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谈喜人发展态势 回应乡村振兴热点 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昨举行记者会,相关部门和区县负责人答记者提问

汕头日报 2019-01-22 08:03

图为记者会场面。本报记者 袁笙 摄

●核心提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昨天下午,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在市委会议中心举行,“乡村振兴发展”成为了记者们关注的话题。会上,多家媒体记者“抢麦”发问,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谢宋彪、澄海区区长杨焕新、潮阳区区长张元武、南澳县县长周崇凝、潮南区副区长郭业昭等就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现场气氛热烈。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谢宋彪:

今明两年计划打造15个市级农业产业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市委、市政府一直都高度重视"三农"和乡村振兴工作,作为汕头市加快振兴发展必须补齐的"三大短板"之一,高标准战略谋划,全方位精准实施。”谢宋彪表示,去年以来,新一届的市委领导班子聚焦关键点,找准突破口,在“清垃圾、治污水、修村道、兴产业、强组织”5个重点上精准发力,实现了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开局良好,全市上下“聚起来”、“动起来”振兴乡村的氛围基本形成。

“汕头市人多地少、农业资源不足、农业经营分散,一直是汕头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短板,但我们特色农业非常突出,效益非常好,这又是我们的优势。”谢宋彪表示,汕头市将以新思维发展新产业,努力把“短板”变“潜力板”。

一是坚持新思维,培育新主体,用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以“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为抓手,打造一批地方特色突出、潮味浓郁、市场高度认同“汕字号”农业品牌,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的特色产业发展道路。用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和生产模式,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利益共享、多方共赢模式,紧密联结农户,发展多形式合作的适度规模经营,改变农业生产小而散、集约化产业化不强的局面。

二是发展新产业,铸造新业态,依托潮汕小菜加工和潮菜烹饪优势,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发展、多环节增值;依托淘宝村等特色农村电商发展优势,加强农商互联,密切产销对接,扩展营销渠道;托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及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多种功能。

三是打造新载体,促进新融合,以创建国家、省、市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田园综合体为载体,把传统种养业、绿色加工业、现代服务业与美丽乡村建设、专业镇建设有机结合,加强政策衔接,统筹发展特色小镇,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汕头市已有国家级现代农业园1个(澄海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澄海蔬菜、潮阳丝苗米)。今、明两年,还计划打造15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不同层次的产业融合载体,真正带动汕头市农业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翁夏 实习生 林冰

澄海区区长杨焕新:

打响品牌让农户共享改革成果

2018年,澄海全区农业总产值67.75亿元、比增6.1%,约占全市的1/3,农业增加值38.02亿元、比增6.1%,农村人均年收入约1.75万元、比增7%。目前,全区乡村各项发展指标均居全市前列。

去年是广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启动年,全省共启动建设5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澄海区蔬菜产业园区是汕头市首家入选单位。据杨焕新介绍,入选以来,澄海区以将蔬菜产业园打造成为岭南蔬菜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与样板区为目标,制订《澄海区蔬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规划》,下大力气打造“一核”(蔬菜种业创新核心区)、“二区”(蔬菜设施化生产示范区,蔬菜规模化生产示范区)、“一带”(蔬菜产业城乡融合带)、“五基地”(蔬菜冷链服务基地、蔬菜物流批发基地、净菜加工配送基地、蔬菜深加工基地、蔬菜电子商务基地)建设,并配套服务体系和蔬菜品牌质量培育工程,在莲上、莲下、溪南和凤翔4个镇(街道),建设连片种植蔬菜3.5万亩的现代蔬菜产业园,有效地促进园区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相互融合和全产业链开发,打响澄海蔬菜品牌。现阶段,澄海区正积极申报狮头鹅现代农业产业园。

2016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澄海区作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国试点之一。杨焕新表示,澄海区作为承担国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100个试点单位之一,也是全市唯一一个试点区,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已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成员界定等各项基础工作,达到了预期目标。他表示,接下来,澄海区将按照省、市的部署要求,扩大资产量化范围,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维护好、发展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合法权益,让农户共享改革成果。

本报记者 翁夏 实习生 林冰

潮南区副区长郭业昭:

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战。我区高度重视,积极建立挂钩帮扶制度,以清垃圾、治污水为重点,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潮南区副区长郭业昭说。

按照“一县一场、一镇一站、一村一点”的要求,潮南区快速构建“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生活垃圾处理体系。目前,该区生活垃圾压缩转运PPP项目已进入应急运营服务阶段,建成生活垃圾压缩转运项目26个,配备整体压缩箱46个,运输车辆31辆,日压缩转运生活垃圾1100多吨。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自去年6月份全面投入试运营以来,日发电量约45万度,转运入厂生活垃圾量超23万吨,实现了垃圾从废到宝的转变。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1100吨/天,基本实现“日产日清”。

