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顺与陈琦 二十年君子之交

南方日报 2019-08-23 06:43

明刊本《巽川祁先生文集》书影一。

明刊本《巽川祁先生文集》书影二。

文:罗雯娟

祁顺,字致和,号巽川,东莞棠梨涌(今名梨川)人,明天顺四年(1460)进士,历任兵部主事、户部员外郎郎中、江西左参政、石阡知府、山西右参政、福建右布政使、江西左布政使。为官正直清廉,所至皆有善政。1475年赐一品服出使朝鲜,拒绝朝鲜国王馈赠貂裘,成为一代名宦。祁顺将他的生活写进诗歌里,也是明代东莞一位重要诗人。他《答陈粹之用旧韵》(两首)诗云:

荒僻阡南路,劳君几度行。云霓因旱望,草木向春生。宪度驰声远,诗怀到骨清。海山聆妙曲,安得不移情。

微官淹岁月,幼学未能行。健以穷愁博,吟应太瘦生。风霆随剑吼,山水与琴清。归计何时遂,谩驰丘壑情。

这两首倡和诗,表达祁顺对朋友远道探访的感激和对重聚的期望,委婉动人。陈琦,字粹之,号冷庵,姑苏人,明成化二年(1466)进士,正直清廉,与祁顺志同道合,相交莫逆,缔结二十年君子之交。

1472年,陈琦任江西佥宪,1477年,祁顺到江西任参政,两人结识,一见如故。这时祁顺已经44岁,人到中年,接连经历丧弟、丧妻、丧子之痛,打击可想而知,于是,陈琦的友情在很大程度上抚慰祁顺的心。

1482年,祁顺被贬为贵州石阡知府,人生跌至谷底。陈琦写《赴石阡任赠行诗》送别,诗云:

进不为欣退不忧,果然豪杰在儒流。东坡岭表诗尤妙,韩子潮阳化更优。阡郡儿童迎去马,楚天魂梦落孤舟。皇恩浩荡宽如海,此去宁教久滞留。

他勉励祁顺向韩愈、苏轼看齐,抛开个人得失,造福石阡百姓。祁顺也没有辜负朋友期望,在石阡六年,他团结苗汉,促进生产,增修官仓,粮食倍进;他重教兴学,亲自教授儒生,培养出石阡历史上第一个举人,又重修《石阡府志》,将中原文化种子传播到西南荒服之地,被诗家称为“祁石阡”。

1483年,陈琦升贵州按察司副使,与祁顺在贵州重聚,自是更是酬唱不绝。祁顺《巽川祁先生文集》保留他为陈琦而写的诗有二十多首,如《次陈宪副粹之见寄》《粹之诗多慰奖用韵为谢》《又和粹之见寄》《粹之过访》《和粹之见寄》《和粹之病起晒书》《又次陈冷庵见寄韵送其东归》《和陈粹之宪副见寄》《次陈粹之见赠韵》《陈粹之将至先寄二绝》《雪梅为陈宪副题》等等,只看诗题就可知祁顺陈琦来往密切,交情深厚。

祁顺将与陈琦的贵州酬唱诗编成《心交倡和集》,其《心交倡和集后序》云:

右诗一帙,贵阳宪副冷庵陈公与顺所往还赠答者也。公任江西佥宪,时顺承乏江藩参政。识荆之后,道同义合,如夙契然。岁壬寅,顺得罪于朝,谪守贵之石阡,公为诗赠别,眷存独厚。自是不通音问者久之。迨公迁今秩来贵州,贻书及诗,蔼然故旧之念。逾年始按节阡郡,获叙平生,惟升沉荣辱,两不介意。既而或别或会,会即随事唱酬,篇章交错,别亦驰缄往复,如元白之为。期月间又得诗共二百余首,皆心交道义形于声律中,将来有作,未之计也。顺恐久而散逸,乃命笔吏编录成帙,遂请于公,以“心交倡和”名之。(略)斯帙以公诗为主,而鄙句附之。凡江西旧作不书,惟顺谪官以来倡和皆载者,穷途见交态也。

虽然《心交倡和集》今已不传,但祁顺和陈琦的交谊,数百年之后仍让人感动。君子交心,不染俗尘,祁顺《杂著》云:

