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舞之音”响彻彩云之南 “乡土曲艺进深圳”走进云南红河州
“铓鼓舞”
“阿细跳月”
“烟盒舞”吴忠平 摄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阿细跳月、哈尼族“四季生产调”、哈尼多声部、烟盒舞、海菜腔、建水小调、铓鼓舞……乘着歌声舞乐的翅膀,在彩云之南,追逐曲艺之梦。8月中旬,“乡土曲艺进深圳”项目启动第13站文化田野调查课题。一路经历长途跋涉,项目组来到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弥勒、元阳、红河、石屏、建水等多地的田间与地头,考察了精彩的哈尼族彝族民间曲艺以及非遗艺术,深入探寻了红河州丰富的民间曲艺文化。
“乡土曲艺进深圳”是获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的一项公益活动。该项目是以市民推荐曲艺作为考察对象,组织专家、艺术家、媒体人深入曲艺来源地,采集原生态艺术,寻找、挖掘即将失传的、最乡土的民间戏曲、戏剧等。调查结束后,通过曲艺表演、绘画、摄影、手工艺品展览等形式将考察成果带回深圳,让深圳市民感受亲切的乡土乡情。
“乡土曲艺进深圳”项目负责人陈悦成表示,“乡土曲艺进深圳”项目已经进行到第九年,一方面去探寻全国各地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老的传统与民俗文化,另一方面将它们带回深圳,让深圳人得以寻觅乡音乡情,丰富深圳的文化生活,与此同时,让非遗在深圳进一步得以“活化”,展现深圳兼容并蓄的开放文化态度。
在红土地欢乐“跳月”
云南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少数民族有25个,其中15个民族为云南特有。
此次,经由深圳市民热力推荐,“乡土曲艺进深圳”首次走进云南红河。在这块美丽、神奇的红土地上,多彩多姿的民歌像山里的泉水一样甜,绚丽浪漫的舞蹈像山里的流岚一般美。
活动首站,项目组一行人来到弥勒探访当地人最为热衷和喜爱的彝族“阿细跳月”。阿细跳月是彝族阿细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男舞者弹大三弦或吹笛子,女子合着节拍与男子对舞,或者牵手围圈,左右摆动,拍掌踹脚,旋转而舞。其节奏鲜明,情绪欢快,整个舞蹈热情奔放,大幅度的跳动和变化鲜明的图形,构成炽热的气氛,具有浓烈的野趣美。
作为彝族的代表性舞蹈,几乎每一个彝族人都能展现阿细跳月的魅力所在。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当地人几句谚语——“大三弦一响,脚底板就痒”——阿细人“一言不合就跳舞”。热舞欢唱的场面非常有趣,欢快气氛更是充满了感染力。
项目组还与弥勒文化馆专业舞者、传承人曾雪娟、郭红丽、张凤寿等人交流,进一步了解阿细跳月的历史与现状。不仅如此,还深入阿细人聚居地凤凰村,看到原汁原味来自山寨里的“阿细跳月”。
热闹过后,一群人围坐于古老的核桃树下,静静聆听国家级非遗项目“阿细先基”。在传承人段荣越老人的吟诵下,听他说天唱地,了解阿细人的历史,感受一个民族的喜乐哀愁。
“阿细先基”是彝族支系阿细人的史诗,已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先基”,阿细语意为歌或歌曲。全诗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最古的时候”,叙述天地万物的起源和人类早期的生活习俗;第二部分“男女说合成一家”,记叙阿细人独特的婚姻和风俗习惯,具有传承意义。
生长在云梯里的音乐
领略了彝族人的奔放与热情,项目组驱车五个多小时前往元阳哈尼村寨,探访生长于云端梯田的“四季生产调”“哈尼哈巴”和“哈尼多声部”民歌。
“四季生产调”在哈尼族语里被称为“哈巴”,意为“沿着祖先开辟的路子走”,是哈尼族独具特色的民间诗歌之母。“四季生产调”流传于红河州的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建水等县的哈尼族聚居区,其起源时间的下限不晚于唐代。
