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头雁”陈文丰引领前洋村修村道兴产业走上致富路 摘穷帽,村民感叹生活赶上城里

汕头日报 2019-07-14 00:57

陈文丰到田间地头了解水稻生产和收成情况。

踏入潮阳区金灶镇前洋村,眼前一亮,一条崭新笔直的柏油村道向村内延伸,路上车来人往,村道两旁一望无边的田野,一派生机盎然。刚刚获得全省“百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前洋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文丰和村“两委”一班人站在机耕路上,看着早稻挂果累累,个个脸上格外灿烂,他们知道水稻有了好收成,村民的日子就会红火起来,打心里高兴着。眼前这番美好景象,正是“领头雁”陈文丰以党建为引领,带着党员干部真抓实干,为民办实事,为村谋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写照。

党员先行让村民生活赶上城里

前洋村是省定贫困村,村里有贫困户117户,贫困人口433人。在陈文丰看来,要改变前洋村贫穷落后的局面,党建引领是核心。于是,陈文丰时时处处身体力行,引导党员亮身份、晒承诺、作表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陈文丰告诉记者,为了密切联系群众,办好民生实事,他们将全村划分成4个党员网格责任区,落实每一名党员就近认领一个网格小责任区,做好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并上墙公示,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设立党员先锋岗,由12名无职党员分成4个小组成立政策宣传岗、村务监督岗、社会管理岗、志愿服务岗,引导党员在推进创文提质升级、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先锋作用。

在党建引领下,前洋村先后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推进民生各项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实施农网改造,新建防渗渠、修建机耕路和桥梁,受益农田面积1000亩。新建前洋小学、青少年活动中心和休闲文化广场,完成寨内溪、双畔溪边等内溪段清淤围护,铺设“三玉线”、“前玉线”水泥路面,建设全村雨污分流项目,率先建成沥青村道。

驱车行驶在前洋村柏油村道,感觉平稳、舒坦,一路的风光,更让人赏心悦目。这条两公里长的村道就是村民眼中的“高速路”,两旁配套了路灯,地面的交通标识一目了然,进出村的车辆、行人规范有序。

勃勃生机的田野,花红柳绿的公园,碧波荡漾的河溪,富有特色的潮汕民居……如今,沿着前洋村的“高速路”,美丽的乡村风貌尽收眼底。“现在每天村民们都往公园里赶,聊天、乘凉、健身各得其乐,大家都说赶上城里的生活了,幸福感满满。”村民陈利板感叹村里的变化太大了。

产业扶贫脱“穷帽”奔头足

造好环境的同时,心挂贫困户的陈文丰又和党员干部一道谋划前洋村未来的发展,希望通过党建引领产业扶贫,让贫困户早日脱掉“穷帽”。陈文丰指着眼前的田地说,这片稻田原来种植香蕉、生柑等作物,由于受黄叶病等瘟疫的影响,香蕉、生柑大面积病死,变成了荒芜地。前洋村作为纯农村庄,只有利用现有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才能实现绿色发展。

就这样,在驻村工作队的支持指导下,陈文丰带领村“两委”,向产业扶贫迈进。他们利用土地流转政策,把村里荒废及村民自动放弃种植的1000亩土地盘活,以农民股份制经营的形式进行流转,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村里每个人口年可分红60元。同时,建立“脱贫攻坚先锋引领基地”,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落实党员带头领办项目服务,形成了支部引领方向、党员带动致富、贫困户广泛参与的良好帮扶格局。

土地流转的效益逐步显现,前洋村党总支部的凝聚力更强了,发展的信心更足了。一个个产业扶贫项目也加快实施,为41户有劳力的贫困户购置电缝车并联系加工产品,投资110万元建设产业扶贫加工厂,解决31户贫困户劳力出路,年增收8多万元;投资77万元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年增收4多万元,贫困户也拿到了分红。至2018年底,全村贫困户全部实现预脱贫。

“家里孩子小,没办法出去打工,有了电缝车后,既能照顾家庭,每月还有1200元左右的收入。”踩着电缝车加工产品的陈燕珍笑道,原来家里分两分多田,种植香蕉收成不好,被人承包后年底有分红拿,同时还有光伏、加工厂等扶贫项目分红,日子越过越好了。

在党建引领下,前洋村的发展“高速路”通向光明的前程,陈文丰发展的底气更足了。他计划在改良后的田地引进高产值、高经济效益的农作物,以农业为龙头,走乡村旅游绿色发展之路,带领村民奔康致富。

本报记者 刘文钊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加强管理 杜绝脏乱 潮阳海门莲峰路垃圾占道问题已整改

本报讯(记者陈柔燕)日前,潮阳区海门镇莲峰路存在垃圾堆、建筑材料占道等问题被曝光后,海门镇立即责令莲峰路所属的北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