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符塔 千年古城文化地标 潮汕古代建筑史上有迹可考的最早的宋塔之一,古代岭南地区实心砖塔的杰出代表

汕头日报 2019-08-17 00:47

祥符塔现状

■ 周 吉 文/图

在汕头潮南区峡山街道塔山公园龟山之巅,耸立着千年潮阳古城的文化地标——祥符塔,百几十里之内,人们可以远远望见这座凌空而起、高大巍峨的古塔。

古塔前世与今生

祥符塔又称峡山塔,因位于潮阳古城西南二十公里的峡山而得名,古塔选址峡山最高峰龟山顶峰之上,始建于宋代。

据地方志书记载,1523年(明嘉靖二年),洋内乡举人柯良缙首次对古塔进行修葺。此次修葺仅在原有塔基的基础上增高塔的高度。经几十年的风剥雨蚀,古塔泥灰大量流失,砖块崩散,逐渐倒塌。1597年(明万历二十五年),峡山乡进士周光镐退休回家,见古塔崩毁,感到惋惜,遂全面主持古塔的重建工程,至1599年八月落成。

新塔在原来旧塔基础上扩大塔基尺寸范围重建,并进一步增加塔的高度。在平整旧塔基时,挖到铜钵、瓷瓶各一件,因瓷瓶中卡有北宋时期“祥符通宝”古铜钱一枚,由此定名为“祥符塔”。塔坐西北面东南,仿楼阁式砖石实心结构,呈八角棱锥体,高12丈,宽9丈,分8层,第一层不设门洞,第二层起到第七层塔身每面各开一圭角形门洞,成为壁龛。塔基用石条平铺,塔座八面均有花岗岩石刻图案。周光镐写的“祥符塔”石匾镶嵌于第二层东南面壁龛上方。

现祥符塔的塔刹和塔顶在清代时遭到雷击电轰而损坏,塔现高21米,塔基周长21米。1985年11月被潮阳县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修塔传奇与智慧

塔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而引进来的一种新建筑品种。明代以后,中国塔的功能从奉佛转向了风水形胜。明代修建的塔中,关系到风水山川形胜的就占了十之八九。

柯良缙修葺古塔,正是源于这种历史风尚。民间流传,柯良缙告老还乡后,发觉乡里人心惶惶,察觉到是因为乡中连年白事增多、凶案频发导致。为避凶趋吉,他决定修葺山上倒塌的古塔。柯良缙为了赋予古塔祈求文运的新功能,把龟山变成“笔山”,增高塔的高度,使之成为文笔、文峰、文星、文昌之类的功能塔,以祈求一方人文鼎盛,英才迭出。

如果说柯良缙修塔给古塔增添了一道神奇色彩,那周光镐“飞砖”建塔的传说,则体现了当时劳动人民建塔的智慧。

话说周光镐要重建古塔,单是烧制的青砖就堆积如山,山路崎岖难行,运输不便,施工困难,大大拖延了工程的进度。一筹莫展之际,周光镐心生一计,吩咐周围人四处声扬某天某时将有青砖飞上山,届时要来观看的人需在山脚下带两块青砖上山。到了那天,很多收到消息的乡民怀着好奇心向龟山涌来,山下人山人海。到了指定的时间,周光镐谈笑风生,手指向山路道:“飞砖来也。”大家顺着他的手指一看,只见山路上拿砖的人大排长龙有序走来,仿佛青砖自己飞了上来,场面颇为壮观。大家才知道上了周光镐的当,都释然一笑,佩服周光镐的妙计。

而有关塔的影子的传说更加神奇。在附近的小河流中,或者较远的练江之中,甚至在水井里、人家的水盆里,都曾出现过正立的,或者倒悬的塔影影像,殊为奇观。还传说祥符塔是古代潮阳的“塔王”,塔影聚会时,祥符塔影不散,其他塔影就不散开。实际上,这种影像奇观的形成,是与祥符塔所处的海拔位置和光的折射、海市蜃楼有关。

亟待修缮与保护

祥符塔是千年潮阳古城海拔位置最高的古建筑文化地标,是潮汕古代建筑史上有迹可考的最早的宋塔之一,也是古代岭南地区实心砖塔的杰出代表。塔位处海拔83米的山巅,塔刹和塔顶曾受雷击损毁。从明代周光镐重建以来历尽了四百多年的风雨侵蚀和几次大地震,期间再也不曾修葺过,其塔体仍然基本保持完整,足证古代潮汕高层建筑有着较高的建筑技术,为研究潮汕砖石古塔的建筑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但目前祥符塔塔体受植物根系入侵,外立面风化剥落,人为随意毁坏,存在较严重的残损和安全隐患,亟待修缮与保护。塔顶和每一层的塔檐及缝隙处都被杂草和“鸟榕”团团围住,恣意生长。榕树是根系发达的植物,随着榕树的渐渐长大,其根系进入塔的缝隙继续生长,导致了塔身结构出现更大的裂缝,进而导致塔的墙面多处出现较大面积的损坏和剥落。一些不文明的游人随意涂污古塔青砖,更有甚者挖毁了部分青砖和塔座的部分花岗岩石。

由于长期以来塔身没得到及时修缮保护,破损剥落程度日渐加剧,危及古塔的结构承载与长久稳定性。希望相关部门加以重视,推进祥符塔修缮保护工作,修旧如旧,最大程度保留祥符塔的原始模样和建筑特色,将之打造为文化地标,成为汕头又一处可供市民群众登高揽胜的历史文化景点,增强市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和对潮汕历史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

新闻推荐

“借脑引智”实现融媒突围发展 地方传统媒体与高校合作之探索

汕头经济特区报社与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近年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模式,一方面,报社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与合作平台;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