郭业昭表示,通过定目标、定责任、强督办、严考核,潮南区在全域开展“五清”大行动,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城乡环境整体提升。一方面集中力量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采用超常规方式全力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从今年1月1日起,潮南区128家印染企业已全部停产,进入了过渡期,首批6家专业印染企业已进入潮南印染中心建设,第二批22家自建厂房企业已入园开始地勘、土地平整等前期工作。全区5座污水处理厂已建成连厂污水管网超过110公里,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1万吨。同时,加快73个农村分散村居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已投入资金8700万元,有25个村居进入施工阶段,已建成站点5个。同时,按照市的要求,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列为重点,明沟改暗渠化,城镇化的地方污水管网接入污水处理厂管道,边远分散村庄采取无动力厌氧池处理生活污水,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改善乡村面貌。另一方面开展环境违法行为严打行动。组织开展“零点行动”“节假日行动”“雨天行动”等突袭执法行动,将环境整治与扫黑除恶有机结合起来,深挖保护伞,去年来环保领域执纪问责干部共22人。

“通过采取以上有效措施,全区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行政村(涉农社区)192个,20户以上自然村313个,全区村庄整治率达到83.48%,109个村(社区)获得省卫生村称号,第一、二批"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示范村和17个省定贫困村已基本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提升,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郭业昭说。

本报记者 翁夏 实习生 林冰

潮阳区区长张元武:

年底完成252个村整治创建规划

潮阳区现有272个村(社区),总人口183多万人。其中,涉农村(社区)252个,占全区村(社区)90%,涉农人口150多万人,占全区总人口80%以上。农村地域广,农业人口多,城乡二元结构明显是潮阳的区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潮阳区推动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今年潮阳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有什么思路和措施?潮阳区区长张元武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

张元武介绍说,潮阳区将继续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严格按照省委“六个聚焦”的要求和市提出的“清垃圾、治污水、修村道、兴产业、强组织”的部署,全力打好乡村“五大振兴”组合拳,推动“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生态振兴方面,将继续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为抓手,全面推进农村突出问题综合治理工作。争取2019年底前全面完成252个村(社区)整治创建规划,确保整治工作有效推进。

产业振兴方面,将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充分发挥榕江片区“三棱橄榄”“乌酥杨梅”“潮阳姜薯”等3个国家地理性标志保护产品的效应,培育发展名优农产品;加强与复星集团对接洽谈,推动总投资100亿元的复星新商贸蜂巢城市项目落户金浦梅花产业园区;启动建设“都市丽人”时尚内衣总部基地产业集群,打造总投资30亿元的产业聚集高端纺织服装园区。

人才、文化、组织振兴方面,将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位置进行谋划,从引进和培育两方面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在弘扬潮阳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全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队伍、制度、监督等三方面下功夫,全面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本报记者 林蓁

南澳县县长周崇凝:

打造国际旅游岛推进乡村振兴

南澳县县长周崇凝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南澳县是全省唯一的海岛县,全岛陆域面积是11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600平方公里,是典型的陆域小县,海洋大县。因此,我们在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上,不只是简单、孤立地做一个村、两个村,而是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资源,全县统筹谋划、一体推进。这其中,我们的主线是结合打造国际旅游岛的发展定位,一并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互相融合、互为补充,努力把南澳打造成为全域旅游的典范、乡村振兴的示范。”

周崇凝表示,2018年,市委、市政府从更高的层次、更高的起点、更高的标准谋划南澳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打造“南澳国际旅游岛”的决策,按照这一新目标新定位,南澳县及时制订《南澳国际旅游岛建设方案》并上报,通过招商与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建设国际旅游岛合作框架协议;邀请中科院团队编制了《美丽南澳产业发展战略规划(2018—2050年)》。加大宣传力度,举办了全国帆板锦标赛、汕头国际马拉松赛10公里联赛(南澳站)等大型赛事;举办了南澳旅游形象logo和吉祥物设计征集大赛,共征得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内外185件作品参与角逐。争取央视《穿越北回归线》摄制组莅南澳拍摄宣传。南澳旅游知名度和竞争力持续攀升,2018年上岛游客67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0.8亿元,分别比增12.9%和18.6%;连续五年荣获“广东省旅游综合竞争力十强县(市)”称号, 稳稳地位居2018最受网民喜爱的广东十大古村镇、2018年国庆期间广东热门海岛景区排行榜第一位。

“更加可喜的是,海岛国家森林公园、后花园景区景点和三澳村、九溪澳村等具有海岛特色的乡村成为游客休闲度假体验、购物消费的旅游新热点,农民的旅游收入不断增加,获得最直接、最实在的实惠,达到了打造国际旅游岛与乡村振兴融合推进的目的。”周崇凝表示,南澳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过程中,同时也在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良好的乡村自然资源和浓厚的乡村人文历史底蕴为依托,整合生态、文化、特色产业,建设具有海岛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通过加快国际旅游岛建设,打造全域旅游,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发展家庭农场、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激发农村发展新动能,推动形成渔农旅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本报记者 翁夏 实习生 林冰

新闻推荐

忠实履行职责 积极建言献策 373位市政协委员报到参会

本报讯(记者陈欣琪)汕头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今日开幕。昨天下午,出席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373名政协委员陆续向大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