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村青年“新理念”“新方式”激活汕头农业发展潜力 “农二代”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
水稻生产加工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
建设全智能化谷物烘干中心,解决农户因异常天气收割难问题。
晚稻收割后直接装入货车,实现稻谷运输机械化。
插秧机已成为水稻生产的主力军。
马学杰正在遥控无人机服务水稻生产。
“80后新青年子承父业田野追梦,获"全国十佳农民"称号”、“留学美国大学生毕业回澄海投身现代农业”、“潮阳电商达人探索"互联网+农业" 带动家乡人增收致富”……这两年,“农二代”这个热词频繁见诸各大网络媒体及报刊,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也渐渐改变了大众对于农民及农业的固有印象。
随着时代发展及农业转型升级,农民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日复一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刻板重复的劳作不再是新型农民的日常;利用无人机播种、实施蔬菜无土栽培、提前铺设网络销售渠道等“新理念”、“新方式”逐渐激活农业发展潜力,也为农民与农业蒙上了一层“现代感”与“时尚感”。不少曾经一心想要凭借自身努力跳出“农门”的农村青年学子不再盲目追求“白领”、“蓝领”生活,而是带着自信、知识、眼光、技能和追求回归田野,当起了“新型农民”。他们中不乏留学回国的海归、知名大学毕业生、成功商人,还有很多平凡又有想法的草根青年农民。在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他们勇于直面挑战、敢于拼搏创新,为传统农耕作业带来了新技术、新理念,致力于个体农业经营方式的探索和创新,力促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闯出了现代农业新天地。近日,本报记者深入田间地头,零距离探访鮀城农村新青年的农耕日常,深入了解80后、90后“农二代”的现代农业梦,试图通过讲述新生代农民回乡务农创业的故事,为读者勾勒一幅鮀城新型农民群像图。
1
新型农民马学杰:
插上现代翅膀 “领头雁”振翅翱翔
“脸朝黄土背朝天”曾经是传统农夫的形象。而今,“80”后的马学杰西装革履照样种田,并且种出高效率、好收益,把农民变成一份体面的职业,自己也成为全省首位“全国十佳农民”。作为新型农民的带头人,马学杰历经10多年开拓创新,在潮阳区构建生产、加工、服务一条龙的“种粮机械化王国”,还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把中国的好技术带到泰国,实现了跨国种粮梦。
“勤劳能致富”、“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提起自己的种粮路,马学杰耳边仿佛又响起父亲马镇顺熟悉的叮嘱。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就热爱农业的马学杰从部队退伍后,虽然可以端起一个“铁饭碗”当公务员,但他却依然追随父亲的脚步,把人生最好的年华留给家乡的农业。
“新型农民就是要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服务好更多的农民兄弟。”接受记者采访时,马学杰那份自信和担当流露无遗。其实,当初他从部队回来后,对于农业生产也并不是很熟悉,但他一股不怕苦不怕累的钻劲,通过向父亲、老农学习,并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在实践中摸索,掌握无人机等多种农机技术,逐渐研究出一套适合粤东地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技术,率先成立了顺杰农机种养专业合作社,闯出了一条水稻种植新路子。经过10多年发展,目前已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1.2万亩,并为周边2500多农户提供服务,覆盖5万多亩耕地。
“农忙时节,我们运用8轴螺旋桨、轴距长达3米的无人机,替代人工施化肥、喷农药,相比于传统方式手工施肥,效率提高超过6倍。”马学杰说,依靠这些“无人机”代替人工,每天能为600亩田施肥,改变了老一辈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低效率农耕模式。为解决水稻收获季节遭遇恶劣天气歉收的难题,他们建设全智能化谷物烘干中心,目前每天可烘干1200亩水稻的收割量,可容纳3000多吨谷物。
