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在城中村里,受各种条件所限仍坚持不懈 为外来工子女搭建求学平台
教室里学生们在上课,有的学校招不满生源
如今汕头市的六区一县共有多少外来务工人员?这个数字估计很难统计。生活中随处可见大量的外来务工者活跃在各行各业,在他们背后是无数的外来家庭及其子女,这些学龄期的孩子因为绝大多数户口都在原籍,想读公办学校的难度很大,因此他们大多选择就近的外来工子弟学校读书,由此应运而生了许多外来工子女学校。
记者调查了解到,在中心城区这些学校大多分布在城中村里,有的办学条件比较简陋,有的虽受各种条件所限仍坚持不懈,一路坎坷一路前行,它们让外来工子女能够正常入学读书,解除其父母的后顾之忧,安心在汕头工作。
长期关注困难群体的龙湖关爱义工协会负责人黄山河很有感触地说,因为平时做义工,所以他和外来工子女学校接触很多。这些学校都是自负盈亏,相比起公立学校教职工的待遇很低,想留住优秀人才很难。对大量的外来务工群体家庭来说,这些学校无疑是很受欢迎的,但办学者压力很大。
窘境:每年招生是件大事情
位于内充公社区的一所外来工子女小学面积很小,只有一栋二层的教学楼和一个操场,被四周高耸的新建楼群包围着(如上图)。全校连门房在内只有14名教职员工,230多名学生中就有50多人来自单亲家庭。该校校长胡锦红介绍说,经营者也是来自内地,2003年时看到外来工子女读书难,所以萌发了为他们办一所学校的念头。但因为受到场地规模以及其他因素的限制,十多年来走得并不容易:
“我们希望百分百让家长满意,但不少父母还是会想办法让孩子读条件更好的学校,另外一些孩子会随着父母离开而转学。现在每个学生一学期的学费只收900元,可有的父母却欠了几年的学费。”这名校长说,一方面,她和同事希望附近的每个孩子都有书读;另一方面,想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她每天得想尽办法,甚至连每年的招生对她而言都是件大事情。“今年业主刚把租金从12万升到18万,这个数字对他来说觉得吃亏了,但对学校来说已是很难坚持。”
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记者看到,学校除了开设数、语、英(三年级开始)课程外,还有科学、政治以及体、音、美,每周还有一节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学生们的最爱,是虽十分简陋却充满欢笑的舞蹈室。许多老师都身兼两门课,每人月均2500元的收入背后,是每周22节课的工作量以及繁琐的备课、改作业和为成绩差学生堂后补课。还好这个学期来了4名师专的实习生,阳光、敬业的她们带来了勃勃生机。
头疼:租金占了开支的六成多
在广兴村中建校已13年的另一所学校精英学校,校舍租的是以前的废旧厂房,月租约5万元,而且三年一签,每次再签时租金升幅达15%。“现在学校租金就占了总开支的六成多,真让人头疼!”校长刘章武无奈地说。
刘章武回忆说,时间进入2000年时,广兴村片区本地户籍人口不到千人,但外来务工租住人口却有2万多人,大量的外来学龄孩子需要读书,而本地的公立学校又根本无法接纳,这就是他下决心开办外来工子女学校的原因。从花大力气把遍地烂泥的旧厂房改造成学校,从最初只有3个年级8个班扩展到现在650多名学生的规模,任课教师都达到了大专水平,刘章武笑言这么多年花费的心血令他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孩子般在乎。由于场地的局限,学校目前已经没办法再多收学生,他的心愿是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者,另辟校址扩大规模。
希望:在小学基础上加办初中
采访外来工子女学校创新小学时,记者在城中村里来回转了好几圈,才在南桂埔一处街角找到要找的地方。创办者、校长纪丽梅很有活力,言语间充满了自信。她办学的初衷,也是因为当时遇到一个没书读的10来岁外来工孩子:“现在还记得那时候的感觉,心很酸。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些孩子得到较好的教育,同时也减少社会的负担。”对她的做法,当地的街道、居委会都十分支持。
尽管刚开始时学校只有不到1000平方米的场地、100多名学生,但纪丽梅和同事凭着努力,把教学做得有声有色,一直干到现在,近几年来在一些活动中陆续获得了好名次:2015年获得全国少儿校园中国梦舞蹈金奖、2016年获得省少儿艺术花会银奖和市少儿艺术花会金奖、2017年两名学生获得潮汕星河奖……不少家长听别人的介绍后,纷纷为孩子报名入读。
“外来工家庭里父母每天都为生计而奔波,所以大部分很少关注孩子,这样本来放学后应该由父母承担的教育责任,就又转移到老师身上,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周一上课效果往往都很差,每个老师付出的心血都很多很多。”纪丽梅告诉记者,办学十几年来,她看到许多外来工为孩子升初中而头疼,甚至因此无奈放弃汕头的工作带着孩子回内地,心里感觉很不是滋味。“我很希望能够在小学的基础上再加设初中部,这样就可以让很多家长不用再烦恼,能够安心在这里工作。”
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了外来务工人员,那是难以想象的。他们无声的默默奉献,为城市发展尽了一份力。外来工子女学校的出现对解决外来工子女的读书问题、提高流动人口的文化素质、减少不安定因素等,都有积极的意义。政府部门除了大力支持它们的开办和招生,还从各方面给予了不少倾注;很多热心市民和公益团体,也都很早就注意到外来工子女学校面临的各种问题,并纷纷伸出热情的援手——定期派义工上门看望师生,并经常送来学习与办公用品;龙湖区文化馆派老师上门,免费为孩子们上舞蹈、书法、美术等兴趣班;市总工会援建了有上万册图书的图书馆,让师生们喜出望外……采访中,不少市民都认为,全社会应伸出更多的援助之手,为外来工子女这个庞大的流动群体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让他们长大后可以开心地说,我的学生时代是在汕头度过的!本报记者陈 敏 文/摄
新闻推荐
吴晓君龙湖区金晖小学副校长吴晓君是广东省音乐骨干教师。她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独具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