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案例分获第六届“粤治”优秀案例及提名奖 治理现代化的“汕头智慧”

南方日报 2019-05-16 06:40

创文提质升级引领汕头实现城市治理新跨越。

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南方舆情数据研究院、南方党建智库承办的第六届“粤治—治理现代化”广东探索经验交流会,揭晓了38个精选的“粤治—治理现代化”2018—2019年度优秀案例(含提名奖)。由汕头报送的案例获1个优秀案例和2个优秀案例提名奖。

“粤治—治理现代化”广东探索经验交流会由南方舆情数据研究院在2014年发起主办,五年来共评审出131个优秀案例,为广东推进治理现代化做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今年的优秀案例,更体现了智慧治理、生态治理、协同治理和下移治理四个特点。

其中,由汕头市委宣传部主创的“深化创文提质升级模式,引领城市治理新跨越”案例获“政府治理创新”类优秀案例,这已是汕头“创文”案例第二次获得同类奖项;今年“粤治”首评“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案例,由濠江区委主创的“汕头市濠江区党建领航社会治理"三化"建设”就拿下了提名奖;另一个奖项则是由汕头市委宣传部主创的“汕头市"8·30"抗涝救灾舆情管控引导战”所获得“舆情引导”优秀案例提名奖。

拿下三个“粤治”奖项的背后,是汕头近年来在社会治理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并取得良好成效的实践。而这些实践,正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和价值导向。

●采写:杨可摄影:杨立轩

策划:廖奕文

A“政府治理创新”优秀案例——

从文明创建到长治善治

创文提质升级引领汕头城市治理新跨越

对于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汕头来说,2018年十分关键:它是汕头在成功取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资格后迈入三年创建周期的启动之年,也是迎接“创文国考”的首战之年。

面对着新的挑战,汕头按照中央文明委、省文明委的部署和要求,主动适应新形势,坚持全面对标、全域创建、全民参与、全力迎检,深化创文提质模式,持续实施“八大提质”计划,推动城市文明与城市治理的全面蝶变。

2019年3月20日,中央文明办公布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中的141个地级以上城市、城区2018年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结果。首次参加测评“大考”的汕头首战告捷,拿下81.60分的较好成绩,在113个地级提名城市中排名第55。

在中央测评组的测评中取得了较好成绩,固然说明了汕头创文提质升级的成效。但创文提质升级对于汕头来说,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引领汕头从文明创建到长治善治的新跨越。

精细化对标创建更重细节和内涵

在实践中,汕头以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为新起点,主动适应新形势,紧紧围绕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推动创建工作从原来注重集中整治的强管模式向更加注重细节和内涵的对标创建模式转变。

如何转变?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汕头通过全面对标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先后打造了社区、小区、校园、农贸市场、服务窗口等一批对标创建先行点、示范点,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全域全方位推进创文提质升级。

汕头交通管理的提质升级,便是其中一个实践样本。

自汕头2016年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强化城市管理行动以来,交通管理始终是重中之重。在“强管”之下,汕头自2016年以来没有发生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交通事故,高峰期主要路口摩托车佩戴头盔率由原来的不足30%提高到95%以上;涉酒交通违法特别是小汽车酒后驾驶行为明显减少,夜间涉酒引发交通事故明显下降。

但汕头交警部门并没有止步于此。在汕头吹响创文提质升级号角后,交通管理的提质升级随即启动——进一步对标文明路口创建标准,在中心城区80个重点路口部署推进以“中队民警路长+机关民警副路长+辅警+志愿者”的勤务模式,打出路口管理提质升级组合拳。

更注重细节和内涵的交通管理,进一步优化了汕头交通秩序,汕头道路交通遵章率、道路安全度也在不断攀升。

细节和内涵,还体现在汕头的文明窗口。作为政府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窗口,汕头市政务服务中心将“对标创建”作为优化整体环境的契机,从各种细节入手,因地制宜完善各类设施,把中心建设成集群众办事、创文宣传、城市文化展示、共享阅读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政务服务中心。

在全面对标创建的同时,汕头还组织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及市创文提质升级评比专家库成员组成对标创建评比组,对全市6个区共66个街镇开展3轮创文提质升级对标创建评比。同时,综合运用评比结果,对排名前3名的镇街给予奖励,对排名后3位的镇街由市领导约谈其党政主要负责人,奖惩并举有效推动全市对标创建工作水平的快速提升。

贯彻惠民理念从“纸面”落到“地面”

