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如何破解? 汕头通过构建医联体,打通医改“任督二脉” 老百姓家门口就能看好病
市中心医院专家带领南澳医院医生开展日常查房工作。
汕大附一院长期、系统地开展“心技术·百县行”活动。
医护人员开展急救演示。
全科医学分院在汕头市首创家庭医生服务点。
专家为基层医院病人进行远程会诊。
2017年7月25日,汕大附一院助力潮南民生医院,成功为97岁高龄老人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
小病不出远门,市民就能享受大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通过抱团发展,基层医院也能门庭若市……近年来,通过以“医联体”的模式,汕头全市11家三级医院均已不同程度地建立了医联体。如今,覆盖基层的医联体,激活了汕头医疗领域的“一池春水”,让优质医疗资源畅通流动,让老百姓乐享健康红利。
过去,由于优势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市民感冒也要挤进三级医院,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而基层医疗机构门可罗雀。借助医联体的“东风”,这一尴尬的局面在逐渐改变。在构建医联体中,如何让大医院的优势资源“下得去”?基层医疗机构又能“接得住”?
全市11家三级医院建立医联体
据了解,目前,汕头全市11家三级医院均已不同程度地建立了医联体,形成以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下称“汕大附一院”)和市中心医院为牵头单位的2个涵盖一级到三级医疗机构的医联体。
早在“十一五”期间,汕大附一院便提出了“内涵与外延并举”的发展战略。自2006年起,汕大附一院开始探索医联体的建设,医院在国内首创大型“三甲”医院托管民营医院,采取有偿代管的模式,成功托管汕头潮南民生医院,取得了群众赢、政府赢、投资方赢、托管方赢的“四赢效果”,探索出一条可行并可持续发展的卫生支农新模式。2013年,汕大附一院落实汕头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社区,成功托管龙湖人民医院,开创了汕头大型公立医院托管基层公立医院的先河。同年,附一院对濠江区人民医院及濠江区7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全面经营、管理。
市中心医院也一直积极响应国家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有关大力扶持基层医疗卫生的政策,创新扶持模式,大力推动医疗联合体建设。记者了解到,市中心医院借助合作、托管、专科联盟和医共体四种形式,通过合作、整体托管、双向转诊、远程会诊、派驻专家、接收进修和定期开展培训等方式,加强上下联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合作医院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补齐基层医疗卫生“短板”,全力推动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至今,市中心院已先后与9家医疗机构开展合作,成立以该院为核心的医联体,实现有利于服务协同、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共同发展等的合作模式。医院也逐步探索形成一套体系和制度,成立了医联体办公室,协调院本部与各医联体单位业务往来,定期组织专家到各医联体医院调研、考核,定期召开医联体工作会议,逐步建立各职能科室及临床医技科室垂直管理及指导的制度,逐步建立同质化管理。
除了汕大附一院和市中心医院之外,汕头的其它医院也在医联体建设上做出了积极探索。濠江区作为汕头市县镇一体化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试点区,制订《濠江区组建紧密型县镇村(市区、街道、社区)一体化医疗联合体工作方案》,围绕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普惠型的濠江特色分级诊疗服务体系为目标,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以汕大国际眼科中心、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汕头市中心医院等作为发起单位,成立“粤东眼科专科联盟”,探索眼科疾病分级诊疗模式,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引导、实现常见病首诊在基层,疑难危急重症转诊区域医疗中心的分级诊疗模式,方便患者就医。金平区人民政府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汕头金平区妇幼保健院将委托省妇幼保健院管理运营,金平区妇幼保健院也成为汕头市第一家与省级医疗机构共建医联体建设的单位。
不足
基层医院“软硬件”水平亟待提升
尽管近年来汕头市医联体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不少基层医院诊疗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但公立大医院的诊疗压力并没有减轻很多。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存在“头重脚轻”和碎片化之痛,优质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大医院,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强, 基层医院“软硬件”水平亟待提升。
基层医院的医疗设备普遍落后陈旧,信息化也基本没有,是实现医联体一体化管理的两大障碍。在医联体实践的过程中,各级政府的资金财政资金支持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缺乏政府的资金投入,基层医院的改造扩建、设备购置都很难实现,真正发挥作用的医疗技术人才很难引进,基层医院很难真正发展起来。
市中心医院院长许海雄认为,医联体的建设,仅仅从上级医院“派人”到基层增强技术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对基层医院的设备条件、医疗环境进行全方位的改造,才能让派驻的医疗技术骨干发挥作用。此外,构建紧密型的医联体,打破不同医院之间的“二元结构”,实行人、财、物一体化管理,让“两家人”真正成为“一家人”,才能真正实现医疗资源的上下贯通,提升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效能。目前某些医院尚未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制约了医联体的发展。为更好地推进医联体的发展,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医院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信息共享平台势在必行,对患者的治疗结果和健康状况等资源进行共享,能使患者及时在基层就诊,疾病也能得到快速和正确的诊断。
