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者见证汕头巨变感慨万千 张张蓝图记录城市发展轨迹
“三三四”补贴出售住宅飞厦住宅区
高楼大厦见证汕头发展。本报记者 黄鸿华 摄
编前语
改革开放40年来,汕头作为经济特区之一,社会经济、城市建设、民生民安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引人瞩目的变化。全市各行各业的建设者,热情迸发,勇于开拓,勇于创新,纷纷参与到汕头各方面的建设发展中,也深深感受了汕头40年来的巨变,更是分享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和实惠。本报推出“见证”系列特别报道,邀请了部分当年参与到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建设者,分享他们的亲身经历,畅谈对40年巨变的感受感想。
核心提示
从汕头上空俯瞰汕头,一湾两岸是不尽的繁华。改革开放40年,汕头发展日新月异,而这些变化并不是任意无序的。在向前发展的滚滚车轮上,城市规划犹如一双看不见的巨手,推动着城市的发展。谈起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变化,市城乡规划局城镇科科长杜颖心中感慨万千,多年前的一张张规划的蓝图,见证汕头人为建设理想城市而做出的努力。
经济特区新成立 城市空间全境开拓发展
从1997年参加规划工作开始,杜颖已经在规划系统干了超过20年,他眼前的规划图纸中也记录着汕头城市变迁的步伐。
时间拨回上世纪80年代初。1981年11月,汕头市龙湖区划出1.6平方公里创办汕头经济特区,随后的10年里,特区的范围逐步扩大,1991年国务院批准特区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整个濠江以北的汕头市区,总面积为234平方公里。当时城市建设布局开始出现历史性的转折:道路格局以方格网式为特征,北岸、南岸均兴建了码头,新的商贸区和住宅区已在东部新区开始形成,龙湖片加工区成为市区集中的工业区。
在杜颖看来,对外开放是汕头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功能由较单一的商贸海运逐渐向经济多元化发展,城市用地发展经历了一个先向东,然后向南,再向东开拓空间的过程。当时原汕头市规划局根据1992年版总体规划结合西片区分区规划、南区总体规划合成了一个扩大版的城市总体规划,而扩大版的总体规划后来成为汕头市区实际执行的城市总体规划。1992年版总规进一步明确了汕头市作为粤东地区的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的性质,并提出了“具有国际影响的经济特区”的概念。同时采用了当时比较先进的环境理念,率先增加了市区环境容量的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市区全境开拓的规划构思。
交通设施大建设 城市总规发挥重要作用
生活在汕头的杜颖,一路见证汕头40年的变化发展,说起来如数家珍。回想起上世纪80年代,当时还没有通高速公路,从汕头到珠三角地区都要花上12个小时以上,一路颠簸令人印象深刻。直到1995年,新建的汕头火车站才投入使用。
40年来,汕头城市交通建设速度加快,从普通公路到高速公路、铁路,到即将通车的高速铁路,交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汕头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杜颖告诉记者,历版的汕头城市总体规划在指导规划区范围内大型、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高速公路方面,汕揭高速、汕汾高速、潮惠高速、揭惠高速的建成通车,汕湛高速公路、潮汕环线高速、牛田洋快速通道等建设加快推进。全市高速公路密度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实现城市各功能组团15分钟上高速、快速路的目标。铁路方面,厦深铁路全线通车、潮阳站进出站路实现通车,广梅汕铁路龙湖南至汕头段增建二线及厦深联络线即将通车,汕头疏港铁路完成预可研编制,粤东城际、市域轨道交通前期规划加快推进。国省道方面,国道324线潮阳和潮南段、国道206线大学路段路面大修工程完成通车,连接广澳深水港与深汕、汕湛高速的疏港大道投入使用。跨海通道方面,南澳大桥建成通车,海湾隧道开工建设。
国家赋予更高战略定位 规划推动城市再度腾飞
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经过长期演变,逐步适应了汕头市的城市发展要求,在特区第三次扩围、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和汕头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背景下,2013年起对2002版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订,实现了六区一县城市总体规划全覆盖。亲身参与到2017年版城市总体规划中,杜颖强烈地感觉到国家赋予汕头更高的战略定位,也是对汕头经济特区发展提出新要求。