“协同治理”是今年“粤治”优秀案例的特点之一。其主要的表现在于“从单纯的政府主导到人人参与、共建共享”。

而汕头创文正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通过聚焦重点领域,把创文提质升级实实在在转化为造福市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和惠民行动,有效改善了城乡环境质量。

在持续改善环境秩序方面,汕头以市容环境和交通秩序为重点,持续清理市容“六乱”,大力推进“拆除违建,还路于民”专项整治和城市黑臭水体、练江流域等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雷闪”“飞鹰”“清患”系列交通整治专项行动。

同时,坚持管建并重,持续推进市区道路、破损路面、老旧小区和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利用拆违空地相继建成幸福公园、绿荫公园等一批文化休闲场所,进一步加强小公园中山纪念亭和西堤路骑楼保育活化,让民生工程实实在在融入到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中。

汕头还大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继续推动“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九项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已竣工项目达750个,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

对此,南方舆情数据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在点评中指出:“抓重点、攻难点,补短板、强弱项,树亮点、育品牌。汕头将提升城乡环境质量、文化品位和市民文明素质的长效目标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有机结合,不仅在工作机制和模式进行创新,也在实践层面上落实惠民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深入人心,让市民成为了创文活动切切实实的参与者和享受者。”

B“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案例提名奖——

濠江创新探索“三化”建设

党建领航奏响社会治理“交响乐”

“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是第六届“粤治—治理现代化”案例评选增设项目。南方党建智库作为此次“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案例评选组织单位,根据各地“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在全省征集、走访了多个典型案例,共有11个案例获评。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副院长李伟权教授评价,这11个获奖案例,在加强党的领导,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党建引领社会治理能力和服务基层党员群众能力等方面作出创新探索,亮点纷呈。

由汕头市濠江区委主创的“汕头市濠江区党建领航社会治理"三化"建设”案例,被评为优秀案例提名奖。那么,“濠江案例”有哪些亮点?

党建引领,夯实基础强堡垒

党建强,发展就好,发展就快。濠江区把党建作为全区各项工作的“龙头”,提出“138”发展定位,其中的“1”就是实施一个党建系统工程,并相应制定《“先锋引领实干担当奋进濠江”党建系统工程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为全区未来一段时间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确立了方向路径。

《计划》围绕基层社会治理困境的破解,以“党建+”作为基本要素,构建“党建+组织建设”“党建+群众自治”“党建+乡村振兴”“党建+脱贫攻坚”“党建+扫黑除恶”的社会治理模式,延伸推出了“挂钩联系居委综治维稳工作机制”“信访维稳突出问题会商合议工作制度”等制度机制,由此解决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弱化、群众利益追求多元化、治理体系不健全造成的治理难度不断加大问题。

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具体实践中,濠江区不断抓实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全方位打牢基层治理的基础,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三大功能,把社会治理融入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要求,不断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优势。

党员示范优良党风带政风促民风

在汕头“头号工程”广澳深水港建设中,95户群众(210座房屋)签订搬迁协议,实现工程施工无障碍及整村搬迁;在加快汕湛高速建设中,不到3个月全面完成交地、房屋拆迁、约8000座坟墓迁移任务……

缘何能实现这一“濠江效率”?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这背后,是濠江区“大兴一线工作之风”的生动实践:由于推进干部深入基层,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在一线掌握民情、排查矛盾、解决问题,以风清气正的环境和高效优质的服务赢得群众对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和信任,社会治理能力由此提升。

实际上,从2017年起,濠江就从改进和创新联系群众方式着手,推行领导干部进村入户新“三同”活动,以每季度安排3天(含2晚)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方式,推动全区各级领导干部放下身段、下沉一线,精准解决困扰群众的民生问题。如濠江区委书记吴文兵到挂钩上店社区开展活动,听闻社区一段学生上学必经路段晴天沙尘飞扬、雨天泥泞难行后,及时协调引入社会力量进行硬底化改造,帮助群众解决“出行难”。这条路,也被当地社区群众形象称为“三同路”。

调动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实现以党建带群建,党员干部能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尤为重要。2018年,濠江区率先在粤东地区推行党员“先锋指数”考评管理,促使每个党员都成为流动旗帜,带动身边的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社区事务。该区还推行街道党政领导兼任社区党风政风监督员制度,用严格的机制和灵活的举措,有效破解“地域小、人情熟、干扰多”的基层监督难题。

“三化”建设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在党建工作引领下,近年来,濠江区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走出了一条智能化支撑、科学化管理、网格化服务的新路子,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社会治理的新实践。

