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让妖怪没吃到唐僧肉?
很多人觉得奇怪,取经路上的妖精们,千辛万苦地捉到唐僧之后,都不趁热赶紧吃,总是特别多事。有的要请舅舅来,有的要请老奶奶来,有的更是莫名其妙,比如隐雾山连环洞的豹子精,那先锋是这么劝说:大王啊,暂且吃不得,先将唐僧绑三日不要与他饭吃,一则图他里面干净,二则等他三个徒弟不来门前寻找,打听得他们回去了,我们再把他自自在在地享用!
我不太能理解先锋的逻辑,他的意思是,三个徒弟原地寻找师傅不着,两三天后就像金鱼那样失忆了?如果找到我们家门口,再还给他们?
可你直接吃掉了,他们不就找不到了吗?再说那时候你也长生不老了,还怕他们打吗?到底是不是我作为人类的思考还没有妖精缜密?我一直不太有信心。
《西游记》里的妖怪的思路都和豹子精差不多。要不唐僧怎能一次次全身而退。可是世界上所有的妖怪都和《西游记》里一样。大灰狼要吃森林里独自走路的小红帽,本来一张口一吞就好。它同样也是费尽力气,先跑到小红帽的外婆家,变成外婆的样子,用她的打扮,装她的声音,最后弄得自己也没吃成。真是何苦。
当然是为了编故事,但豹子精也好大灰狼也好,他们的存在对我们的阅读体验有个重要作用,让我们不要对人类的严密逻辑过分自以为是。
《西游记》里挑战人类逻辑的地方不要太多。比如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有时候是一点小猫腻都能看出来,有时候又失灵了(牛魔王变成猪八戒拿回芭蕉扇的时候,孙悟空就没看出来,失灵了)。不知道这个火眼金睛是不是跟孙悟空的身体状态有关,还是情节需要?(有人统计过,全书需要他用火眼金睛的地方共有31处,其中,他看对了的只有18次,及格率还不到60%)。
以及很多人提问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明明功力十级,为什么取经路上就降到了二级甚至三级?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那么多年,为什么他不变成蚊子飞出来?
读《西游记》有时候会想起那句话,谁认真就先输了。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也就开始了放飞自我,让脑洞飞。
但孩子却比我们更早地懂得这个道理,他们的脑洞也先我们而飞。家中小儿喜欢动物,他认为《西游记》里那些妖怪的原型,做什么事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比如三只犀牛精,为什么是出现在金华府而不是其它地方?又为什么它们的罪行是偷灯油也不是别的?
因为啊,小儿科普道,现实中的犀牛,其动物习性之一就是灭火和扑火。电影《上帝也疯狂》中有一个细节,人们点了一堆火,就有几头犀牛过来把火扑灭,所以《西游记》里这三头犀牛精,他们偷灯油,就是犀牛扑火这个动作的延伸。
而金平府,所在地方离印度不远(取经之行已快结束)。这个地方估计就是在今天的缅甸一带,看书中描写,当地的风情也符合(骑大象踩高跷等娱乐活动),这正符合犀牛生活中亚热带地区的事实。
另外还有几个细节。这三个犀牛精极爱干净,“常嫌自己影身,每欲下水洗浴”,犀牛这种动物确实很喜欢洗澡,为了去除身上寄生虫。书里提到犀牛精后来的自残行动。因为犀牛性情暴躁,日本科学家曾有研究提出火车轰鸣也曾引起犀牛撞车,原因是受到惊吓出现狂躁行为。
同理,爱收藏、偷袈裟、长年与金池长老交流收藏心得的妖怪,为什么是黑熊怪,而不是兔子怪老虎怪或者山羊怪?会不会与黑熊爱好贮藏食物也有一定的关联性?
至于白骨精,她的原型,或者说,她这个形象的灵感来源,可能是一种长臂猿猴。这种猿猴脸上表情夸张,会做鬼脸,“做鬼脸”的这个特点,可能慢慢地被演变成白骨精“变脸”的法术。
说到法术,书里很多法术也显然大有深意。比如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的红葫芦、玉净瓶,为什么设计的环节是需要叫出人的正确名字才能起效?这是因为人类对自己名字的过敏反应,就像有人背后拍你一巴掌,叫了个名字,你答应了,才是冤有头债有主,你没答应,事情就没呼应。
兵器问题呢?也跟动物原型有关。比如黄风怪,兵器是三股钢叉,因为黄风怪的原型是一只黄毛貂鼠,这种动物惯于用爪子抓人,所以三股钢叉等于是爪子的延伸。黑熊怪的兵器是一根黑缨枪,因为动物黑熊有用折竹木以恫吓他人的习惯,黑缨枪的形状与竹木也有相似点。至于金鱼精的兵器是九瓣铜锤,那显然是金鱼尾巴以及甩尾动作的一种变形。
小儿继续信口雌黄,认为孙悟空的72变,可能是中了某种病毒之后,可以通过操控自己身上的每个细胞,来改变自己的形态。生物的形式不止是现在这种常规的样子,如果孙悟空是另一种类型的生物,那么就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最初解读《西游记》,也是跟小儿的兴趣相关,但还是没有想过脑洞可以开得这么大。现在我更愿意用这样的方式和心态去读《西游记》,我也经常想着,如果我小时候就能这样读书,也许生活还会有一些些不同。那时候我们太执着于什么是“对”的,我不敢对自己的胡思乱想感到理直气壮,更不敢把异想天开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奇怪的是到了如今年近半百,才习得这种阅读的乐趣。
□陈思呈
新闻推荐
深入一线察民情 倾听民意解民忧 金平区街道级人大代表联络站全覆盖
本报讯(记者李扬)记者从近日召开的金平区推进街道人大工作现场交流会上获悉,阶段来,金平区各街道积极采取措施推进人大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