“四季生产调”是对举世闻名的哈尼梯田农耕经验的总结,深刻地阐述了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更替中的打埂、培育谷种、撒秧、插秧、打谷子、入仓等劳动全过程。
元阳文旅局的吴旺率领近十位民间曲艺人给项目组带来一组精心准备的“四季调”节目。《插秧歌》《哭嫁》《乐作舞》《送远方的朋友》精彩上演。“四季生产调”的音乐体系严整,通俗易懂,可诵可唱,声音深邃,情感含蓄悠长,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个人。
“四季生产调”国家级传承人马建昌以“哈尼哈巴”《一路平安歌》《祝福歌》欢迎来自深圳的访客。马建昌告诉记者,他的歌艺来自祖辈的家传,目前有弟子11名。他希望将这一民族艺术传承下去。他介绍说,“哈尼民歌唱的是我们祖先的智慧、民族的历史和哈尼人的四季生活。哈尼梯田一年美三次,从放水的"白闪闪"到成长期的"绿莹莹",再到丰收期的"黄灿灿",我们用歌声记录春夏秋冬。”
随后,项目组步行10公里,来到位于半山腰之上的哈尼村寨阿托河乡,聆听如梯田般错落有致、和声清美的哈尼“多声部”民歌。这些平时忙于农活的民间曲艺人听到乐声一响起,立即与艺术接轨。《蜜蜂歌》《月亮歌》《采荞歌》,甚至还有新近创作的《打工歌》响彻在大山之中。9位50岁以上的歌者或歌或舞或弹,现场成为音乐的海洋。
记者了解到,哈尼多声部民歌源于哈尼族梯田文明,以歌颂劳动、祈福丰收、赞美爱情、讴歌山野为主要内容,通过唱、跳、弹等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哈尼族的日常生活,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舞动最炫民族风
在红河县,56岁的国家级传承人李阿胖载歌载舞表演欢快的彝族“乐作舞”。李阿胖大姐虽然身材瘦削,但体力惊人,几支舞蹈下来仍能轻松自如。她还即兴表演了她的拿手“绝活”——铜质口弦,颇为动人。
在红河歌舞之乡一路走来,到石屏体会的是歌舞盛宴之“海菜腔”“烟盒舞”。在石屏文化馆,8位85后、95后彝族姑娘、小伙子歌舞传情达意,极具民俗风情和技巧的国家级项目被他们演绎得活灵活现;在建水古城百年廊桥内,两位歌者用汉语演唱彝族“沙莜腔”“建水小调”,曲调质朴,情感真挚,不愧为滇南“四大腔”。
此行最后一站,项目组跋山涉水去建水哈尼村寨近距离观看极具阳刚美的“铓鼓舞”。这一舞蹈已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省级传承人、48岁的李科为大家表演了这一雄劲有力阳刚味儿足的舞蹈。李科告诉记者,“铓鼓舞”产生于哈尼族以狩猎为生的古代,是一种祭祀舞蹈,雄浑豪放,气势轩昂,质朴劲健,热情洒脱,表现出了哈尼人“大山一样的性格,森林一样的情怀”,其中的舞蹈动作多是劳作的演绎版,比如锄草、插秧、摸鱼等。
“乡土曲艺进深圳”项目负责人陈悦成看到“铓鼓舞”非常有感触。去年,“乡土曲艺进深圳”通过恩施之行,将土家非遗“肉连响”带到深圳。经由他的促成,“肉连响”来到盐田梅沙中学,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并学会这一舞蹈,取得了良好的反馈。陈悦成表示,今后“乡土曲艺进深圳”会举办更多的“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等活动,“像这次采风的很多歌舞都可以落地深圳,让"乡土曲艺"真正走进深圳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去,展现出非遗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期待明年“乡土曲艺进深圳”再出发。
新闻推荐
清理垃圾积水 巩固整改成效 市创文办对登革热防控工作存在问题“回头看”并随机抽查部分区域
本报讯(记者陈文惠、林蓁)为进一步落实登革热防控工作,遏制登革热疫情蔓延,8月17日,市创文办主要负责人带队兵分两路,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