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地少“种田如绣花”,实现“吨谷市”十连冠 汕头:全国首个“吨谷市”
本栏图片柯晓 摄
水稻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本栏图片 林鹏 摄
无人机飞进农田成为农民的好帮手。
黄广平到市农科所水稻育种基地仔细察看水稻生长情况。
核心提示
民以食为天。当今,人们吃着香喷喷的米饭时,或者难以想象改革开放前温饱不保的穷日子。改革开放后,汕头掀起粮食创高产的热潮,并于1991年成为全国第一个“吨谷市”。汕头由于人多地少,高产便成了政府粮食生产的主攻方向,并因此取得非常好的成绩而闻名全国。
□亲历者说:
水稻育种演绎“粮食革命”
“水稻育种一直是汕头市农科所的传统优势项目,特别是自1986年立项开展杂交水稻选育种研究工作以来,在杂交水稻新组合的选育、示范及推广等研究工作中成绩更为显著,为汕头成为全国首个双季稻"吨谷市"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市农科所副所长黄广平对当年参加汕头市粮食创高产的情景仍历历在目。那时,他刚从华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到市农科所工作,就和其他技术骨干一头扎进所里的试验田进行水稻品种的改良创新,并致力于杂交稻高产抗病新品种的选育,先后育成了典型的高产型组合特优524、特优721,为汕头实现“吨谷市”十连冠作出了突出贡献。
近日,黄广平一到鮀莲街道牛田洋的一处田地上,就马上走入丰收在望、稻香阵阵的稻田里仔细察看水稻的生长情况。黄广平说,这里就是市农科所选育新品种的试验田,更是改革开放以来农科人员紧扣时代脉搏,针对不同时期市场需求,创新研发水稻新品种的主战场。第一代高产抗病水稻品种解决群众温饱需求后,市农科所又育成了第二代高产优质新组合博优691等,让人们吃得好。近年来,又育成了达省级以上优质标准的新组合天丰优316、天优697、振优1993等,同时引进黑糯、红糯等具有特殊功能品种推广,满足群众吃出健康的需求。
□事件回放:
粮食创高产竞赛结硕果
汕头农民素以“种田如绣花”闻名于世,粮食生产历来以高产著称。改革开放前,农业生产中“以粮为纲”结构单一,全市农村劳动力种粮“搞饭吃”,却温饱不保,过着穷日子。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政强化对农业工作的领导,千方百计加大对粮食生产的领导力度、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粮食责任制考评制度,级级立下“米袋子”军令状,严肃奖惩办法。全市各地广泛开展粮食创高产活动,特别是1991年以来,通过承担国家农业部《“潮汕平原吨粮田”丰收计划项目》,开展以村为单位的“耕地创高值,粮食创高产”竞赛活动和创办“四级联办”高产示范片等活动,全市开办水稻高产示范片800多个,面积超过44万亩,有效带动全市大面积平衡增产。同时,随着高产优质良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粮食亩产提高,粮食总产量增长。
1991年,汕头市水稻耕地年平均亩产超过1吨,成为全国第一个“吨谷市”、“吨粮市”,2000年,全市水稻播种面积97.67万亩,平均亩产为550公斤,实现“吨谷市”十连冠。
□今日成就:
粮食生产迈向现代化
改革开放40年来,汕头充分发挥特区“试验田”优势,不断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和推进扶贫开发,激发了农业生产活力,粮食生产逐步朝向优质化、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发展,粮食、蔬菜、禽畜、花卉、水果、水产六大优势产业加速向精深加工、休闲观光、农业电商、社会化服务等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农村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澄海是著名的农业高产地区。澄海区农业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澄海区是汕头和全省重要的特色农产品优势生产区域,近年来在推进粮食专业化生产的同时,突出发展无公害蔬菜、优稀水果、特色禽畜,以及国兰花卉等特色效益农业产业。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汕头市农科技术的飞跃发展,新良种、新技术的引进、研发、推广,粮食生产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改革开放以来,市农科所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每年在广东省推广种植面积约80万亩,至今累计在广东省推广种植面积超1700万亩,创社会经济效益10多亿元,为广东乃至国家粮食生产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
如今,不管是水稻的育秧、插秧和收割,还是蔬菜、果林的喷水、施肥,大棚育秧,插秧机、收割机、植保无人机、喷雾器等农机,都成了农民的好帮手。农业机械已广泛应用于汕头市农业生产的各个行业,如优质米烘干及加工、荔枝等果酒的酿制、蔬菜保鲜加工包装、茶叶生产加工、水产品加工等。本报记者 刘文钊
