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已老,蕴意已藏

汕头日报 2019-04-26 08:14

在青篮乡,随处走过,转角便可见三三两两的老厝,没有街头闹市的人潮如流,没有让人一抬头便感压抑的高楼大厦遮挡视野,唯有几棵蜿蜒盘旋的老树安静伫立,斑驳的古墙带着暗色青苔的沧桑。

若要寻有故事的巷子,便是三奇巷无疑了。据说在清朝雍乾年间,这条无名小巷里仅有林、徐、黄三家人,忽有一日同时张灯结彩。一位长官恰好前来拜访居住于此的镇台黄大人,见家家热闹排场,颇有气势,接连认错了其他两家的府邸。后来才得知这巷子里连着三件喜事。那长官笑言林家“十德流芳”是福;徐府“三代耄颐”是寿;黄大人父子协镇是禄,福禄寿合萃一巷,曰三奇并美。此后三奇巷便成了这古巷的雅称。

古巷背后的故事早已成为长者口中称道的历史,如今我流连在巷陌深处,望着屋顶上徒余蓬垢与一丛丛棒叶不死鸟,色泽枯黄,在斜阳中镀上金边;想象从前这里的孩子每天在青石板路上蹦跳嬉闹——那会是怎样一番热闹欢乐光景?

而如今的我们唯有站在青篮乡的一方古巷里,望见,巷口太平框上,“三奇巷”的牌匾历经岁月蹉跎,透出一股淡离尘世的古朴安宁;望见,百年光阴,在此留下怎样的痕迹。

青篮的老厝是静寂的,她的古街老铺却依旧人来人往。

不必说那随处可见的鱼丸铺和粿条铺,单是在小食这一样上,青篮乡的小铺间便颇有百花齐放之势,流传下来好些几十年的乃至更久远的老店。巡司埠那家三角铺绿豆爽,早已成为多少人童年的回忆——一碗绿豆爽,里面躺着小油条块,在粘稠的汤水里渐渐泡到软糯,佐料还有马蹄丁和陈皮,以及本土特有的葱珠油,吃起来清甜可口,不觉腻味。亲民的价格,美味的口感,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一家远近闻名的小食店。胜蓝路的炉窗粿也是一道经典美食——在闲暇时光里路过这家散发着焦香气息的小铺,看着店家麻利地把烙饼铛开开合合,吃着刚刚出炉的炉窗粿:香脆的饼皮,略微烫嘴的馅料,包裹着瓜册的甜,红豆的香,每一口都是满足。

红桥路上的贵喜甜汤也是有名的老字号,慕名前来的游者,进店都要点份油麻糕和饭仔糕。油麻糕制作时下了山栀汁,呈现的是淡黄的透明糕体,上面均匀撒上芝麻。品尝时蘸一圈糖浆,入口带着淡淡的橙皮沁香。感受油麻糕的润滑软弹,就像是吃果冻般爽口。饭仔糕吃起来也有糯软的口感,豆沙和橙皮的清甜香气弥漫口齿间,甜而不腻,让人不禁回味。

路边也有猪血摊子,猪血汤有辣和不辣的,一碗十余块猪血,配着益母草。小时我的每一顿早餐,必吃上一碗热腾腾的猪血汤,上学时顶着冬日寒风,身子也觉暖乎乎的,不觉得寒凉。现在,这里露天的食桌小凳每天仍坐满客人,大家在这里都放开拘束,大方地在街边一坐,端起自己的那碗猪血汤满足品尝。

在青篮乡里寻着一家小食店坐下。没有都市的纸醉金迷,没有冰冷的灯光,借着午后的阳光,靠着小木桌,只待一碗热腾腾的绿豆爽或是甜汤端上,配着糕点,每一口都是简朴纯粹,这样惬意的时光,除了青篮乡,别处却也难寻了。

新事物与旧的一切并行,青篮乡近年来蓬勃发展,古乡的新面貌相信不久以后便能看到。但我更怀念青篮乡那份纯朴的民风,那些独特的美食,那才是属于我们青篮的百年根基——早已深深植入我们心中,无可动摇。

让每一个青篮乡的访客也放慢脚步,驻留于此,享受美食美景,听风诉说,这个百年古乡的点滴故事。

濠江区达濠中学807班徐嘉指导老师林少扬

新闻推荐

最是一年春好处 踏青郊游正当时

生火做饭春天,是一个生机勃发、诗情画意的季节。草木吐绿,鸟儿欢歌,无不让人心情愉悦。春意浓浓的四月,正是外出踏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