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华人华侨世界的钥匙 《泰国华侨华人史话》读后

羊城晚报 2019-04-28 12:58

《泰国华人华侨史话》叶曙明 著广东教育出版社

□陈 雪

华人华侨社会如同一面镜子,不仅为理解中国历史、社会与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同时折射出其所在国家的文化与制度多样性。时至今日,这一研究仍然为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乃至经济学等学科贡献其独有价值。而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华人华侨筚路蓝缕的开创精神、兼容并包的开放心态和富有活力的自生机制,作为一笔宝贵的民族文化财富,同样值得深入理解与体味。

虽然华人华侨研究基础深厚,成果丰硕,但在对大众传播方面尚显不足,亟待内容准确详实、语言形象生动、文风深入浅出的作品填补空白。某种程度上,这正是《“一带一路”沿线华侨华人史话丛书》编者与作者们开展研究与创作的重要出发点。《泰国华侨华人史话》为该丛书中之一种,浓墨重彩的讲述了泰国华人华侨以“住番客”、红头船为起点,在泰国开枝散叶的迁徙历史与多姿多彩的家族传奇。诚如编者所言,此书“以学术研究为基础,以雅俗共赏的文风,讲述华侨华人多姿多彩的故事”。

该书第一部分“筚路蓝缕的‘住番客’”,以相当篇幅详细梳理了早期华人旅暹的历史。中泰两国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政府与民间的频繁往来史不绝书,而华人华侨移居泰国的历史则同样悠久。泰国古称暹罗,在宋元时代的文献中,即已发现有关暹罗的记载。而元明以降,伴随着朝贡贸易的发展,相当数量的华人开始移居泰国,谋求发展。成书于嘉靖十五年的《海语》中,便有对当时泰国国都大城华人聚居区“奶街”的记载。到了十八世纪、十九世纪,更是出现了移民络绎于途,华侨数量激增的局面。旅暹华人华侨通常选择与本地泰人通婚,泰国华人与当地社会的融合,也常被作为东南亚地区民族融合的典范。其中最具代表性例子,即为领导泰人进行驱缅甸入侵、成功复国的一代传奇达信大帝。这位被泰人奉为民族英雄的皇帝,也叫做郑信,出身于泰国的华人家庭。他所开创的吞武里王朝虽然昙花一现,但他对泰国历史的贡献始终为泰人所铭记。今天,广东澄海华富村韩江畔郑皇达信衣冠冢,与曼谷吞武里广场上伫立的巨型达信铜像遥遥相对,共同被历史所铭记,为后人所缅怀。而继起的曼谷王朝,皇室也多娶华商之女,王室与华人华侨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华人家族开枝散叶”、“大时代风起云涌”、“最是梦萦家园”三部分作为本书的主体,通过介绍拉廊许氏家族、陈慈黉家族、蚁光炎家族、郑午楼、正大集团的谢氏家族等等华人华侨家族,一方面全方位呈现出这些著名泰国华人家族独特的发展历程,一方面也将各个家族的“小历史”与泰国经济社会发展史及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甚至改革开放等中国“大历史”笔墨勾连,从而铺展开一幅宏大背景中的历史画卷。

书中详尽描述的第一个华侨家族为拉廊许氏。通过经营采矿业,拉廊许氏不仅发展为享誉泰南的华人家族,更在泰国西南部的开发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将只有几十户人家的拉廊建设成为闾阎扑地、栉比相邻的通都大邑。而1916年,为纪念其贡献,曼谷王朝拉玛六世颁布诏书,赐姓许氏后裔“那·拉廊”,这一姓氏也成为泰国的贵族姓氏,自此瓜瓞绵绵。通过这一家族个案不难看出,华人华侨为泰国历史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是泰国许多地区、不同行业身体力行的开拓者和建设者。

同样,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中,也不乏泰国华人华侨的身影,著名泰国侨领蚁光炎即为一例。20世纪30年代,蚁光炎已从“一条水布缠腰,一根竹槌肩挑”成长为横跨航运、火砻、紫胶等行业的泰国华侨巨贾。卢沟桥事变后,蚁光炎在泰为祖国奔走呼号,号召同业拒绝为日商驳运货物,策动“划子”罢工,以报德善堂的名义组织捐助布匹,以支援国内抗战。作为活跃在抗日救国前线的海外华人,1939年,蚁光炎突破重重阻碍,历时五个月,奔走在广东、香港、重庆、云南等地,寻找支援后方的良策。而蚁氏的积极抗日行动触怒了日伪政权,同年11月,被刺于曼谷耀华力路。

作为在国庆66周年庆典中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的侨胞代表之一,泰籍华裔实业家谢国民和他的正大集团,又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紧密相连。1979年,正大集团与美国大陆谷物公司合作,投资1500万美元,在深圳创办了国内第一个现代化饲料养鸡场,并获得了深圳市政府发出的“深外资证字0001号”营业执照,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投资中国内地的外资公司。这一决定的背后,既有谢国民敏锐的商业嗅觉,更凝聚了一份饮水思源的爱国热情。“爱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这首《正大综艺》主题歌《爱的奉献》当年曾红遍大江南北。而年轻的朋友们即便不太熟悉这首歌曲,多半也曾踏足过卜蜂莲花超市,甚或购买过正大的农产品。远在异国的华人华侨,作为开放的先行者,改革的重要参与者和经济腾飞的贡献者,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与制度变迁的历程紧密相连。

如果把上述内容简单概括为泰国华侨家族历史的话,那么本书最后一个部分——“中华之根永不忘”则可以视为专题研究,分节叙述了泰国华文教育的发展历史、侨批、泰国华文文学、泰国华人的岁时节令与信仰以及泰国的中国艺术等。侨批,是海外换人通过民间渠道寄回国内的汇款凭证,往往还附有家书。现存侨批,基本形成于18世纪初叶至20世纪80年代,存世数量较大,时间跨度极长,可谓一种非常特殊、极具价值的华人华侨家庭档案。侨批的故事,正是海外华侨情系乡梓、血脉相连的见证。

除了文字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外,书中还收录大量珍贵图片,其中既有人物照片、建筑和街道影像,也收录了包括侨批、贺词、保单、汇票、招牌等图片,帮助读者对泰国华人华侨的生活建立更为直观的印象。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泰国华人独特的历史与社会结构就吸引了美国人类学家、汉学家施坚雅的目光。施氏指出:“离开了对海外华人不断变化的地位的认识,就不可能准确地理解和分析近几个世纪泰国历史的主流。”同时,泰国也是海外华人华侨聚居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理解泰国华人华侨的历史,是走进海外华人华侨世界的一把钥匙。他们连接着开放的中国与外部世界,活跃在“一带一路”的广阔舞台,并书写着新的家国、历史、乃至文化与商业传奇。

(陈雪,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馆员)

新闻推荐

小车开门撞倒学生视频引关注 养成四个好习惯 杜绝“开车门”事故

■车门打开的一瞬间与骑车女学生发生碰撞。■自行车被撞倒,女生捡起掉落的物品。■随后,女生突然捂住胳膊倒靠在路边的围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