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路: 人们曾爱到这里淘“爆款”
文/见习生 陈伟祺
●上世纪80年代的购物天堂
上世纪刚踏入80年代,还是石岐饮食服务机械厂工人的梁石钦,经常出差到广州、汕头等地,当地正蓬勃发展的个体工商业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久后,梁石钦太太在青云街后座开了一间发型屋,但经营几个月还在亏本。 夫妻二人都不甘心就此作罢, 意识到可能是店址选择出了问题。决定重新选址后,夫妻二人的目光投射到民族路上。
1982年11月,只有13平方米的发型屋正式开业,这也是民族路上首家发型屋。尽管当时剪发5元,烫发10元左右,但开业不久后就实现了盈利,梁石钦一家都非常开心。直到有一天,一位姓李的工商干部来到梁石钦的发型屋,跟他说政府计划在民族路开办小商品市场,叮嘱他们要用心做好发型屋。“什么是小商品市场?我们都一头雾水,更没想到日后的小商品市场会这么火爆。”梁石钦回忆道。
1983年春节刚过,一间间小铁棚像雨后春笋一样搭建起来,很快小商品市场正式开业。时值珠海经济特区开办,前往珠海需要办理边防证,中山的个体户利用本地办边防证的地缘优势,从拱北等地大量批发港澳地区的时兴产品,再转入民族路小商品市场售卖。“牛仔裤、毛巾衫、尼龙布衫是当时最时兴的服饰,非常受欢迎。 ”据梁石钦回忆,小商品市场开业后民族路上人潮涌动走路都不方便,平日10分钟就可以走完的民族路,半个小时也走不完。
随着涌入民族路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梁石钦也“不甘示弱”加入其中,在发型屋门口架起一张折床,把退休的父亲请来卖牛仔裤。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个月下来,父亲一个人看着的小档口比整间发型屋的盈利还要多。见此商机,梁石钦索性把发型屋关掉,加入到小商品市场的竞争行列中。
后来,随着小商品市场的规模越做越大,个体户们顺应时势开创了“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 ,就是店外铁棚作零售、批发用途,店内设车床、缝纫机,雇用工人裁剪加工。凭借着这一经营模式,梁石钦开始走上自产自销之路。“当时电视也慢慢普及,香港、日本的一些服装时尚也慢慢地传入中国。”说起这个,梁石钦十分得意,因为他们当年就是通过“复制”电视上女明星的穿着,自制出“山口百惠”款连衣裙。
●从“占街为市”到“入户经营”
1984年是民族路小商品市场的鼎盛时期。梁石钦告诉记者,当时的民族路,除了商贩、顾客,还有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个体户。“当时刚刚改革开放,很多人都不了解改革开放是怎么一回事,个体户该怎么做生意。所以民族路小商品市场就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来学习经验。”
随着客流量的急剧增加,民族路上密集的铁棚,构成了消防隐患,也影响到附近的居民生活 。1987年下半年,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铁棚逐一被拆除。 民族路结束了“占街为市”的经营方式,开始在道路两侧的商铺规范经营。同时,政府对民族路原来的铁棚个体户进行分流整治,开辟了金都城、西郊小商品市场、光明市场等新的个体小商品市场。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推进,个体和私营经济的成功经验被广泛复制,遍地开花,再加上港澳商人陆续回内地投资生产,广州、深圳等地逐渐成为了批发服装新的集散地。顾客对民族路小商品市场的热度亦日趋消退。在此之际,梁石钦选择花费数万元买下了民族路上的一个商铺,开始了延续至今的服装经营。
●四十年发展迎来翻天覆地变化
尽管民族路日益冷清,但梁石钦依然选择在这里坚守。
回忆起三十多年的历程,梁石钦感触很深。他坦言道:“当时做个体户很辛苦,能不能做好心里也没有底。经常起早贪黑,凌晨5点钟到广州靠手推车拿货,直到下午才把货拉回石岐。但正是遇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凭借着脚踏实地、不辞辛劳的努力,我们的生活才变得越来越好,国家亦日益强盛。”
据《中山市2017年市场主体登记信息综合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市实有私营企业有12.44万户,注册资本(金)2621.52亿元;个体工商户有21.29万户,资金数额 51.2亿元。相对于改革开放初期中山以民族路小商品市场为首的个体私营规模,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山的个体和私营经济以飞跃式的速度取得了惊人的成果,为推动中山经济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林子海、林鹏)北海、海南的气候环境和养老休闲产业发展吸引了大量北方老人来当地购房或租房过冬,推动了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