杜颖指出,2017年版城市总规将2002年版城市总规中“东南沿海重要港口”的城市性质提档升级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2017年版城市总体规划将汕头的六区一县纳入规划整体统筹考虑,城市中心由单城市中心向组团式多中心发展,同时强化汕头作为省域副中心的城市服务功能,并加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规划。规划按市域和核心城区两个层次制定,其中通过东海岸新城的填海项目,中心城区的面积扩大了37平方公里。同时,规划提出珠池港区的功能置换,将深水港的功能外迁至广澳港区,珠池港区的功能调整为城市功能,作建设城市公共文化功能和发展总部经济经济的园区,与11街区和南滨片区形成现阶段“一湾两岸”城市中心区,外海湾的东海岸新城新溪片区将规划建设未来粤东都市区的中央商务区,城市由内海湾城市向更加开放的外海湾城市发展。
展望汕头未来的发展,杜颖表示,将与更多城市规划工作者一起,着眼于城市长远发展,致力于科学规划和决策,让城市格局更宽广,居民出行更为便捷,居民生活环境更幸福!本报记者 李德鹏
老房管人回首汕头住房发展变迁
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优其屋
核心提示
改革开放走过40年,汕头人的居住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从事了四十多年房管工作的老房管人,唐钦汉对此有着更深的体会。他见证了汕头市从住房改革时居者有其屋到现在居者优其屋的辉煌发展。
改革开放伊始 鼓励多渠道集资建房
随着唐钦汉的回忆,我们的思绪回到改革开放的起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汕头市政府采取统一规划、解放思想、放宽政策、加强领导、多渠道集资建房的措施,发挥国家、地方、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从各个方面支持鼓励私人建房,加快住宅建设步伐。
“1979年起,由政府投资建设了长厦新村、平原新村几十幢住宅楼,解决安排市区无房户、居住困难户、落实侨房退迁户、下乡回城户。同时期,汕头出现了各单位建宿舍楼安排干部职工住房的热潮。由于经济收入的提高,私人新建、改建、叠建住房情况也日渐增多。”为探索住宅福利分配逐渐走向住宅商品化,1979年,市房管局与香港公司合作,首次以“商品房”方式推出位于长平路的滨房华侨新村(共5幢),开始了住房商品化出售的尝试。到1983年底,汕头市住宅建筑面积315.2万平方米,比1979年翻近一翻;人平均居住面积提升到3.68平方米。
补贴出售办法圆住房梦 老城危房改造腾笼换鸟
1984年1月起,为改变住房由政府包下来低租分配,逐渐过渡到个人购买,实现居者有其屋,汕头市推行“三三四”补贴出售住宅办法。补贴出售住宅主要分布在飞厦住宅区、东厦住宅区、广厦住宅区、华新城住宅区等。从1984年到2000年,全市共建设补贴出售住房约3万多套,解决了3万多户住房困难家庭的居住问题,圆了十几万人的住房梦。
1987年起,市政府针对老城区超龄危房多的情况,在开发新区住宅、推进商品房建设的同时,开展老城区危房改造,对中山一横、上塗坪、金凤坛、共和路、育善街、福合市场、潮安街、荣隆街等片点进行拆除改建,通过拆旧建新,改造面积达200万平方米。除了赔偿回迁外,其余作为商品房出售,既部分解决了解放前遗留的超龄房屋的隐患,又推进了住宅商品化进程。
“房改”提升私有比例 公积金方便自主购房
1993年,汕头市推出住房制度改革方案,对汕头市范围内的公有住房,包括房管部门的直管公房、财政拨款建设或企事业单位自有的公房均列入出售范围,出售对象为单位职工或公房承租人。“这就是老百姓俗称的"房改"。”到了2000年底,汕头市住宅中私有房产的比例已从1997年的24.21%上升到81%。全市住宅建筑面积1176万平方米,人平均居住面积13.65平方米。
2000年1月起,全市停止按房改政策出售公房,对未购买房改房的干部职工实行住房货币分配,实现在住房自主选择性的突破。在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同时,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在取消住房实物分配之后,建立长期的住房储金,自行解决住房,达到住房保障的制度。2007年汕头市推出个人公积金贷款业务,方便群众使用公积金贷款购房,改善住房条件。
“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已从单靠单位分配住房,发展到自己掏钱买楼。”唐钦汉感慨说。
知名房企进驻汕头市场 促进房地产市场品质提升
2014年9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成为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核心地带和启动区。
2014年1月,中海地产首进汕头,在东海岸新城开发了在汕第一个项目——中海花园。这也开启了央企、大型房企进驻汕头房地产市场的序曲,华润、五矿、保利等知名企业纷纷抢滩汕头。“这标志着汕头市房地产市场品质进一步提升,原来以本地企业为主的房地产市场面临一场新的竞争和跨越,汕头市的房地产市场走向规模化、规范化的快车道。商品房项目的策划趋向高端,以大数据的理念做好医疗卫生、教育、养生、餐饮、健身等配套,变得更加智能化、社区化。”
回望汕头从改革开放初期三代同房,人均居住面积只有3平方米左右;到40年后三口之家,住在“高楼大厝”享受完善配套, 唐钦汉认为,汕头人住房的梦想,将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随着汕头市经济的发展而继续飞翔。本报记者 赖淑英
新闻推荐
全省粤菜师傅会师汕头比拼厨艺 南方+直播引26万人次“闻香而至”
现场高手过招,亮点十足。徐镇锋摄一道简单的青瓜炒鱼球,也十分考验粤菜师傅功力。徐镇锋摄评委们认真点评参赛作品。徐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