在家乡闯出科技种田的新天地后,马学杰把眼光投向有着“香米”美誉的泰国。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2015年,马学杰开启了跨国种粮之旅,在泰国那空拍侬府租下3000亩田地发展粮食生产。马学杰告诉记者,在泰国“落户”后,他们发现当地的生产方式仍然比较传统,种子用量大,密度过高,不便管理。于是,他们采取我国精量穴直播技术进行水稻生产,3000亩地减少5万多斤种子,生产成本明显减少,同时给当地农民增加了效益。他们也打算加大投入,购买烘干机、碾米机等现代农业机械,到泰国发展粮食加工建立“异国粮仓”,将更多优质、经济绿色的粮食输往国内。
“新时代的农村,将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马学杰希望带领更多的年轻一代来加入农业的生产,让农业成为一个有奔头的行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一个有力的支撑。
2
80后女生林春爱:
看好生态农业前景 女承父业种“木仔”
5月中旬,汕头中午的户外气温已经飙升到了37度左右,位于澄海溪南和东里交界的一片生机勃发的“木仔园”(木仔是潮汕人对于番石榴的俗称)里,记者见到了80后女生林春爱。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她穿着简洁的牛仔裤和白T恤,清爽时尚,引人注目的是——因长期风吹日晒林春爱的皮肤黑得发亮,她笑起来:“我每天待在户外的时间平均超过12个小时,高温和日晒对于农民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说着,她利索地戴上草帽,帽子上扎上格子布,就又往日晃晃的阳光下走去,捧着园子里新挂果的“木仔”,她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是我们从去年开始种的新品种,主打绿色无公害,已经卖过好几茬了,口感上比我爸以前种的传统品种好,但现在还不是口感最好的时候,再等5年吧,5年后,我希望能种出那种小时候木仔的果香味”。
1982年出生的林春爱是名副其实的“农二代”。从小长在农地里的她直言“深知当一个农民的艰辛”,所以到了工作的年纪,也是一门心思往外跑,从未想过要回来当农民。然而10年前,在北京做小生意的她偶然间发现“有机水果和普通水果之间竟然存在几倍的价格差,而且更好卖”,这让对于从小接触农林耕种的她开始意识到农业发展的潜力,“同样是种木仔,为什么我们不种高附加值的品种?”
从梦想萌芽到梦想落地,林春爱用了近10年时间做准备。做好心理建设、上新型农业培训班、用真才实学说服父辈转变耕种经营理念,去年,林春爱正式接手了父亲的木仔园并大刀阔斧地做出了一系列革新——在经营上大胆转变理念与模式,成立顺然合作社,变单打独斗为分工合作、联合经营;在木仔品种选择上,力主引入果香味更浓、口感更爽脆的红宝石品种替代传统珍珠品种;在种植方式上,改变以往只重产量不重质量的生产方式,尝试调配有机肥、坚持人工除草、致力于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地肥力以求可持续耕种……林春爱告诉记者,作为父辈们眼中涉世未深的“新农民”,她的这一系列“新理念”、“新动作”实施起来其实并不容易,除了要说服老一辈转变理念,还遇到了很多现实困难——坚持不用除草剂就要顶住高昂的人工除草成本;在实践中发现有机肥并不是买来就能用,要适应新品种的生长,就得用做实验的方法改良肥料,掺入不同比例的花生麸、食用菌等,几颗种苗几颗种苗地试,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才能试出了最适合新品种木仔的肥料混合比例;为了坚持“好土壤才能结出好果实”的耕种理念,林春爱决心不惜用5至10年时间改良已经板结的土壤结构以提升土地肥力。
由林春爱掌舵的合作社经营一年来,新品种木仔已经卖出了2倍于传统木子的价格,让林春爱及老一辈农民直言看到了希望,“我相信随着土壤结构好转,5年后这一品种的木仔从爽口度、鲜度、酸甜比上都会更上一个台阶,也能卖出更好的价钱。我希望未来这片土地上能种出我儿时的那种木仔的味道,就是无公害纯绿色的自然蔬果的味道。”尽管困难不小,阻力不少,但奔着国内农业发展的客观前景,林春爱觉得依靠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而她的田野追梦并不止步于木仔种植,在188亩的园林里,记者看到了一片覆盖了白色薄膜的试验田,林春爱告诉记者,随着她在省农村创业青年培训班上学到的新理念新技术,她接下来将试水“蔬菜无土栽培”。汕头至今还没有真正实现蔬菜无土栽培量化生产的成功案例,但林春爱表示不介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要有人迈出第一步,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呢?”