方向
“补短板 强基层” 成今年医疗重点
补齐基层短板,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是汕头市今年医疗工作的重点之一,卫生健康部门抓紧做好基层软、硬件建设。同时按照国家提出的“规划发展、分区包段、防治结合、行业监管”要求,规范建设市中心医院、汕大医学院附一院、附二院医联体,推动医疗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各区县政府应与牵头医院签订医联体托管协议。今年,汕头市继续完善各医联体组织建设,推广医联体内编制统筹使用,人员流动不受编制限制。牵头医院将在专科建设、医院管理、推广适宜技术等方面带动提升基层医院发展,实现医联体内服务供给一体化、医疗质量控制同质化。通过抓重大疾病单病种管理促进上下分诊,抓三级医院日间服务促进急慢分诊,提高上级医疗机构下转患者比例。
此外,推进基层卫生综合改革,进一步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绩效管理”的政策。各区县制定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收支核定和差额补助的具体操作办法,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的实施细则。同时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工程,提高签约服务覆盖率和服务质量;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确保群众用得上低价、足量、安全的基本药物;推动村卫生站纳入医保改革试点,建立健全“小病不出村”机制。
以“医联体”为手段,让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更加规范,通过大医院派驻医疗技术骨干,快速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通过“医联体”内部的分工协作,使广大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大医院的优质服务。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加速发展,传统医疗也正向“智慧医疗”迈进。
97老患者潮南就能 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
“爸爸在如此高龄获得新生,真是多亏了在自家门口就能得到专家的及时救治。你们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李老先生的儿子情不自禁地感慨道。原来,97岁高龄的李老先生因突发胸闷、呼吸困难被送至潮南民生医院接受治疗,被诊断为室性停博、阵发性心房颤动,病情危重,随时可能突发室颤导致猝死,需安装心脏起搏器方可解除危险。由于李老先生还存在高血压、急性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贫血等情况,在静脉穿刺、术中药物使用和止血上都有着较大风险,手术操作难度极大,汕头潮南民生医院特地邀请汕大附一院专家,共同为李老先生实施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不到1个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李老先生成为了广东省内成功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较为罕见的高龄患者。
2
家庭医生服务让 “小病不出社区”
万阿姨已患糖尿病20年,口服降糖药控制情况较好,但是近3年来考虑磺脲类药物开始出现耐药性,血糖控制不稳定,曾因出现酮症酸中毒先后两次入院治疗。万阿姨的子女因工作需要,无法常常陪伴在其身边,万阿姨的健康也成为全家最牵挂的事情。自从有了汕大附一院全科医学分院家庭医生服务,建立电子健康档案、量血压、测血糖、定期追踪病情、指导饮食作息和运动方案、家庭访视服务等等,都由家庭医生为万阿姨提供帮助和指导,必要时还能通过汕大附一院医联体绿色通道进行转诊,这让万阿姨一家人觉得十分舒心便捷。自2016年起,汕大附一院全科医学分院作为汕头市首创的家庭医生社区服务点,为签约小区居民提供医疗、健康保健、健康促进、建立健康档案及体检等个性化服务,同时汕大附一院医联体的医疗资源也为家庭医生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使社区居民能够享受“小病不出社区”的健康服务。
远程医疗协作平台
实现全景会诊
今年3月19日,市中心医院骨外一科的专家团队通过新上线的全景会诊系统,为汕头市中心医院潮阳分院的一名39岁的左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会诊。为找到适合这名患者的治疗方案,潮阳分院借助新上线的医联体远程医疗协作平台,与院本部的骨科专家联系,通过远程医疗的方式,为患者诊断及制订合适的治疗方案。院本部专家团队在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之后,建议患者进行手术,并与患者进一步沟通。当月20日上午,手术在潮阳分院进行,过程顺利。
“抱团发展” 实现健康汕头
记者手记
汕头,肩负着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新的历史重任。在医疗领域,汕头现有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丰富,有四个大型综合医院和若干大型专科医院,大力挖掘并充分利用本地医疗资源、发展建设好“医联体”,具有较大的意义和必要性。
采访中,汕大附一院、市中心医院等医院都表示,下来将一如既往,加大力度发展医联体,帮扶基层医疗单位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通过抱团发展,与基层医院携手共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看好病,实现健康汕头。
医联体
新闻链接
医联体是指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目的是为了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发烧感冒的就不用再挤进三级医院,在小医院也能解决,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林蓁)5月19日晚,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77周年暨“2019·汕头·高雅艺术系列演出之六”在艺都大剧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