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两千花灯 搅动一城春水
□ 本报审读组
“聆听春天交响,齐奏奋进乐章。”在万物复苏,生意盎然的季节,我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踏准节拍,为春而忙,为春而歌。报网联动,舆论加温催春忙,报各区闻鸡起舞抓落实,说各级心无旁骛促发展,写各界思变思进思跨越;社报联手,组织灯赛闹元宵,搅动一城春水,燃爆的是百姓赏灯激情,开启的是百校少年才艺,彰显的是百载商埠文化;媒体“联姻”,“潮汕乡情”登上印尼《印华日报》,扩大了本社海外“朋友圈”,增强了对外宣传影响力,提升了汕头媒体美誉度。这,是本社“闹春”的亮眼之作。
半月来(2月15日至3月1日),本社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劲头,围绕“春”字做深、做足、做细文章。为助推汕头市新春开好局,我们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大力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为各级各单位抢抓机遇、真抓实干、攻坚克难鼓与呼。为让优秀潮汕传统文化“活起来”,我们既承担起“春天交响”“演奏者”的重任,又扮演好潮汕文化传播者的角色,为节日带来了无限的欢乐,给市民百姓增添了满满的幸福感。为紧跟新年创文的脚步,我们围绕“八大提质计划”,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把新闻触角伸向热闹的城区、绿色的乡村、繁忙的交通和熙攘的市场,报道各地对标创建,介绍城乡提质计划,以强大的主流舆论助力创文提质升级。此外,我们关注节后民情民生,聚焦新春人力市场,透视企业用工问题,接连推出了《提供岗位4000个近万人进场求职》、《求职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突破“招工难、难招工、工难招”》、《百多残疾人达成就业意向》等信息量大、指导性强的实用新闻。与此同时,挖掘暖心题材,讲述人间大爱故事。如《乌桥“外甥”的乡梓情慈善心》、《与时间赛跑!助在外潮籍乡亲圆“回乡梦”》、《用小小举动让善行种子发芽》、《给“星儿”更宽松有爱的空间》等。另者,我们扫描街头市井,探寻民间艺术,紧盯乐坛动态,捕捉了一批潮味浓郁的乡土文化新闻,报道了感人的艺人艺事,紧紧牵引着读者的目光。
主流舆论如战鼓 催春
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地方党报要勇挑重担,发挥主流媒体的导向作用,特别是要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营造积极向上的宣传舆论氛围,以强有力的新闻舆论凝聚社会共识,激发奋进力量,鼓舞干群斗志,引领人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和宏伟目标迈进。
开年以来,本报便紧扣市委“三四四”发展思路和“落实发展年”部署,做细做实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本报不惜笔墨和版面,运用消息、通讯、访谈等文体,大力宣传各级各部门发愤图强,抓落实、破难题、补短板、促发展,翔实报道重点项目工地日夜奋战,抢时间、抓进度、赶工期、保质量。同时,配上系列评论,鼓劲助威,摇旗呐喊,以立体宣传的声势,以报网端“大合唱”的形式,奏响全市新春“奋进曲”。2月15日至3月1日,仅“一把手访谈”、“全力抓落实实干促发展”、“新时代新机构新作为”、“"落实发展年"新春系列谈”4个栏目,便刊发稿件近30篇,照片10多幅;还有,理论版专门开辟“"抓落实促发展"大家谈”专栏,发表了多篇优质理论文章。这些新闻稿件和言论文章如号角、如战鼓,汇成了磅礴的舆论力量,卓有成效地助推“落实发展年”各项工作的实施。
大红灯笼高高挂 闹春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元宵赏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也是潮汕地区的传统习俗。为让海内外乡亲和市民群众一起感受优秀潮汕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领略特区再出发的勃勃生机,进一步增强汕头自信、文化自信,汕头市举办了“春天交响”——2019年汕头元宵群众欢乐汇系列文艺活动。而“我们的节日·元宵”——汕头市青少年创意花灯制作比赛,是“春天交响”这场文化嘉年华组成板块之一,由市文明办和教育局主办、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承办、汕头少年报协办。为传承潮汕“灯火”,“点亮”节日文化,我们可谓煞费苦心,社主要领导亲自主持策划,有关部室提前两月筹备组织。经大力宣传发动,全市百所学校的1600多名学生及老师家长积极响应、热情参与,精心制作了2000盏造型各异、特色鲜明、富含潮汕文化元素的元宵灯。这些多姿多彩的花灯在时代广场璀璨“绽放”,在节日里的夜幕中闪亮巡游,在“汕头plus”新闻客户端展示媲美,点燃了市民群众游灯、赏灯、论灯的激情,引爆了全城闹元宵的狂欢。另外,本社承办策划的“遇见传统·邂逅浪漫”爱情涂鸦墙,也吸引着[~公式~]城年轻人的互动、热捧,增添了节日的热烈气氛。
我们不仅激活了潮汕花灯文化,元宵期间报网端的新闻宣传也同步出彩,仅2月17日至19日,本报便以近10大版的篇幅,大手笔报道“春天交响”系列文艺活动。其中,17日和18日两天4至5版的连版“大视觉”——《哇!时代广场成了花灯的海洋》、《最具潮味嘉年华燃爆全城》,图片新闻性强,动感十足,视觉冲击力大,鲜活生动地反映了“春天交响”的盛况,看后令人震撼。此外,“汕头plus”客户端的滚动传播、现场直播引来了众多粉丝的关注。由于我们创新思维,高站位、高质量承办灯赛,多媒体、多角度宣传报道,既迎合了市民百姓审美心理和风俗习惯,又拉近了海内外乡亲的距离;既传承和弘扬了优秀潮汕传统文化,又凝聚各方力量、增强振兴汕头的共识。
报道升温话创文 暖春
创文重在持之以恒!今年是汕头的“落实发展年”,也是全国文明城市三年创建周期的第二年,而“八大提质计划”是今年全市创文工作的重点,是否落实到位,事关全市创文提质升级。因此,全市上下要形成共识,进一步凝神聚气,久久为功,层层发动,按照市委的决策部署,强力推动创文工作上新台阶。
本报作为主流媒体,做好舆论引导责无旁贷。开春以来,我们紧跟全市的创文步伐,加大力度进行宣传发动和舆论监督,把镜头对准对标创建、精细管理、固强补弱、提质增效。特别是从2月22日起,本报创文宣传进一步加温,设置了“创文提质升级我们在行动——聚焦"八大提质计划"”栏目,连续推出了《打造城乡环境提质升级版》《破解交通难题推进长效管理》《对标调焦吃透标准落实细则》《持续提高市民获得感幸福感》《以创建为抓手培养文明新风》等深度报道。这些稿件从城乡环境提质、交通秩序整治、对标创建计划、实施惠民工程、提升市民素质等方面进行剖析,并详细介绍各地各部门的谋划行动或精准发力推动“八大提质计划”落到实处的举措,各稿均主题突出、一线串珠、脉络清晰、针对性强,且富含信息量和含金量,见报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为全市创文提质升级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尤其是报道有关“实施惠民工程提质计划”的内容,让市民百姓看后颇感暖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康洁、通讯员徐炳辉)水产业出口是汕头南区(包括濠江区、潮阳区、潮南区)的传统优势。据初步统计,2019年1至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