吾宝安何文季先生,号兰斋,在宋末以诗名乡。先生谢世已久,诗亦散落,人罕知之。余近编《宝安诗录》,尝载其所作数首,内一律云:“衣冠不忍坠家声,风雨潇潇鸡自鸣。身似孤蓬随地转,家无长物带书行。凄凉松竹乡心在,淡薄虀盐世味轻。幸有田畴堪料理,何如买犊且归耕。”此其写怀作也。弘治戊申二月二十日,余至思南府分司,睹壁间书此一律,罔知其所由来。徐思之,乃贵州宪副陈君粹之往年尝睹吾所编《诗录》,必其记忆此律,遇按节思南之暇而书之也。噫!宝安距思南五六千里,先生之诗,在乡人已不及知,而斯律乃传于边夷辽邈之境,其偶然耶?其有数耶?抑天地鬼神不没人善,晦于一时者,必使彰于久远耶?

祁顺记述他编《宝安诗录》期间的一段小插曲,突出陈琦志趣高雅。这种高雅的志趣,是他和陈琦君子之交的精神基础。陈琦将宋代东莞人何文季的诗作书于贵州思南府壁上,让往来者得以传诵,是东莞文化对外传播的有心人。

陈琦平乱取得胜利,祁顺以诗祝贺,如《答粹之清平献捷》诗云:“献馘声腾泮水边,将坛儒老握兵权。刻期三日果如此,一笑众军皆粲然。天遣云霓苏大旱,人看图画上凌烟。嗟余莫效戈矛力,空咏蓝关马不前。”但又写信劝诫他说:“闻宪节欲暂回司,百凡料理,虽已素定,然贼寇包藏祸心,吞噬无厌,今仅小却,能保其不来哉?胜而知惧,安不忘危,在尊虑必悉之,无俟乎生之喋喋。贵体愆和,乃劳心所致,千万珍调,以副下怀。”既肯定陈琦胜利,又希望他再接再厉,不能骄傲大意,可谓诤友。

1488年,陈琦罢归苏州,贫无所依,以卖书为生。祁顺写《赠陈冷庵归田》诗,有“缔交元不为黄金,爨下焦桐遇赏音。宇宙纲常今古事,江山风物短长吟”之句,真诚告诉陈琦,他们的友谊,高山流水,不会随名利得失、际遇浮沉而改变。又《次冷庵归田韵》诗云:

投簪慷慨问归程,直向山中隐姓名。删后有诗追大雅,醉来无梦到承明。舟移别渚收残钓,春及西畴报晓耕。回首宦途人扰扰,白头奔走负生平。

祁顺替陈琦想象归田后的生活情景:吟咏,饮酒,钓鱼,耕种,自由无扰,恬淡自然,借以宽慰朋友。

陈琦罢归之前,祁顺在信中说收到朝中消息,“阁下亦在密网中”,“此非平时以介直取怒于权要而致是乎?正人君子见义必为,无所顾忌,而异心者以为忤己,吹毛求疵,何其不公!”敢于为朋友打抱不平。祁顺还写了一篇三千言《冷庵先生传》,以事实表现陈琦正直有为,朝廷用人失当。陈琦在江西“居九年,所属十三郡之境巡历殆遍”,遇到死刑案尤其谨慎,“与人交一于道义,为政不务浅功近利,惟图经久”。根据政绩考核,陈琦应当升迁,但吏部尚书记恨陈琦曾问罪他家侵占水源之事,公报私仇,罢免陈琦。祁顺用铁一般的事实,坚定地告诉天下,陈琦是“大丈夫之俦”,他们是知己好友,道义之交。

1497年,祁顺去世,陈琦痛悼:“讣闻将信又将疑,未满仁人百岁期。左辖有才天不限,中丞无位数何奇。文章岂止东夷刻,勋业还应大史知。我独平生感恩义,薤歌题罢泪交颐。”七年后,陈琦在苏州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六。

新闻推荐

汕 头 潮阳一“断头路”通车

羊城晚报讯记者赵映光、通讯员潮阳宣摄影报道:汕头市潮阳区一条存在20多年的“断头路”,曾让周边近10万人口“出行难”,也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