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申遗守护贝雕绝艺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学子接力三访潮汕,已创作收集一批作品、资料,填补多项文献空白
同学们在聆听海门贝雕传承人林汉桂先生讲授贝雕制作工序
本报记者 吴小娟 文/摄
暑假期间,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的同学们,怀揣着助推贝雕文化复兴的梦想来到汕头市博物馆,在汕头市贝雕收藏家卢湘莹女士、末代海门贝雕传承人林汉桂先生的引导下,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
据悉,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已是连续三年来到汕头,并持续聚焦于“贝雕”工艺。今年,这支第三届“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由13名青年学生组成,在指导老师陈绮雯的带领下,他们希望在前两届所做工作基础上,继续全力助推海门贝雕“申遗”,携手守护海门贝雕工艺的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贝雕是选取不同形状纹理的贝壳,经过打磨、抛光、裁剪等工序,加上艺人独特的雕刻手法制作而成的工艺品。其中,潮汕地区的海门贝雕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已经呈现规模化的生产,而到了70年代,海门贝雕更是依靠着自身的优势在国内打出了一片天地,产品远销国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海门贝雕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冲击下,陷入了发展困境,甚至面临着穷途末路的窘况。如今,在潮汕的众多工艺品中,曾与贝雕有着极其相似经历的木雕、潮绣等,都已成为潮汕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分子,并且顺应时代潮流,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成为了当地一张张响亮的名片,但贝雕却很少被知晓,甚至很多年轻的潮汕人也未曾听说过该技艺。
在实地调研走访中了解到上述情况后,“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的同学们希望能给这一传统工艺带来新的生命力,因此,他们把协助复兴贝雕的重任作为了自己努力的目标。从2016年的暑假开始,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的青年大学生们便接力连续三年来到汕头,发挥专业所长,从多个维度共同推动贝雕的复兴、发展。
“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在汕头开展社调活动,得到了汕头市贝雕收藏家卢湘莹女士的大力支持,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卢湘莹在汕头博物馆工作,从2008年开始收集流散在民间的贝雕工艺品,至今已收藏了包括潮汕地区300多件贝雕作品在内的600多件贝雕工艺品,并辟出一块地方专门摆放这些“宝贝”,起名“贝丘斋”。卢湘莹告诉同学们,一开始,她只是因为觉得贝雕好看而收藏,但当她越沉迷其中,她就越想了解贝雕背后的理论知识,内心的使命感也越发强烈,决心将贝雕艺术传承延续下去,做贝雕的“守护者”。“希望通过收藏这些工艺品的方式,唤起人们对这项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的重视与关注。”而这正与中大新华学子“与贝雕共同寻觅新出路”的理念相一致。
为更好掌握潮阳区海门镇当地居民对贝雕的了解程度,以及对贝雕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看法及支持力度,每一届“雕情贝艺”的队员们都是顶着酷暑烈日,奔跑在潮阳的大街小巷中开展走访工作的,足迹遍及各街道社区,从十几岁的年轻人到六十几岁的老人,选取不同人群进行了解与访问,尽管有人冷漠相对,有人抱以质疑,但是更多的,大家听到了支持和赞许的声音。在街头随机访问过程中,队员们真切感受到海门民众对贝雕传统艺术发扬光大的期望。
据指导老师陈绮雯介绍,“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三年来已通过多个渠道连续推出了多篇双语推文,并制作了一部双语纪录片、编制了一本关于贝雕工艺的双语期刊以及创作了一首双语诗歌,填补潮汕贝雕在文献上的多项空白。今年,他们希望在前两届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全力助推海门贝雕的“申遗”工作,并且筹备出版一本介绍潮汕贝雕的书,与相关企业形成深入交流,逐渐摸索出一条贝雕工艺的产学研相结合路子。
值得一提的是,“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的同学们还在7月15日获得一个喜讯——他们将正在调研的这个贝雕公益项目申报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后,成功获得了国家级立项。
新闻推荐
全国6908名学子圆梦深圳大学 高分生源创新高,最小新生14岁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马璇)记者昨日从深圳大学获悉,今年深大面向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侨招生,除高水平运动队等,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