离不开拼搏奋斗的一线的兄弟姐妹,从厨师长到收银员,从店长到洗碗工,从挑牛师到排号员,从仓库管理到物流司机……每一个平凡岗位的兢兢业业共同成就了一个企业超越自己的梦想。
“他们在八合里海记赚到了一个家,我也赚到了一个家,一个叫"八合里海记"的大家。”八合里海记逐渐褪去了初创时期的草莽气息,形成了上下齐心的凝聚力和统一的价值观,转变成为了一个脱胎于传统、不停自我完善的新型现代餐饮企业。
建立最强供应链体系
进军全国打造极致美味体验
潮汕饮食学者郑宇晖复盘八合里海记成功的原因时强调:八合里海记对牛肉供应链的改造,提升汕头牛肉丸的品质,让汕头牛肉丸成为大家喜爱的产品端上了更多家庭的餐桌,消化很多牛肉存量。一头牛仅有不到40%的肉可以成为潮汕牛肉火锅的涮肉,不同的牛肉产品支撑起了潮汕牛肉火锅的延续性。
随着品类的扩张,行业的日趋成熟,这也倒逼着上游供应链的升级与改造。为了打破时间和地域的掣肘,八合里海记投资天然养殖牧场、自建冷链车队配送、帮助当地屠宰场升级改造,充分掌握供应话语权,拉高了行业的竞争标准。
八合里海记投资建设的牧场分布于内蒙古、云南、贵州、四川、宁夏等地。这些天然养殖场拥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严控饲养过程,牛肉肉质紧致鲜嫩,是国内地域养殖牛的最佳选择。当牛饲养到24个月龄左右,屠宰后经相关部门检验检疫,新鲜牛肉便通过冷链配送车队送至该地区的各个门店。一头牛从被屠宰到送至门店最迟3个小时,最快的时候仅需20分钟,甚至有时候牛肉到店时,还能看到牛的肌肉纤维在跳动,上桌时还有余温。现杀现送三宰三送,是八合里海记为了保证牛肉的鲜美而定下的规矩。从养殖场、屠宰场、门店到回收机制,在供应链上的付出远超过其它同行,甚至承担了众多同行的牛肉供应需求,这也让八合里海记行业龙头的地位进一步夯实。(吴智欣/文 陆颖/图)
新闻推荐
如何修复产后新妈妈“大屁股”?上一篇报道中,针灸学硕士、汕头市中心医院主治医师黄燕彬说过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耻骨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