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兴农 扶贫脱困

汕头日报 2019-03-15 08:17

□ 陈小芸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推动扶贫攻坚工作的开展,通过引资金、建项目,积极在当地开拓就业岗位,以求达到有效脱贫、自给自足的效果。然而,在许多城镇乡村的扶贫成绩中,更多提及的是大手笔投入资金建厂建项目,更关注的是让群众有收入生活有保障,却少留意,村头的溪流是否依旧清澈,村前村后的青山是否依旧翠绿?

乡村扶贫的根本目的是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好事,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改变贫困现状,与此同时,通过扶贫把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促进他们传统观念的改变。扶贫不能仅仅是建厂建项目盈利致富,更重要的是护绿养绿蕴育希望。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一直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多次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关乎民族未来。我们既要帮助贫困乡村的父老乡亲脱贫致富,更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在许多地方,越是贫困越是人迹少至的地方,越是绿水青山野花满山。当地群众大多是没知识没文化不懂得如何脱贫,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祖祖辈辈守护的绿水青山可以随意被开挖被摧毁。坚持绿色兴农导向,把绿色发展的理念先置,才能真正做到扶贫脱困,扶志又扶智。

近年来,汕头市扎实有效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坚持健全扶贫体系,发挥资金效益,筑牢民生底线,因户施策并加强宣传引导,取得明显成效。尤其自积极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各区、县下大力气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以党建促扶贫,以点带面,扎实推进全市农村“创文强管”工作,受到了广大基层群众的欢迎。据不完全统计,汕头市已完成村庄绿化美化建设4200亩。针对各个村的实际情况,由专业规划师进行规划设计,因地制宜。阶段来,涌现出旦家园、周厝塭等一批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先行典型,当地群众乐开怀,许多城市居民也慕名纷纷前往参观游览,赞不绝口。

扶贫要勇于担当,护绿更要担当。打造宜居、宜创业的美丽乡村,坚持绿色兴农导向,让曾经贫困落后的乡村焕发新貌,无疑是乡村扶贫的发展之路。

新闻推荐

凭证式国债到期及时兑付

凭证式国债是财政部从1994年开始,面向城乡居民和社会各类投资者发行,以填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记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