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停车难”系列述评② 严防临停泊位变“固定车位” 治本之道在于引入市场化运作探索收费管理,提高泊位的周转率及使用率
本报讯记者王开颖述评:两年多前,记者随辖区交警前往金平区龙眼街清理整治非法占用道路临时停车泊位行为。临街一家食杂店的男店主在被责令推离停在停车泊位上的摩托车时还不停抱怨:“门前都停满小车,有的车辆是楼上住户的,在这里一停就是一两天,叫我们怎么做生意?”
这位店主之言当然是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辩护,但也从侧面折射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临时停车泊位确实被附近的住户、商家或单位员工当作固定车位使用了。虽然目前有关部门并未明确规定临停泊位停放的时间,但长时间停放车辆无疑有违设置临停泊位的初衷,大大降低了临停泊位的社会效益,与使用其他车辆或杂物“霸王硬上弓”式霸占车位只存在形式上的区别。
挖掘停车资源固然至关重要,但如果未能有效规范管理,则其效果将大打折扣。记者在当时的相关报道中曾提及市民徐先生的建议:要充分发挥道路临时停车泊位的功能,有效缓解“停车难”,除加强清理整治外,治本之道还是要尽快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实行收费管理。临时停车泊位收费标准可参照外地的成功做法,采取区别定价、分类收费的方法,繁华地段收费高于普通地段,高峰时段收费高于非高峰时段。为提高泊位的周转率,防止临停泊位变成“固定车位”,还可考虑实行阶梯式收费,比如停车时间在1小时或者2小时以上的,就参照这个时段的收费标准适当提高,通过价格调节鼓励车主缩短停车时间。
近期,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连续第三年跟踪督办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二号议案《关于解决停车难问题的议案》办理情况。市人大调研组肯定了议案办理工作的阶段性成效,同时指出汕头市停车难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部分区域停车难矛盾仍然相对突出。
市人大代表王伟忠认为,现在的公共停车位应该实行收费管理,这不单单是收费的问题,而是为了让车位使用更有效率、车辆停放更有序,让开车外出办事或消费的驾驶人临时停车更方便,而且有利于推动停车场所建设。市人大代表张赟建议政府根据现有法律法规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推进井筒式地下停车库、自动化停车楼等硬件设施建设,同时加强智慧停车信息化等软件建设,促进城市车位共享,缓解停车难题。
全国城市停车治理工作现场会提出要推动单位内部停车泊位向社会开放,充分挖掘现有停车资源,特别是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向社会开放,允许收费使用。市政协委员黄山河不久前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他认为,近年来不少地方党政机关、学校的停车场在节假日、双休日和夜间对社会车辆敞开大门,并且全部免费停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区停车位不足的尴尬现状。建议汕头市各机关事业单位整合晚上和休息日闲置停车位,通过网络平台向社会公布并接受市民预约,参照外地做法,明确停车场对外开放时间,临时停车具体管理细则应体现公平性和可操作性。此举具有公益性,体现了政府部门的社会担当,能让民众获得更多的出行便利,有利于维护城市道路交通秩序。
停车如厕难、住宿停车难、旅游停车难、上学停车难、就医停车难、购物停车难,这个“六难”现象在全国各城市中普遍存在。如何在增加停车资源的同时完善管理,尽量提高车位的周转率及使用率,是缓解“六难”问题的必由之路。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郭丹摄影报道)近日,金平区东墩街道执法中队队员在辖区金墩市场周边巡查中发现,一施工队未经许可擅自挖掘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