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金平区浮陇片区现感人一幕: 儿为母接力寻亲 终圆数十载“认亲梦”

南方日报 2019-07-30 06:14

辛五秀的后人回到了故乡汕头金平浮陇。

何达龙回到母亲家乡的祠堂祭祖。

“几十年来,我的母亲辛五秀一直在寻根。”7月的汕头,骄阳似火。当年过半百的何达龙踏入汕头市金平区浮陇东辛五祠堂时,他早已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在母亲去世11年后,他回到了母亲苦苦寻找的家乡,圆了母亲生前未能实现的梦。

7月28日上午10点多,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辛五秀的后人一行回到汕头市。在祠堂内,随着鞭炮声起,认亲仪式开始,在此等候已久的辛家人终于握上了失散多年亲人的手。从辛五秀15岁离开汕头算起,她这一生的等待,跨越了整整半个多世纪。

文/图:杨立轩实习生连雅佳

九旬老人直至去世未寻到亲人

“母亲是15岁时被拐离家,流落江西。至此,唯化思念为笔,描绘家乡的模样。”何达龙是辛五秀的大儿子,从他的口中得知,母亲在江西生活了数十年,从未放弃对家乡的寻找。

何达龙说,母亲最初被拐卖到山西时,曾私自出逃,试图逃回家中。然而,由于路途遥远加之体力不支,母亲全身浮肿病倒,幸得好心人相救才能保住性命。但这一病,却使母亲被当时已经将她买入的何家找到。

重回何家后,辛五秀只能留在江西生活,随后有了三男一女共四个孩子。

虽终留在江西的现实无法改变,但辛五秀的内心一直难以平静。数十年来,她用半潮汕话半当地话的口述,一次又一次地向子女们重复家乡的一切,希望有朝一日能重回故乡。

“母亲经常说,她姓"xin",她还有5个哥哥1个姐姐。”何达龙说,母亲不会说普通话,没有受过教育,她并不知道自己的姓氏与家乡的名字如何书写,但她清晰地记住了在汕头埠做事的外公、过继给别人的大哥、家附近的车站、彩色的红门和门前的大埕等童年回忆。更重要的是,她还记住了家人亲密呼唤的小名——“香菜”(潮汕话)。

令人惋惜的是,在通信网络不发达的年代,这些零散的信息难以进行有效匹配。2008年,年过九旬的辛五秀在江西去世。弥留之际,她仍心牵家乡,嘱咐儿女要替自己觅得根之所在,让自己有一天能够叶落归根。

儿子接力圆母亲多年梦想

“吃饭叫"甲本"、喝茶叫"甲得"、兄弟姐妹共7人。”何达龙介绍说,虽然只知母亲小名,不知姓氏,且已知的信息也不多,但从母亲生前的描述中,他判断母亲根属潮汕且家族庞大,很有希望最终能够叶落归根。于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他便一头扎进寻亲海里,希望打捞那根指明母亲根系方向的针。

然而,寻亲过程中碰壁的事情并不少。何达龙曾试过,把潮汕话“浮陇”解读成“普宁”,给普宁公安局写信,并亲自到潮汕打听信息,但消息一次又一次发出后依然石沉大海。

40多年来,何达龙与其家人始终没有动过放弃的念头。纵使母亲后来去世,寻亲的想法仍在。在他看来,为母亲寻亲,也是寻找自己的一半根源之所在,“圆母亲多年的梦想,自己才能得以心安。”

只要不放弃,始终有希望。今年2月,何达龙与“梦归潮汕”寻亲团的一次相遇,打开了他寻亲之旅的另一扇大门。何达龙将母亲所给的信息登记入册后,“梦归潮汕”寻亲团汕头队的志愿者们根据所得的信息,多次走访,最终锁定了寻亲地为汕头市金平区浮陇片区。其后,历时半年找到了辛家人。

“我们真的很高兴,也很欣慰!”在认亲现场迎来远方的亲人,辛五秀五哥的小女儿辛女士眼角湿润。辛女士回忆,自她记事起,家中长辈便一直念叨着她这位未谋面的小姑姑,其父亲去世那年,还不时提及这个走失的妹妹。

“当年身为晚辈的我们,在如今享儿孙之天伦的同时,也希望把这份牵挂传递给自己的子孙。”辛女士说,得知亲人寻得的消息后,辛家人马上与远在江西的何达龙取得联系。到了认亲时,虽是第一次见面,也丝毫未见生疏。

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苦苦等待,一场超越生死的圆梦之旅,虽然辛五秀最终未能亲身等到认亲这一刻,但血浓于水,亲人子女的接力寻亲、“梦归潮汕”寻亲团志愿者的身体力行,最终还是为这段失联数十年的血缘亲情,找到了真正的归属。

新闻推荐

未经许可擅自挖掘道路 金平东墩街道执法中队对施工方进行处罚

本报讯(记者郭丹摄影报道)近日,金平区东墩街道执法中队队员在辖区金墩市场周边巡查中发现,一施工队未经许可擅自挖掘道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