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灯谜开出“创新之花” 汕头市灯谜非遗传承人张红雄多篇文章被“学习强国”选登
2018年,汕头市第三届中小学生灯谜大会现场
潮汕节庆老少喜爱猜谜
本报记者 魏朝霞 文/摄
灯谜是中华传统文化宝藏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彰显出独特的魅力,启发人们的智慧,带来无穷乐趣。近期,汕头市灯谜非遗传承人张红雄的十余篇文章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转载,让灯谜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也让人们看到了潮汕灯谜艺术的蓬勃发展。
当今中国社会已进入一个多元文化时代,作为民俗色彩浓厚的灯谜艺术,如何在现代艺术的重围中闯出一条生存和发展之路呢?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汕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市级非遗项目“汕头灯谜”代表性传承人张红雄认为,灯谜要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除了创新,别无其他途径可走。
作品创新 打造高雅休闲文化
灯谜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有些灯谜风格上有点“古久先生”的习气,运用手法有点冷、僻、难,对此,张红雄认为,灯谜创作要紧随时代,注重灯谜题材的创新,善于捕捉社会热点题材,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他举例,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谜面,猜一个新词,谜底是“学习强国”(解释:通过学习使中国强盛)。再如,以“湖山千里,不容胡占”为谜面,猜一项体育活动名称,谜底是“汕马”(解释:“千里”理解为“千里马”,借代“马”;“不容胡占”是提示“湖”字中去掉“胡”)。他说,灯谜创作要适应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格调清新明快,“以人为本,适其性情”,努力把古老的灯谜艺术打造成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高雅休闲文化。
灯谜创作是一个审美的过程,灯谜艺术的创新,必须有助于其审美价值的提升。张红雄表示,艺术创新决不是随意的、盲目的,更不是一味地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对“恶搞”“戏说”之类的灯谜作品,应有批评的眼光;对“新新人类”热衷的网络灯谜,在鼓励的同时,也应慎重对待它的前卫性并加以必要的引导。
形式创新 满足现代人审美需求
传统的灯谜活动普遍存在一个弊端,就是悬挂的灯谜总是被一些老面孔一扫而光,其他群众往往只能望“谜”兴叹。而且,灯谜的常规活动基本是老一套的悬猜形式,这种形式中规中矩,缺少直接的感官刺激,难以吸引青少年参与活动。这些,都将使灯谜逐渐失去它的群众基础。
争取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亲近灯谜,是灯谜艺术传承和发展的希望所在。在张红雄看来,只有创新灯谜活动形式,在传统的灯谜活动中融入更多时代元素,才能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与活动。他说,要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创新灯谜活动模式,拓宽灯谜文化传播的渠道和载体。据其介绍,2016年汕头市纪委主办的“潮韵清风”廉政灯谜大赛,参照央视《中国谜语大会》比赛模式,以电视为传播媒介,融合电控抢答设备和手机终端,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导入潮汕谜台活动元素,给观众带来全新的灯谜活动体验,收到令人满意的宣传教育效果。而2016年至2018年汕头市教育局连续三年举办的全市中小学生灯谜大会决赛中,均借助电控竞猜设备,以舞台节目形式进行,并利用公众号进行直播,现场气氛和活动传播效果都非常好。
张红雄认为,通过创新,积极尝试灯谜活动的新形式,可使灯谜更为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所喜闻乐见。比如可以借助舞台科技,充分利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给予猜众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使其呈现出一种既富有传统韵味又具现代气息的灯谜活动样式。还可以尝试与歌舞、影视、书画等强势艺术相结合,通过某种方式的嫁接,让灯谜在多种艺术的交融中赢得更多受众。
手段创新 在网络上“过把瘾”
现代传媒的飞速发展,一方面给传统艺术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另一方面也为灯谜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手段。近年来兴起的网络灯谜,便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它传播的广泛性、猜制双方的互动性是传统灯谜所不具备的。
由此,张红雄认为,我们应积极创新灯谜传播模式,借助现代传媒来扩大灯谜的领地和影响。比如,可以借鉴文学界将小说大量改编为影视作品的做法,以某些可行的方式,利用电视、电信、网络技术来扩大灯谜的传播范围。互联网开创了新的文化交流的公共空间,创造了民主交流的新方式,作为当前灯谜活动第二空间的网络灯谜,要积极加以鼓励、扶持和引导,使每一个对灯谜有兴趣的网民都可以在网络上轻松“过把瘾”。
“在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我们不敢奢望灯谜能够成为万众瞩目的强势艺术,但是我们有责任去推动灯谜艺术的创新,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使灯谜在中华民族艺术百花园中永远占有一席之地。”对灯谜艺术倾注热情和心血的张红雄如是说。
新闻推荐
凝心聚力话发展 携手共铸新辉煌 汕头市召开各地潮汕商会会长、本地企业家代表座谈会,方利旭讲话
本报讯(记者魏盼生)昨天下午,各地潮汕商会会长、本地企业家代表座谈会在汕头迎宾馆召开。市委书记方利旭出席座谈会,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