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粤港澳合作挺进广袤“深蓝”

深圳特区报 2019-03-12 06:17

深圳海洋“家底”殷实,2017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2224亿元,拥有中集、招商、盐田港等一批涉海龙头企业。图为繁忙的盐田港。深圳特区报记者 丁庆林 摄

深圳大鹏半岛海岸被誉为中国最美海岸之一,图为南澳洲仔头海岸线。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摄

■ 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吴德群 蔡青 方慕冰

面朝大海,更行更远更辽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风好正扬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业内专家建言,借助《规划纲要》带来的巨大利好,粤港澳大湾区要加强粤港澳合作,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共同建设现代海洋产业基地,加速挺进广袤的“深蓝”。

发展海洋经济底气十足

“《规划纲要》从骨子里就带着海洋、开放和国际化的基因,所以这是"拥有海洋基因的规划",给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可进一步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联动,大湾区海洋经济值得期待。”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主任研究员安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源自港口和开放,未来将临海的区位优势进一步上升为科技优势,推动产业经济下海,是大湾区海洋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发展海洋经济,粤港澳大湾区底气十足。大湾区中,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州、深圳、珠海、惠州、东莞、中山、江门7个城市为沿海城市,具有漫长海岸线、良好港口群和广阔海域面,海洋优势明显。同时,三地海洋经济发展迅速,逐渐成为经济增长新的亮点。

目前,广东省海洋经济实力雄厚,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连续24年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5,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5,门类齐全的海洋产业为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香港海洋金融体系发达,拥有成熟的资本市场和良好的市场环境,法律规范完备,资本运用灵活,为香港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澳门海洋产业厚积薄发,海洋经济有望成为发展新动力。

广东发力五大海洋产业

“借助《规划纲要》契机,广东发展海洋经济前景光明。”在粤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表示,广东省形成了海工装备、海洋生物、海上风电、天然气水合物、海洋公共服务业五大海洋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目前,广东打造高端智能海洋工程装备超级产业,以重大专项为牵引,开展集成创新,突破共性关键技术,提高设计研发能力,创建国家级智能海洋工程制造业创新中心。初步估算,广东全省“十三五”期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建设所需总投资约800亿元,经过5—10年的发展,海工装备制造业将每年创造约1000亿元的增加值。

做大做强海洋生物产业,拓展新能源项目。广东省科研团队已攻克砗磲的人工繁育和苗种(幼贝)生产技术、绿海龟全人工繁殖技术,建成“海洋生物天然产物化合物库”,海洋生物医药制品、海洋功能食品及保健品等取得重大进展;实施海上能源优先发展战略,积极参与海上风电项目开发,逐步形成海上风电“储备一批、开发一批、建设一批、运营一批”的规模化发展格局,到2020年底前要开工建设海上风电装机容量1200万千瓦以上,其中建成投产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底前建成投产装机容量约3000万千瓦,拉动投资上万亿元。

粤港澳三地需多方面合作

“需要落实好《规划纲要》的部署要求,从多方面推动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宁凌建议,应强化海洋功能区划的在海域开发利用中的作用,这是明确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框架。

《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优化海洋开发空间布局,与海洋功能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科学统筹海岸带(含海岛地区)、近海海域、深海海域利用。业内专家表示,大湾区的各种海洋经济活动如海洋渔业、港口物流、临海石油资源开发等,均需依据海洋功能区划进行,确保大湾区海洋经济活动的合法、高效、环保、科学。

大湾区蓝色海洋挺进,一定要加强粤港澳合作。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负责人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包括港澳在内的珠三角城市发展的再次升级,南海分局将在海域综合管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为粤港澳三地提供技术支撑。

在大湾区建设中,粤港澳三地在海洋经济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目前,粤港澳在海洋经济方面合作,集中在科研项目和生态环保领域。比如,广东已经探索粤港澳三地游艇互通,并于2017年出台了《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粤港澳游艇“自由行”实施方案》;海洋高科技产业方面,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团队的学生张云天在广东创办的云洲无人船,已经在海洋产业领域拔得了头筹;海洋科研方面,香港高校在深圳研究院参与了很多深圳科技产业研发合作项目。

《规划纲要》提出,支持粤港澳将通过加强金融合作推进海洋经济发展。专家表示,应广泛借鉴香港以金融为先导发展海洋经济的经验,鼓励海洋金融模式创新,健全税收、保险、银行信贷等支持措施,发展产业基金、投资信托、海洋类债券等新型海洋金融工具,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金融服务体系,为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深圳特区报北京3月11日电)

新闻推荐

一段支教路 浓浓师生情 记大鹏新区首位援疆教师黄治维

黄治维和新疆喀什学生在一起。(受访者供图)侨报融媒记者蔡晓君通讯员黄莎莎“我去了一趟新疆,"小鲜肉"变成"老腊肉"了。”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