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搭文化主弦 打造精品乡村 旦家园社区谱写乡村振兴协奏曲
陈文兰 摄
陈文兰 摄
魏朝霞 摄
本报记者 魏朝霞 摄
本报记者 陈文兰
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复古典雅的木质长廊、休闲娱乐的小广场……日前,记者来到鸥汀街道旦家园社区,祥和、秀美、惬意的乡村景象随处可见,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新农村的新面貌。
打造人居环境示范点,“竹青水清”的旦家园成为汕头的“精品乡村”,一幅幅如诗如画的宏伟蓝图,正在旦家园徐徐展开!
古老村落历史悠久
提起旦家园,这可是个有历史、有内涵、有来历的风水宝地。旦家园社区地处韩江下游梅溪河和新津河支流分叉点上,三面环江,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汕头市北区的后花园。在朴素宁静的村子中记者看到,沧桑的古榕把根深深地扎在地下,而头却昂然挺立,似乎向世人述说这个村庄的兴衰荣辱和风云沧桑。
“村子里由于没有当地老族谱可查,村民多靠墓碑推测,或靠外地同宗族谱推断”,说起村庄的历史,年近80的村民芮伯娓娓道来,他听更老一辈的人讲述,这个古村落估计始建于宋朝末年,村里的两大姓氏为芮氏和黄氏。数百年前,他们的先人从各处而来,耕作于此,安居乐业,繁衍生息。
旦家园社区居委会书记芮龙告诉记者,“旦家园”这个地名,相传是因为村落初期常有“疍家夷”船停泊而取名“疍家园”,后来笔画简化,“疍”字简化为“蛋”字,后又被写成“旦”字。
“风浪为伴,鱼虾为食。白日里哼着咸水歌打捞鱼虾,夜晚听着浪涛声入眠”,芮书记说,这是当时疍家人海上生活的真实写照。疍家人常年以船为家,生活在海上,如蛋壳漂泊于海面,所以称为疍家。疍家人主要从事沿海港湾的渔业和水上运输,他们祖祖辈辈浮家泛宅,与水为伴,长期与风浪搏斗,被人称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航海家,被誉为“水上吉普赛人”和“海上游牧民族”。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以前我们村房子破旧不说,而且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长满草,垃圾成堆路难走";现在,村庄规划有序,房屋错落有致,荷塘老榕依依”,提起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小黄感触很深。小黄告诉记者,他外出打工两年没回来,今年春节回家过年,一直感叹小村庄面貌大不一样。“不敢认,不敢认,我刚回来还以为走错了地方。”
美丽乡村入画来,人们生活乐起来。如今的旦家园社区,清澈的小河穿村而过,平坦的水泥路贯穿全村;一座座农家新舍整齐有序,花草树木点缀在房前屋后,绿意浓浓。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在冬日的暖阳下更加婀娜多姿,让人如痴如醉。
一草一木皆为景,是旦家园的真实写照。芮龙告诉记者,借助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东风,旦家园社区成为汕头市第一批人居环境建设示范点。为此,社区党总支按照“清垃圾、治污水、修道路、兴农业、强支部”的总体要求,着力抓好基础设施、景观提升、文化提升、旅游开发、环境整治、经济发展和内部治理七个工程。重点抓好创文强管和人居环境整治,如营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社区环境,抓紧推进农贸市场、文体广场等“六个一”工程和入村主干道两侧、富贵池、康宁池周边、七君子榕等景观提升工程,努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村民们安居乐业,享受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旦家园社区居委会主任黄惠群告诉记者,每当夜幕降临,村民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居委会门口的文体广场散步,既安心又舒心。
全力打造乡村文化
不仅专注“颜值”提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旦家园深挖当地文化基因,打造乡村文化特色。
“旦家园社区是一个涉农社区,特色农产品竹笋远近闻名,工业以糖果为主”,黄惠群告诉记者,社区以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积极挖掘社区发展潜力,探索发展新路子。
“要让旦家园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民间文化与现代的田园文化、农耕文化有机对接”,芮龙表示,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未来将继续立足本地传统文化,持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竹笋与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历史遗迹及美丽乡村建设等结合起来,分阶段逐步把旦家园打造成一个具有休闲、度假、田园、观光生活气息的美丽乡村。
新闻推荐
“三个强化”消除火灾隐患 汕头市消防部门多举措确保市民欢度春节
为切实做好春节期间消防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全市人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安全稳定的新春佳节,春节期间,全市各级消防部门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