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好数学“导学案” 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汕头日报 2019-03-20 07:56

学案导学产生于一线教师的实践,“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引导学生探索知识,提高能力和技能,提高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实践,对于新授课导学案的编写,我有以下几点思考与体会:

一、充分了解学情,确定导学目标

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其中的变迁基本上是学科本位到人本位的转变。核心素养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人进一步成长的内核,抓住了核心素养也就抓住了教育的根本。学科活动是形成学科素养的渠道,用“学科活动”来统整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学习方式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强化学科教学的学科性,聚集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注重知识关联,写好“旧知回顾”

整体即联系,整体即组织,整体即整合。通过“联系、组织、整合”,可以实现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并使知识真正转化为素养。教师要以整体眼光组织、设计和处理各章节、各单元、各知识点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立体、开放、整体的知识结构。

三、重视思维启发,引导“探究新知”

思维的启发在于“导”而非“牵”。只有在学生积极主动、充分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才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在编写“探究新知”这部分,我认为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研读教材,进入情境;剖析概念,深入理解;例题精析,知识运用。

四、抓住教学重点,及时“自学自测”

“自学自测”是给学生提供的预习效果的检测材料,自测题必须体现基础性,不要追求“多、难、深”,要讲究基础性、针对性、实效性。适当选取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乐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五、注重知识整合,做好知识小结

一节课的知识小结,可以是对教学内容重点的整理,也可以是对这节课解题方法的梳理,还可以联系已学的知识进行整合。概念图、思维导图、知识树等都是知识节点整体化的有效工具。这样的工具可以帮助学习者有效地整合知识,建立知识的框架网络。

六、注重课后反思,记录学习困惑

余文森教授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而不管是哪一种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都会有不同的思考、启发和收获。引导学生记录学习过程的反思,可以是对某一知识点进行整理,可以是对某个问题探究时产生的新的想法或新的解法,可以是对某道题的举一反三,也可以是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评价。教师的教学课后反思可以是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自身教学教法、对教材的处理和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进一步改革教法,指导学法。

七、注重因材施教,分层设置作业

数学教学应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分层设置作业,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自主选择,去提升自己、挑战自我,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中得到进步和提升,实现学习的持续发展。

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同时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导学案”是诠释教学高效课堂的创新文本,编写时既要有知识的微观小目标,又要有以知识为载体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大目标,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的、可持续的提升和发展。

汕头市澄海中学陈文珊

新闻推荐

交通治理取得成效 澄海区举措在《人民公安报》刊登

本报讯(记者魏盼生)近日,《人民公安报》刊登《汕头澄海严管与服务并举治理交通“顽疾”》一文,向全国各地展示澄海区交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