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澄海老桥闸有故事

汕头日报 2019-04-11 08:15

过船通道

这轴辘,好有历史感

精致的旋转楼梯,老匠人的工夫见证

从隆都方向往莲下方向看的南溪桥闸

编前语:上世纪60年代初澄海建造的一座水利桥,按照规划或将结束它的使命,涅槃重生。这座水利桥就是南溪桥闸,关于桥闸究竟有什么样的故事,且听本文作者道来。

清明假期,苦楝花尽开,驱车来到韩江下游原貌仅存的一座水利桥闸——南溪桥闸。

南溪桥闸是韩江水利枢纽以下六闸(义丰东里桥闸、东溪莲阳桥闸、西溪外砂桥闸、新津下埔桥闸、梅溪桥闸、南溪桥闸)之一,共同起到供水、防洪、防潮、调控水位的重要作用。这座早就定性为4类险闸的水利桥,两端已经封闭禁止车辆通行,只留下两个缺口供单车行人通过。

该闸全长191米,36孔列兵一样树立,连接起了韩江东溪、南溪与东里义丰溪。这里吞韩江望远山,站在桥面上,感受那岁月沧桑,大桥两端芳草萋萋,一切都是古老的样子。

桥闸建设特点很“澄海”

在韩江下游,关键节点都会有桥闸调控。很显然,南溪头是一个重要节点,桥闸的建设也是理所当然了。

上世纪60年代建设这样一座大型水利桥闸,在没有大型设备、水泥钢筋均缺乏的条件下,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这座桥闸的建设体现了充足的澄海特色。

一是澄海三桥(闸)之后“土洋结合”方法建桥的典范。

在南溪桥闸之前,澄海已经建成了外砂、莲阳、东里三桥,前人的经验是后人的财富。

建南溪闸,依然是就地取材,照样要组织万人会战,水情水势要因地制宜,工程设计、施工方法、材料利用上都很有特色。

贝灰是“土”的,水泥是“洋”的;油麻石是“土”的,钢筋是“洋”的;人工治水是“土”的,工程设计是“洋”的。这是一座“土洋结合”方法建设的典范,是“三桥”建设的延续。

二是充分展现了澄海人的工匠精神。

桥闸虽然建于上世纪60年代,但细部见功夫。尤其那精致的旋转楼梯,中轴、步阶均设计得巧妙无比,人们从容地走上去,一点都没有压迫感。

现场的体验感受,确是舒服的拾阶行为。澄海人“种田如绣花”,建筑上也毫不含糊。

现在七八十岁的老人,回忆起建闸往事,依旧唏嘘不已,仿佛回到那个热血激情意气勃发的年代,自愿自觉自发无偿参加社会大建设的场面重现。

海洋文化的遗存

澄海人多地少、入海口众多形成了两种特色,一种就是上述的“种田如绣花”精神,一种是红头船精神。

第一种是心灵手巧、能工巧匠、吃苦耐劳等品质的代名词,第二种则是敢闯敢拼敢为天下先的海洋文化。

很多人不知道,在澄海境内有两条人工河流,一是蓬洞运河,位置在上华镇横陇村西面。这是当年日本兵开凿的,据说是为了水运樟林的物资到汕头的需要。一个侵略的历史见证,无意间连通了东溪与西溪。

另一条是南溪,当然是位于溪南镇的北面。也不是所有的溪南人都知道,世有南溪然后有溪南,因为溪南就是在南溪的南面。

凿通南溪是在北宋宋哲宗时期。就在这个时期,潮州有一个盐官名叫李前,为了连通东溪和东里北溪,顺利运盐,在介乎东溪与北溪之间,人工开凿了一道河流,土名叫“山尾溪”,即现南溪的上游部分。从此,千年程洋冈的北面“山尾溪,上通韩江,东行十五里,至神山(即狮山)前,会合水寨溪(即东里溪)入海”。

整个韩江下游桥闸,只有三个设有船闸(过船通道),其中南溪桥闸就是一个。

别看这个过船通道很小,在这里却具有重大意义。因为东里桥闸也有过船设计,这样,通过南溪桥闸进入东里义丰河,也有过船通道。通过南溪船闸和东里船闸,整个澄海幸运地保存了与海洋的连通,虽然是级别很小的。

世界是开放的,通过水而连通,河流、海洋构成了连通的动脉,有了几个小型的过船通道,我们保留了意识里的海洋文化,这在只注重生产的上世纪60年代,是不可想象的。

南溪桥闸将结束使命

一个误解:澄海境内地表水发达,沟渠遍布,都是天然形成的。

前文说过,在澄海最起码有两条人工河流,一是蓬洞运河,二是南溪。只不过,南溪不是整条人工开挖而成,下游本来就有沟渠水域,开挖连通的仅是上游2公里长。

第二个误解,建设南溪桥闸是因为下游用水的需求。

按照现在的情况,南溪的过水量大小,关系到下游东部水厂、溪南水厂以及各个灌区的用水需求,但当初建设桥闸,却主要是因为防洪的需要。

历史上,韩江东溪即莲阳河是韩江的主入海口,长期汇集韩江60%以上的水量,由于东里义丰溪的入海水位比东溪低,在宋代开凿的南溪,则吸引了大量的水量向东里义丰溪,造成东里义丰溪极大的防洪压力。

就算是目前,东溪莲阳桥闸正常蓄水位3.05米、义丰溪东里桥闸正常蓄水位2.65米,依然是高低位明显存在。

一到汛期,南溪、北溪和义丰溪沿岸风声鹤唳。

因此,建设一座能够调控进水量的桥闸,提高防灾搞洪能力成了必然。可见,建设南溪桥闸的初衷不是因为用水的需求,而是控水防灾的需要。

一个疑问,这座已经封闭却还在发挥作用的险闸,是不是还要长期保留。

答案是否定的。

南溪桥闸改造工程已经列入澄海乃至汕头市的水利建设重点工程之一,纳入汕头市水网规划。

按照工程规划,这座桥闸将是百年一遇抗洪设计,最大过闸流量为1250m3/s,11孔大(2)型水闸,配套12米船闸的重建工程。

一座上世纪60年代初建造的水利桥,不出意外的话,将结束自身的使命,只留下那滔滔韩江水,无语东流。

文、图/林广清

来源:@清合

新闻推荐

70名博士和专科医生集中义诊 市青年博士联合会在澄海举办大型公益活动

义诊现场近日,汕头市青年博士联合会利用自身的医学博士专家资源和社会资源,在澄海区凤翔街道头份文化活动中心举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