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这些误区成为影响身心健康的“导火索”

汕头日报 2019-01-29 08:16

当今社会发展迅猛,人人都面临压力,难免会出现或多或少的躯体疾病,即便是心理也如此。近年来,许多书店里最畅销的总少不了有关调节不良情绪的书籍,这也从某种层面反映公众对精神卫生的关注。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维护心理健康,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康复科副主任张印南发现,市民群众对于身心健康仍有着不少误区,同时患者自身也对治疗存在着不少困惑。

身心健康更应关注心理健康

说到“健康”,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只要身体不疼痛、不发炎、没有“三高”等就可以了,然而这并不完全准确。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羸弱,而是体格、精神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健康状态,可见精神卫生的重要性。张印南表示,一个人哪怕身有残障,但只要精神心理健康,也能活得有价值、有意义。相反,即使身体健全,物质生活丰富,但天天焦虑抑郁,生活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今年27岁的傅斌(化名)最近从工作2年的深圳回到汕头,与其哥哥住在一出租屋内,整天都不愿意出门去。在别人眼里,傅斌是个能力很好的小伙子,工作起来也特别认真负责。最近一段时间出门在外,总会感觉到心慌,即便是大冷天也会出汗等情况,去综合医院检查也没查出什么大的毛病。可傅斌逐渐发现,自己连到饭馆吃饭都不知如何与店家沟通,就连出外去跑步锻炼也非常在意他人的眼光。一连串的变化,给傅斌的工作、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他只能回到汕头。经人介绍来到汕大精神卫生中心就诊,傅斌被确诊患有社交障碍综合症。

“健康是生命的意义所在,而精神心理健康应排在首位。”张印南告诉记者,精神障碍客观存在,古今中外向来都有,但这些年由于求医方式、观念的改变,看似患者有所增加,但实际是人们对于精神疾病持更开放的态度。像傅斌这样,很多人在此之前总会不断地往大型综合医院里跑,可治疗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常见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的增加,一方面与社会发展过快、竞争压力增加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公众对心理疾病的认识提高,使这类疾病更易被发现有关。就如同在30年前,如果见到一个人整天愁眉苦脸、郁郁寡欢,周围的人往往会以为他在闹情绪,而今大家会逐渐意识到他可能是焦虑或抑郁,便会给予他多些包容。

擅自停减药物影响治疗效果

与普通躯体疾病不同,在精神专科医院出院并不意味着完全痊愈。精神疾病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这其中还要定期到医院复查和调整用药。从事精神科工作这么多年,张印南发现很多来医院就诊的患者都是熟悉的面孔,这些患者大多都是因为各种因素反复发作,而导致他们他们短时间内多次住院。在询问的过程中,他也发现有些患者因为抗精神类药物的副作用,如头晕、口渴、便秘、镇静、催眠等副作用的出现,使得他们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工作当中。为避免这些不良症状的出现,有的患者会擅自停掉或减掉一些药物,造成精神症状又逐渐出现,导致疾病的复发。

还有些患者对精神疾病认识不足,总觉得服药一段时间后,症状控制住了,自己就已经完全康复,也就无需继续服药。张印南表示,在医院治疗期间的痊愈是指“临床痊愈”,离完全痊愈还有很长的距离。就如同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出院,也需要持续服用降压药、降糖药一样,精神疾病的治疗更是如此。

在日常接诊的过程中,经常有患者及其家属听信他人传言“用药之后会变傻”,而向精神科医师表示拒绝用药。“千万别一开始就抱着"打死也不用药"的想法。”张印南表示,关于用药的问题,并没有任何人剥夺个人的选择权。但若不具备良好的判断能力和专业知识,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与医生说出自身的困惑,然后由医生做出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

除此之外,有些患者在心理治疗或咨询过程中总是追求“高效快速”的治疗效果,治疗几天或者1、2周不见直接效果,就认为医生所做的治疗没有效果。殊不知,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并不是一两天就能见到效果的,而需要对患者内心进行重新梳理和自我定位。张印南以常见的心理问题为例,如有心理冲突问题的患者,心理治疗大概在10至20次才能见到效果,而有人格缺陷问题的患者治疗时间则会更长。而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家属未能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效果有时也无法达到最优。

重视精神障碍全病程治疗康复

精神障碍是一类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疾病,严重的精神障碍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安全负担。而对于精神障碍的治疗模式已与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传统的治疗模式已经被全新的“全病程治疗”所代替,治疗目标也发展为促进患者顺利回归社会。精神障碍的康复就是运用可能采取的手段,最大限度地恢复适应社会生活的精神功能。

有些家属会认为患者服药后身体虚弱,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就让其在家里待着。张印南并不认同这种做法,他认为这样的行为只会让患者与社会脱节,更不利于其成长。也就是说,对精神障碍患者要进行积极的、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使其能够独立做一些工作,操持一部分家务劳动并能享受空闲时间,最终目标是尽可能恢复各种功能而回归社会,并在心理上、社会上、躯体上和经济上恢复病人独立性的最高水平。

以抑郁症为例,70%以上患者可治愈,这得益于治疗手段的进步。30年前,很多抗抑郁药疗效不好且副作用较大,如今的新药不仅疗效更好,副作用也基本没有,几乎不会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除了药物,经颅磁刺激等物理干预方式开始应用于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治疗,也相对安全有效。然而遗憾的是,我国70%以上的抑郁症没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治,一些人甚至因为精神痛苦而选择自杀。虽然大多数人没有走向极端,却因各种身心不适,常年辗转于不同医院和科室之间。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支持系统的悄然改变,我国常见精神心理疾病的患病率或许还会有所增加。张印南指出,一旦遭遇难以摆脱的不良情绪或心理困惑,不必过于担忧,应主动寻求专业人士帮助。因为精神心理疾病如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样,是可防可控的。

本报记者 李德鹏 文摄

新闻推荐

乘着春风汕头再出发

□凌竹40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祖国大地。改革开放第一声号角吹响的时候,汕头有幸成为中国首批四个经济特区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