为国家开创经营型风电场探新路
汕头先行先试开发风力资源,陆上风机总装机容量近34万千瓦
核心提示
南澳地处台湾海峡西南端,地理位置独特,风力资源丰富,素有“风县”之称,年平均风速达8.44m/s,年有效风速(03-20m/s)时数达7215小时,风况属世界最佳之列,是中国少有的可以大规模开发风力发电场的地域之一。南澳风电自1989年建设及并网发电以来,采用多元化的投资形式,先后分13期从瑞典、丹麦、美国等国家引进及应用国产各型风力机236台,装机容量17.17万千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南澳风力发展的试验成功,填补了广东省能源开发上的一项空白,为我国地方多元化投资创业开发新能源、开创经营型风电场探索出一条可行的新路。
□亲历者说:
边学习边摸索边建设
“为开发本地区的风力资源,发展风力发电事业,南澳县委、县政府于1986年、1989年、1994年分别成立了风能开发指挥部、风能开发总公司和振能风电有限公司,着手风能的开发工作。”南澳县风能开发总公司总经理周秋松作为较早一批接触风力发电的建设者,回忆起当时风电场的建设场景仍十分激动。他介绍,南澳的风能规划建设,本着从实际出发,远处着眼,近处着手,分期实施的原则。为了准确具体掌握南澳风力的风能资分布情况,工作组整理了1975至1986年的有关风况资料,经推算获得了果老山风电场年平均风速为8.5m/s。与此同时,又在果老山、大王山、松岭山、平路尾等14个风场安装微机控制的风向风速仪,直接索取风力数据。经过一年多的查勘、取证,于1987年编写的《广东省汕头市南澳风电场可行性论证报告》通过了专家论证,正式吹响了一场开发风能、为人民造福的前奏曲。
“但当年开展风电在国内属于新兴产业,国内相关技术人员寥寥无几,我们只能边学习边摸索边建设。”周秋松说。
□事件回放:
二期工程成为示范项目
作为当时广东省的重点节能项目,1989年3月,南澳风电首期试验工程从瑞典引进的2台150千瓦和1台90千瓦风力机设备运抵大王山风电场;5月底,3台风力机组安装完毕,6月18日并网发电运行。南澳风电第二期工程是国家下达的风力发电示范项目。该工程总投资为347万元,1991年3月27日开工,5月15日,从丹麦引进的三台130千瓦风力机运抵松岭山风电场。在丹麦专家的具体指导下,采用倒落式人字抱杆的方法,先在近地面组装整机,后用电动卷扬机与钢丝滑轮组起吊,整机竖立,仅用12天的时间,便将三台130千瓦风力机竖在海拔320m高松岭山风电场上;6月5日,成功地并入电网运行发电。前两期工程的建成投产,也标志着南澳风力发电已取得初步成果。
在开发风力发电这种无污染可再生的新能源工业中,风力发电已成为南澳县特色工业的龙头,南澳县也千方百计加快风力机国产化的研制和建设进程,为我国中型风力机国产化的研制和开发提供了借鉴。1997年,县风能开发总公司与国内有关单位合作研制生产的2台200千瓦和3台250千瓦风力机于1998年1月、1999年9月、2000年10月先后在松岭山、大王山风电场经安装调试,投入运行发电。1998年,县振能公司与国内几家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合作,研制出2台300千瓦国产风力机安装于果老山水库西侧,经调试并网运行发电。
□今日成就:
海陆并进发展风电产业
自1989年第一台风力机发电至今,共有国内外9家公司通过独资、国内融资、中外合资及股份制合作的形式参与南澳风电场的建设。2016年,南澳风电场发电量达3.6亿千瓦时,与火电相比,可节约标准煤12.9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3.9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0.11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0.096万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南澳风力发电取得成功的基础上,汕头市着力推广发展陆上风电项目。目前全市共有陆上风机424座,其中南澳县236座、潮南区179座、濠江区9座。陆上风机总装机容量33.8万千瓦,约占全市总装机容量的5.7%,是汕头市清洁能源的主体,占到清洁能源总装机容量的89.5%。
据悉,除了陆地具有良好的风力资源之外,汕头市海上风资源也极其丰富,根据《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2030年)》,汕头市近海浅水区共有:洋东、勒门(一)、勒门(二)、海门等4个海上风电场,规划总装机容量185万千瓦。其中洋东、勒门(一)、勒门(二)等3个海上风电场已分别由三峡新能源汕头发电有限公司、大唐汕头新能源有限公司、华能广东汕头海上风电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建设。另外,《规划》规划了近海深水区海上风电场作为海上风电远期开发建设储备场址,其中粤东近海深水区海上风电场三至六号场址在汕头市对开海域,规划总装机容量分别为750、540、660、1400万千瓦,合计3350万千瓦。
本报记者 黄鸿华
新闻推荐
汕头市将组建特级教师支教团 支教安排在各区县特别是农村片区学校
本报讯(记者陈文惠)记者从汕头市教育局获悉,为充分发挥特级教师的辐射、示范、引领作用,搭建特级教师专业发展和施展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