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新乡古村旧事① 古碑古地名里有渊源
上世纪30年代张氏新村地基总契
埔顶树龄130多年的古树
新乡张氏家庙金鉴堂门面
□ 许壁锋
新乡村,位于今潮汕路汕头广播电视中心对面,比邻大窖村、杏花村与光华埠,被潮汕路与金湖路所围。新乡保留了规模宏大的张氏大宗祠,拥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
金鉴堂与厦岭古碑见证新乡古村的源流形成
新乡之所以名之为“新乡”,是因为张氏族人从岐山张厝下迁移至今潮汕路与金湖路之间一带,将岐山张厝下称之为“岐山老乡”,因此新形成的村落就是“岐山新乡”,也有称之为“张厝新乡”,而后由于行政区域改革等因素,简称为“新乡”。新乡建村时间一般以新乡八巷与新乡七巷之间的张氏家庙建成时间作为依据。张氏家庙堂号金鉴堂,建于前清光绪二年(1876)二月,为祭祀东墩乡张氏海滨公之祖祠,新乡建乡最早的张氏族人,也即是海滨公后裔。
家庙堂号出自唐代张九龄掌故,张九龄在唐玄宗时期官至宰辅,善于治国谋断,曾著述五卷论述唐前历朝治乱之道,玄宗赐名“千秋金鉴”,因此张氏族人以“金鉴家风”作为治家之道。新乡先民建设祠堂时,栽种古榕树两株,家庙如身,古榕如目,气如游龙,至今仍存。不过从平整土地及居住等角度上看,新乡村民建村时间应该早于家庙修建时间,这一点可以从厦岭妈宫前座民国碑记得以佐证。
厦岭妈宫现存一座合约碑,是“潮属澄海县蓬洲都岐山乡安南社张海滨祖派下裔孙四房公等”与育善街张裕记对厦岭古港土地问题进行商定。这座石碑在厦岭妈宫出土,存于妈宫中。石碑刻于民国六年(1917),记载了新乡村前身岐山十社张厝海滨公派下子孙,在古厦岭一度荒废之时,曾在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在古厦岭港周围开辟田地和耕作,曾经设置墓地于田地之旁。清代末期,由于潮州总兵方耀开凿廻澜新溪,此处常受水患浸润,张氏族人迁徙族内的祖坟,妈宫旁田地也逐渐荒芜。当时汕头客属侨领大埔张弼士对汕头的商业价值极为看重,除了买下汕头埠内的土地(如育善街)外,看到厦岭港的重大价值,于是以同宗同脉之谊,与张氏族人谈判购买此地,张氏族人随后将地售与张氏同祖大埔张裕记,并立下碑记一座,如张裕记族人日后在厦岭开港成功,所雇用工人都应为岐山十社海滨公派下后裔。此碑见证了新乡村源流已久,岐山十社张厝下与厦岭港之间的密切联系。
古地名见证地理上的古新乡
在清代嘉庆年间《澄海县志》的一部分疆域地图中可以看出,古新乡所在地也和古鸥汀、古沙汕头一样,属于沙洲地形,四周围都是韩江下游的入海支流。在新乡村张氏大宗祠门前所刻的张氏源流碑记里,就记载了“沙汕岛”等历史信息,表明了新乡一脉历史渊源深厚,早在沙汕头时代已经枝繁叶茂。
基南与鹭鸶池
反映新乡的自然水土
日本人拍摄于清代光绪晚期的照片中显示,潮汕铁路在江河之上加设了钢结构的铁轨桥,以便潮汕从汕头一路开到潮州。清末的新乡村旁边实际上是韩江下游的支流与河沟,所以当初新乡村旁的潮汕铁路实际上也架设了此类铁轨桥,才能够让火车通过。而拆让形成的土地则平整为铁路的地基,如今潮汕路市广播电视中心的土地,新乡人俗称“基南”,其意为原潮汕铁路地基之南。
新乡村原先是被两路水路包围的水寨式村落,实际上,这些池水、河沟曾经也是新乡村的自然屏障,设置有水寨门,易守难攻。而新乡与乌桥岛一样,都是位于韩江河口,是韩江入海的必经之地,因而原有大量的水路。随着城市发展,新乡填池尾地,但也留下鹭鸶池、大宗沟(因临近张氏大宗祠)等见证昔年水寨的地名。新乡村凭借近水之利,开发了大量的良田,原在村中也有一处土名为“脚砻”的地方,则是原村中碾米之地。
八块围与荒堀地
开荒造地方成村
新乡村逐渐发展后也购买了周边区域的田地,比如原潮汕路农科所田地质量最好,系原新乡之良田,称为“头号”;大学路头则有“新外角”“四围”“上围仔”“下围仔”“双墩十二坅”;还有诸如“杨福源”(今金湖路新乡小学地)“黄大发”(金湖路旁)“埔顶”(今老伯宫所在地,乡人俗称“土地爷宫巷”)等地理土名,坐拥众多良田。而原铸钢厂旁的田地,新乡古称之为“诚敬社”,是原诚敬善社在茭萣地办社之时所经营的一处善产,以田租等获得经营资金的见证。而新护街的“八块围”原是护堤公路在民国修筑时拆让形成的围垦土地,与大窖村的“十块围”相向。在民国二十四年(1935)的“立分契”里,“八块围”一度也作为新乡村的南部边界记录在契约之中。由此可见,新乡的古地名里保留了非常多有关新乡乃至于汕头百年来沿革的历史信息,而这些依然在古村里口口相传。
在笔者所见的一份民国二十四年(1935)八月三十日由张氏孝友堂代表敬诚、颂庭、凌云所订立的“立分契”里,可以看出新乡村在民国时期就已经采用了地股划分和规划等方式,对村内的荒堀地平整后,规划道路、巷子、建筑物等,并界定新乡村最初的边界。契约里记载“本堂族众集资购就有澄海县属下蓬区岐山新乡荒堀、田园一大片,坐落村内土名四滘地方,东至网池埔志成堂八德公司田基为界,南至八块围和合公司田基为界,西至潮汕铁路及本成公司地为界,北至岐山新乡前林薄陇为界。”契约内谈及新乡村业经测量员详细丈勘,内有土堤及沟池,计堤内地面积共101亩有余、堤外地面积146亩有余,合共248亩,当时价值是大洋1951元。为了将新村规划合理,孝友堂族人成立地股委员会,规定了大宗祠左右前后的距离,划分出祠堂前的阳埕、草场、堤、池、道路、公共建筑的位置,并且按地股划分,列出各座建筑物的明细权属所在等,再形成一份《张氏新村地基总契》,由律师见证。由此可见,新乡村在管理理念上的确是不同于其他村落的,一方面得益于张氏孝友堂大宗祠的修成,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其乡人的教育程度。如今在新乡老村内,这些规则修建的直巷依然可见当时其村先人的贤能与智慧。
新闻推荐
汕头市科协召开八届十次全委会 在汕头“落实发展年”中展现科协组织新担当新作为
本报讯(记者冯海波通讯员汕科协)3月20日,汕头市科协召开八届十次全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了省科协九届二次全委会精神,按照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