——大数据强驱动,提升“智能化”。濠江区用新科技、新手段支撑起基层社会治理的活力和动力,全区范围内加快建设“雪亮工程”“智慧濠江”云平台工程,投入3000万元建成整合超2200路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体系,完成区综治中心建设,配套无人机巡查监测等。结合深化“放管服”,践行“最多只跑一次,力争一次不跑”理念,引进智能机器人作为业务办理向导,升级改造网上政务大厅,超70%网上申办事项实现“零跑动”。

——优化体制机制,推进“科学化”。抓住机构改革的契机,该区成立区社会治理指挥中心,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施“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因地制宜推进职能部门向街道派出机构的管理体制改革,如“一街一队”设置街道综合执法队,实行以街道办事处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

——网格化全覆盖,达成“精准化”。濠江区注重将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基层,将全区7个街道,60个社区合理划分204个网格,社区网格员由社区工作人员担任。同时,将网格化治理与“平安细胞工程”创建相结合,发挥网格员信息收集、隐患排查、矛盾调解和民生服务等作用,如网格员在协助参与“平安海滩”巡查工作,常态化开展溺水事故多发水域巡逻检查后,溺水事故大幅减少。

C“舆情引导”优秀案例提名奖——

“8·30”内涝发生后,汕头市委宣传部找准关键点引导舆情

第一时间发声解惑现场直击破除谣言

2018年8月30日,持续特大暴雨造成汕头潮阳、潮南内涝成灾。彼时,受灾的视频及图片在微信群中传播,网络上也出现了各种质疑的声音和不实言论。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做好网络舆论引导,依法严厉打击网络造谣传谣行为,才有利于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救灾工作获得群众的最大支持。

针对这一情况,汕头市委宣传部迅速组织、协调媒体赴实地现场报道,对相关职能部门进行采访,第一时间在南方+等主流权威媒体上发声、解惑。对于网上有关政府部门对潮阳铜盂树香村等受灾严重村居救灾不力的谣传,南方日报记者组成两个采访小分队,分赴潮阳区潮南区进行采访,以现场直击报道有力反击网络失实言论。同时,邀请专家深度解读水灾原因,为公众释疑。

与此同时,将汕头市主流新媒体、门户网站和政务发布平台作为3个核心平台,加上N个政务网站和两微一端,N个自媒体,构建“3NN”传播矩阵,全网推送正面信息。据统计,汕头市主流新媒体单条报道最大阅读量超74万,门户网站则拍摄制作了“众志成城潮汕有爱”宣传视频,发布正面微博148条阅读量超670万,开设救灾相关话题阅读量总计16.1亿。

谣言蛊惑人心、混淆是非,伤害了在一线奋战救灾的广大干部群众和官兵。汕头市网信办与市公安网警等部门加强联动,对网上各种不实舆情加大打击力度,及时、依法严惩网络造谣者和传谣者。有4名发布谣言和不当言论的网民被公安部门处以行政拘留,一批违规传谣网民受到训诫。汕头市委宣传部、市网信办还及时组织主流媒体及网络权威发布平台对造谣者被惩戒的新闻进行发布和推送。

■延伸

38个优秀案例脱颖而出

作为探索广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年度盛会,“粤治—治理现代化”2018—2019年度优秀案例推介于2月下旬启动。本届“粤治”活动受到全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积极关注和参与,累计收集100多个具有现实、先进意义的案例推介。

今年的案例设置分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政府治理创新、舆情引导、大数据与公共服务四类。经过初步遴选,实地走访部分案例主创单位,举行评审委员会全体会议,最终产生38个优秀案例(含提名奖)。其中,“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类11个,“政府治理创新”类10个,“舆情引导”类10个,“大数据与公共服务”类7个。

“粤治”案例汕头身影

届别主创单位案例名称奖项第二届汕头市潮阳区委、区政府

汕头潮阳“反哺工程”

推动政府治理创新

政府治理创新优秀案例第二届汕头市公安局

汕头公安处置“虐童事件”

舆情引导

舆情引导优秀案例第四届汕头市委、市政府

汕头强化城市管理

推进“创文”工作

政府治理创新优秀案例第五届潮阳区委宣传部

汕头潮阳破局两大

“邻避问题”

舆情引导优秀案例

新闻推荐

汕头总投资超21亿元重点项目启动 濠州路和东湖东路及周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动工

南方日报讯(记者/余丹通讯员/吴岸敏)5月14日,汕头市濠江区举办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启动仪式,包括濠州路和东湖东路及周边基础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