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家风
2015年初,我利用元旦假期专门跑到古徽州地区深度游玩古村落。七天时间里,宏村、西递、李坑、篁岭、江湾、晓起、汪口、理坑、思溪、延村,一个个仔细端详,透过高高的马头墙,发现每个古村落背后都站着几位标杆人物,以其人品和学识成为村落当仁不让的领路人。在已写满沧桑历史的斑驳门面上,却几乎是一致的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大宅院能传承,古村落能延续,家风和民风起到主要作用,难道读书和积善就是这片土地兴盛不衰的密码吗?
我从小生长在韩江支流新津河入海口的一个海边小镇,属于潮汕冲积平原,新溪建镇历史很短,几乎没有什么文化积淀,也没有大富大贵的家族。对于家风与家训,我连感性认识都谈不上,更不用说理性思考。走过古村落后,我才开始思考家风问题,而直到两年前初中母校新溪中学的庄瑞周图书馆落成,我才开始理解什么是最好的家风。
图书馆由高中母校澄海中学原副校长谢锐奎一家带头捐建,老校长作为20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是新溪走出去的为数极少且名副其实的乡贤。1981年,老校长调到澄海中学任教后,一方面将三个儿子全部培养成为大学生,另一方面对物质条件差的新溪籍学生给予关心和资助。1994年,老校长退休后将退休金悉数捐出,设立基金奖励优秀教师,至今已25年。2011年,当听说新溪中学连个像样的图书馆都没有时,老校长便引导大儿子带头捐款300万元,其他乡贤陆续跟进捐建,图书馆于2017年投入使用。
“美在清澈地生长。”家风之美,诚如诗人穆旦所言:“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虫一样,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待炬火。”文化积淀无法速成,良好家风亦无法速成。老校长父亲卖掉家中的鹅群供其读书,改变了其命运;老校长倾其所有培养三个儿子,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老校长大儿子慷慨捐建图书馆,正在改变很多农家子弟的命运;这就是传承的力量与身教的榜样,也必将激励后来者投身公益事业。
所以,家风说到底是子女教育和代际传承的问题,那什么是最好的家风?不是渊博的知识,也不是璀璨的文化,而是高贵的人品。“一个想飞的姿态,足够世界春暖花开了。”是挺立的脊梁,是感恩的人生,是奉献的精神,才能让一个家族得到世人的尊重。
好家风最终也能推动形成好民风,再孔孟之乡的地方也是从文化沙漠走来。新溪是文化沙漠并不可怕,有了老校长的铺路,就逐步有了人文沉淀,有了更多谢锐奎的努力,文化沙漠就有可能变成海滨邹鲁。正如古徽州地区的古村落,以江湾和理坑为例,自北宋立村以来,江湾人著述多达92部,理坑人著作多达333部,大家族更是不胜枚举,它们是婺源当之无愧的“书乡”代表。
现在才终于理解古村落的对联内涵:读书,不只是为了改变命运,更是为了知书达理;积善,不只是为了家族传承,更是为了人类延续。是的,“在此刻我是幸福的,我将因此幸福一生。”耕读传家、身心安宁、积德行善,有使命感的家族才能走得更远,才能终有所成。□谢锐勤
新闻推荐
工作人员打开沟井盖加速排水。本报讯(记者魏盼生摄影报道)受台风“韦帕”外围环流影响,今天澄海区普降暴雨,全区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