在林春爱看来,188亩的果园不算大,但这是她的现代生态农业梦开始的地方。
3
90后“新农人”林岳峰:
加快农业机械化 闯出农业新路子
近日,在关埠镇玉二村的机耕路,眼前一大片早稻生机勃勃,大地像铺上“绿毯”。潮阳区农业农村局植保站专家在全国种粮大户林宋文和其儿子林岳峰、林岳滨的陪同下,来到田头为水稻进行常规“体检”,并笑称要是没有异常天气影响,今年早稻将迎来丰收。
看到水稻长势喜人,今年26岁的林岳峰心头甜滋滋的,因为这些稻田凝聚着他们一家人的心血。林岳峰清晰地记得,他读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母到农田里干活,特别是一到农忙时节,一家人一天忙下来了都特别累,但看到金灿灿的稻谷又是满心欢喜。
林岳峰告诉记者,2012年梅州嘉应学院建筑专业毕业后,他在建筑公司干了4年的“建筑工”,每天起早贪黑搞测量、写材料,一天干的活是别人的两倍。凭着这股拼劲,林岳峰渐渐能够独当一面。但2016年,父亲却要他回家帮忙。“毕竟花了4年的心血,那时我心里也很纠结。”林岳峰坦言道,可一想到家里水稻种植规模逐渐扩大,机械化生产有待提高,单靠父亲一手抓确实很吃力。回到家里后,他边学边干,并结合之前所学的先进管理理念探索农业生产管理,整合资源,优化父亲创建的锦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模式。林岳峰告诉记者,要发展必须创新,原来合作社管理比较松散,他通过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价值,同时注重品牌建设,逐步拓展大米加工、销售新领域,增强发展后劲。
“只有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才能全方位推进农业现代化。”林岳峰说,这几年来,合作社加大投入引进新技术,如超声波水稻试验、无人机直播、水稻“三控”技术推广应用,以及增购无人机、植保机、烘干和碾米设备等,全面提高水稻生产加工机械化程度。目前有社员108户,种植水稻4000多亩,拥有各类农机100多台套,年总产量超过12000吨,带动和服务周边农户生产1000多户。
林岳峰告诉记者,锦沣农机合作社作为潮阳区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主体之一,在提高丝苗米种植面积的同时,新建2000平米的粮食加工区将于6月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稻谷烘干能力将达到500吨/天,并加工成精包装的优质丝苗米上市。“我希望子承父业,科技兴农,打造"锦沣粮"品牌,提高大米附加值,拓宽销售线上线下渠道,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粮食产销之路,发挥土地最大的价值,带动更多农户奔康致富。”林岳峰满怀信心。
鼓励更多人才“到农村去”
传统的产业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重新焕发活力,如果说农村新青年回归农业是新型农业发展的内生源动力,那么各类相关政策、平台的激励和支撑则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外在助推剂。记者多方采集了解到,在这一方面,汕头市同样动作频频,相继出台了不少扶持农村新青年创业的激励政策、打造了不少助力农村青年发展的创新平台。
汕头市启动“千企帮千村”行动 为农村新青年回乡创业再打“强心针”
在5月中旬召开的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上,汕头市出台了《关于对标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硬任务扎实推动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并全面启动全市“千企帮千村”行动,即将全市企业和广大乡贤动员起来,结对帮扶汕头市872个行政村(涉农社区)。
据悉,这一行动涉及多个支持政策,其中有利于农村青年创业的相关信息包括推动村企合作开发现代农林渔业、乡村旅游、产品加工、就业车间;所需产业设施用地依规优先给予保障;企业开展农民工岗位培训及未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经鉴定合格并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可按规定申请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或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补贴,农民新建创业项目的,可享受促进农民自主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等……这一消息传来,引发不少回乡创业的“农二代”关注与点赞:“这是给我们再打了一支"强心针",坚定了我们回归乡村、发展新型农业的信心和决心”。
汕头市实施“千百十”乡土人才培育工程 凝聚乡村人才振兴强大合力
