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小学数学传统复习模式 运用思维导图整合零散知识点
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是英国学者东尼·博赞在19世纪70年代初期创造的一种思维模式。思维导图通常将主题置于中间位置,从主题开始,向四周放射不同分支,整个图看上去就像人的神经网络图。思维导图的直观形象性,发散性有利于学生思考,探索和联想,也决定了其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作用。
当一个单元结束,或者面临期中期末复习时,传统的复习课通常是老师将要复习的知识点按部就班地展示在黑板上,很多学生在记忆时往往无从下手,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将知识点暂时记在脑海中,时间一长,就转眼忘记了。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具有完整的知识系统,各个单元知识点相互联系。而高年级的数学知识点多又杂,传统的复习模式忽视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学生的记忆,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如果利用思维导图,将每个知识点作为一个主题,并由这个主题向外发射出相关节点,而每一个节点又可以成为新的主题继续向外发射,通过各级分支,有序的编号、多样化的线条和丰富的颜色将学生脑中孤立零散的知识点挖掘并放射出来,展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并呈现在白纸上,就能使学生的思维可视化,直观化,清晰化,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到一起,提高复习效率。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为例,这个单元概念,公式等内容很多。如果不通过系统的记忆,学生对于该单元的学习会显得力不从心。我尝试将思维导图引入本单元复习课,附图是我所执教的学生完成的思维导图:将本单元题目“圆”作为思考中心,接着向两边分别发散出二级分支特征,周长,面积等。该学生颜色的对比和生动的图画,梳理了原本杂乱的知识点,构建起本单元的思维轮廓,这样的学习方式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同时,思维导图丰富多彩的线条,以及其开放性和灵活性,让学生耳目一新,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将思维导图引进数学复习课更符合学生的天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发散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果借助思维导图打破传统数学复习模式,发挥出思维导图的强大功能,相信其会对学生产生有益、深远的影响。
汕头市金涛小学 马丹妍
新闻推荐
汕头化学与精细化工省实验室揭牌,采用“主体+分中心”模式 九大科学家团队加盟 汕潮揭三市共建共享
汕头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挂牌。1月10日,由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共建的化学与精细化工省实验室在汕头大学化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