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乡走出去的革命志士张秉刚

汕头日报 2019-04-07 08:37

张秉刚居住过的新乡后横巷37号旧宅

《民声日报》有关张秉刚的报道

□ 许壁锋 文/图

岐山张氏老乡、新乡均是革命之乡,岐山张氏老乡因“张敏三烈士纪念碑”矗立于今下岐厦园街内,因而很多人知悉,张敏曾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潮汕铁路工会中作为主要人物,推动铁路工潮。但岐山新乡在大革命时期为党的革命事业做出巨大牺牲的张秉刚烈士的故事则鲜为人知。

一个老战士的夙愿:

“证明他是为党与人民工作的”

新乡村的张秉刚烈士事迹原以林声望老同志手稿为底稿,林声望同志逝世后由其子与张秉刚烈士子侄后人等陆续走访搜集一些口述历史形成。林声望原是当年张秉刚在揭阳并肩战斗的战友,大革命失败后,林声望受组织委派,到实叻(新加坡)从事革命活动,在实叻西部裕廊律以教师为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林声望回汕头工作,居住于万新直街时,对弱冠而逝的战友张秉刚等尤为关切,到新乡村沿着昔日地下活动之路,寻得故人家人,为张秉刚烈士事迹写下许多重要的材料,帮助其老母亲与后人得到烈属待遇。林声望在写给张秉刚之侄张立聪的信件里讲到“证明你叔父是为党、为人民工作而牺牲的”,是他的夙愿之一。

张秉刚,原名张松南,系新乡人,出生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牺牲于民国十七年(1928)。张秉刚出生于岐山张厝新乡一商人家庭,原居住于新乡老村后横巷37号,幼年丧父,其母亲李柚、胞兄张松茂抚养其长大。张秉刚自小聪慧,家境殷实,清末时在新乡村“书斋角”学习。民国初在汕头金山直街仓沮庙内(今沧沮前巷旁金山直街33号)市立四小学习。民国八年(1919)到潮州金山中学求学,当时北京爆发五四运动,对张秉刚影响极深。张秉刚深知国难当头,不可独善其身,后来放弃在澄海南洋大寨的教师职业,投身革命事业。

旧报纸与口述:

挥斥方遒的青年志士

民国十一年(1922)张秉刚在金山中学毕业后,投身革命运动,与杨石魂、伍治之、吴华胥等奔走于潮汕各地。新乡村当时一些青壮劳力在潮汕铁路公司工作。潮汕铁路公司原受到日本资本控制,常克扣贫苦劳力的工资。据老游击队员伍治之生前口述,张秉刚在参加潮汕农会革命之前,就曾经在潮汕铁路公司发动过工人运动,反抗潮汕铁路部分日本股东的剥削。但潮汕铁路工潮旋即被当时的汕头军阀弹压,张秉刚知道小规模工人运动无法拯救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民国十二年(1923),张秉刚加入共青团潮安县委,随后开始参加潮汕农会革命运动。

民国十四年(1925),东征军一路凯旋,潮汕农会派遣张秉刚到汕头做工作。张秉刚以弱冠之年凭借出色口才宣传革命先进思想,在汕头审判厅前(今跃进路头)、汕头旧道台行署衙门前(今旧公园前路)演讲。

在笔者获得的一份《民声日报》中恰好有关于张秉刚革命活动的记载,这也是现存最早有关张秉刚的直接文字资料。民国十五年(1926)四月廿玖日《民声日报》“市郊农运消息”中记载:“市郊下蓬区合仔寮乡、厦桂乡两乡,于十五日晚七时开会。合仔寮乡到会者六十余人,厦桂乡到会者四十余人。有张秉刚、游昌华等演说。该两乡俱决议全体会友参加汕市五一大示威游行……”从这段记载可看出,张秉刚的口才十分了得,特别是他出自农家,善于以农人言语鼓动,百余名市郊农民大多目不识丁,也能够为之所动。张秉刚在下蓬区的合仔寮、厦桂(夏桂埔)、官博乡(官埭)、新乡(官埭新乡)进行革命活动,在其演说推动下,潮汕农会还在下蓬区筹办了一所农民学校,专门招收不识字的农民学习,为夜校等形式。这些都足以表明,张秉刚不仅有着满腔报国热情,更深入到群众中,为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而奔走。

战友回忆与手稿:

义无反顾献身革命

民国十六年(1927)9月13日,中共揭阳部委员会在渔湖江夏村召开党代表会议。会上,选举产生了中共揭阳县委员会,书记为张秉刚。9月26日下午,周恩来、贺龙、叶挺、彭湃、聂荣臻等在揭阳县商民协会楼上召开军事会议,张秉刚等列席会议。会后,周恩来乘轮船回汕头,彭湃到揭阳学宫检查布置战勤工作。晚上,部队和揭阳县工农革命委员会在东校场举行六千多人参加的军民联欢会。会议由张秉刚主持,叶挺代表部队在会上讲话。揭阳县各界代表也在会上发言,表示斗争到底的决心。当时已经是“白色恐怖”时期,革命形势极为严峻,据张秉刚战友张世武等人的后人回忆长辈所言,当时党组织想派张秉刚去暹罗工作,但他拒绝了这一机会,认为潮汕的红色根基不能全部撤出。为躲避侦查,张秉刚一度在揭阳一带以教书先生身份度日,十分艰苦。

林声望同志手稿显示,当时南昌起义部队考虑到潮汕地区周围的反动势力十分强大,贺龙、叶挺等部队子弹、粮食后援缺乏,只能将所率领红军大多撤离汕头等城市,留下少部分中坚力量在潮汕地区开展游击、地下工作,这支部队当时定名为工农红军四十七团,由卢笃茂领导,张秉刚便属该部队。

民国十七年(1928)2月9日,省委交通员俞全由香港乘“海安轮”往汕港时,在船上被汕头公安局五区署侦缉队查出中共宣传品,被带往市公安局审问,在严刑拷打下,俞供出要到“宪关前”(汕头旧海关地),但只识门面不知道门牌号。侦缉队由其引路至永泰路街口炳成凉果店,指认二楼为接头地点。随后张秉刚等各地书记到接头处时被逮捕,最终被反动派在一周后(1928年2月13日)枪杀于惩教场(崎碌炮台),牺牲时年仅24岁。

新乡与尖石:

烈士成长和战斗过的地方

新乡老村后横巷37号至今仍存,这处孕育年轻革命志士的旧址仍在。该处地点恰好位于新乡八巷、七巷之间,往前可从任意一条巷子逃遁,往左可到鹭鸶池、木池等处躲避,右边走一小段路可以直接到潮汕铁路旁,一开后门还可躲避到新乡田下片区,可谓四通八达。张秉刚当时和革命战友多次在此处秘密商议各种事务,其战友后人更讲述了杨石魂躲避于此的故事。这也有考虑其交通之便利,门前是可租赁给人经营杂货生意的小铺面,宛如一个交通站点,一有风吹草动便可撤离。

张秉刚母亲逝世后,林声望同志与其后人在岐山新乡协助下,将烈士的父母一同安葬在张秉刚烈士曾经战斗过的揭阳新亨尖石与楼下村之间山边。这里曾是新中国成立前揭阳县的一处地下交通站所在地,如今烈士双亲安葬在此处,其中骨肉之情、战友之情与革命理想交叠于此,让人感慨。

新闻推荐

从澄海荣膺“创新百强”说起

□陈洁汶欣闻汕头市澄海区荣登“2019年中国创新百强区/县”排行榜,列第33位。该榜单由科技日报社中国科技网、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