据了解,今年4月,由市委组织部牵头,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委党校组织实施的“千百十”乡土人才培育工程正式启动。活动通过组织千名乡土人才进党校培训、选拔培养市管百名乡土人才、编写十个系列乡土人才培训教材等形式,在汕头市集中培训1000名农技推广、种养殖、电子商务、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医疗、乡村文化等领域乡土人才;遴选100名乡土人才作为市纳管人才进行重点培养管理,带领农民发家致富和农业科技创新;同时,整合汕头市各界科研力量,组织编写潮菜师傅、乡村旅游、全科医生、农村电商、潮汕非遗、潮汕建筑、农村种养、农村文化、玩具工艺、海洋养殖等十个系列乡土人才培训教材,市委组织部委托汕职院、粤东技师学院、汕头技师学院,分专业每年开展实用技能培训,每年培养1000名既有理论功底又懂实操技能的农村新型实用人才,为汕头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推动汕头市乡村振兴工作上新台阶。
此外,在区(县)一级,为呼吁更多青年人才关注农村、回到农村,潮阳区开展了“人才回乡 奉献青春”青年人才反哺家乡主题活动,组织首批80名青年大学生分赴农村一线,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开展为期3个月的实践锻炼工作,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市关工委5年培训农村创业青年超4500人 建20个培训基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除了党委、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为乡村振兴发展鼓劲助跑,不少群众性组织也积极参与创设平台,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其中,如市关工委连年来开展的农村创业青年培训,即已成为不少年轻“农二代”获取农业新信息、学习新技术、交流新理念的主要渠道、重要平台。据了解,5年来,市关工委通过这一平台宣传党的政策和农村政策、农业现代化和生态农业、农业种养加工的科学技术和销售经营策略、互联网+农业等,已培训学员4563人次,参加培训人员覆盖全市城乡三分之二的行政村(居)。此外,在省关工委的带动下,汕头还建立了20个农村创业青年培训基地,这些基地正从科技、规模、效益、“双带(即带头致富,同时带领周边人致富)”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采访中,80后“农二代”林春爱表示她就是省、市两级关工委农青培训班的受益者。“通过这个培训班学到了新理念新农耕知识、了解到蔬菜无土栽培技术及前景,我还通过这个平台邀请了专业人士来指导、帮助我开辟无土栽培"新战场"。”林春爱正在着手更多尝试,而接下来,她的顺然合作社也将正式挂牌,进入“农村创业青年培训基地”行列,她希望能带动更多周边人关注土壤改良和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带动周边人科学种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记者手记
乡村振兴呼唤 更多“新农民”
记者探访中发现,在汕头田间地头,像马学杰、林春爱、林岳峰这样的80后、90后“农二代”虽不是很多,但也并不鲜见。作为有文化、懂技术、对未来发展有独立思考见解的新青年,在面临职业选择或者人生规划时,他们开始将目光投向农村、选择回归农村。相比上一代农民而言,农二代群体对农业经营事业有着更大的追求,他们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小农经济,而是有意识、有想法、有能力打造自己的农业产业,实现更大的发展目标。采访中,他们不止一次提及“回归”的缘由,一方面是他们来自农村,对农业、农村、农民有很深感情;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国家、省、市、区各级都出台了不少激励政策、打造了多个平台,让农村人居环境更舒适,让农村创业青年了解新农业、学习新技术、打通销售渠道、增进交流互通变得更便利、更快捷。
如马学杰、林春爱等“农二代”用实际行动逐渐搅热了“回乡务农”这波潮涌,不禁让人想问:现代农业会是下一片蓝海吗?没有人敢打包票,但相信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持续发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新型职业农民的大力培育,农村居民整体收入将随之进一步提高,新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也将焕发出新的活力与气象。
对于农村农业未来,我们拭目以待!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刘文钊 刘佳纯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陈史 刘文钊
新闻推荐
我的家乡汕头历史悠久,华侨众多,是全国著名侨乡。自唐朝就是中国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也是近代中国最大的移民口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