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科技创新 助推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专题调研、协商议政补齐科技创新能力短板

汕头日报 2018-12-14 08:28

“今天的会议主题清晰、内容丰富,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及民主协商,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智慧和力量,集思广益、凝聚共识;调研报告内容全面客观、有理有据,研究细致透彻,既立足推动工作和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又把主要着力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为汕头市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区域科研中心提供有益参考。”近日,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助推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会上,市长郑剑戈对市政协组织开展的专题调研给予高度肯定。他强调,要坚定不移把创新驱动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区域科研中心,以创新更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性发展。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把建设省实验室作为加强基础研究,补齐原始创新短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打造开放性、互动型的科技创新和科研开发平台。要着力发展科技金融,以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产业发展金融支持体系和产融信息合作平台,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要加快集聚创新人才,全面落实加快人才发展实施意见,发挥海内外人才工作联络站、“海智”基地工作站作用,实施高端人才引进“金凤计划”。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是做好协商议政的基础。市政协主席谢泽生在主持会议时指出,今年来,市政协紧跟市委全会补齐“三大短板”部署,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结合市党政主要领导督办政协重点提案,围绕乡村振兴、营商环境革命性再造、创新驱动等重要课题开展履职活动。开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助推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是今年市政协常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三大“重头戏”之一,综合运用专题调研、视察督办、协商议政等多种履职方式,整合资源力量,对标特区新使命、省域副中心内涵和重要发展极要求精准建言,靶向发力。

记者了解到,自8月初以来,市政协成立专题调研组,组织各界别委员走访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单位,实地考察汕头市超声研究所有限公司、龙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仙乐制药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听取情况介绍,与相关部门和单位交流互动、共商共议,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在广泛调研,综合分析基础上,形成专题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认为,汕头市坚持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积极成效。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省实验室顺利挂牌、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稳步增长、全市组建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超500家。

科技创新的基础支撑稳步增强,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启动建设,市区镇街三级小微企业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及公共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创新创业公共平台不断提质优化。

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日益显现。去年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技改造投资总量居全省第二位,省智能化超声成像技术创新中心正式“落户”汕头市。

体制机制创新为创新驱动提供新动力。《汕头市促进科技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先后出台,实施科技创新券后补助政策,财政资金投入方式不断优化。

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突破。创设广东华侨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成立基金产业群、设立融资担保公司、加强政银保合作,设立科技支行等,投融资机制创新拓展。

对标先进 查找差距 剖析原因 迎头赶上

调研组在调研考察了解到,虽然汕头市科技创新扎实推进,取得一定成绩,但与长三角、珠三角许多先进城市横向相比,当前汕头市基础研究力量薄弱,高端人才缺乏,科技研发和成果转换的体制机制尚待建立完善,科技创新能力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要求相比,仍存在差距和不足。例如:科技创新的人才资源薄弱:汕头的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远远无法满足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汕头在人才培育发展环境和人才工作运行机制方面的优势远弱于先进城市。现有科技创新平台数量、质量都亟待提升:汕头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不及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且尚未形成完整的创新体系和链条;汕头市科研力量薄弱,对产业创新发展技术支撑和服务能力不足。创新产业总体水平不高,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不足:企业自主创新的比率较少,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程度不高,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研合作项目较少,对外技术交流合作水平低。重大创新平台未能充分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国家高新区等现有的创新平台无法与西安高新区、无锡太湖新区、东莞松山湖等引领型创新平台载体发挥的作用相比肩。

针对存在问题,调研组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当前汕头市存在“向科技要效益、靠创新求发展”的理念认识不到位,日益激烈的城市竞争对汕头集聚优质资源带来压力,全市R&D投入力度不够,科技创新经费不足,科技管理队伍力量偏薄弱等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汕头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局限,必须直面不足,准确找到病灶,才能对症下药。

措施

把脉出招 针对性提出对策措施

1

明确定位,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包括: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意识;着力培育科技龙头企业,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成为区域创新的“引擎”。

2

路径引领,定好换道超车方向。包括:科学制定创新型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利用好本地“潮创智谷”等创新平台,积极引进如“广州归谷”、“启迪控股”等机构,善于借力,推动优质资源落地转化;选准符合汕头实际情况且能更好带动传统产业,集中优势资源,明确主攻产业扶持推进。

3

引智求贤,全力补齐人才短板。包括:积极利用“国际潮籍博士联合会”、国际潮青联谊年会等平台,吸引在外潮籍人才回乡投资创业;加快制定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设立“人才帮办专员”,提供全方位、全过程、“一站式”服务。

4

资本引导,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包括:整合集中创新扶持资金,有针对性支持扶持科技创新研究;建立创新研发经费投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扶持企业自主建立的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兑现奖励。

5

服务升级,全面优化科技金融领域服务链条。包括:推动风投基金设立;发展科技金融专营机构;设立区(县)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分中心;构建完善符合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需要的科技金融服务链。

6

产学共建,构筑产学研多层互动创新载体。包括:高标准规划建设“汕头大学城”,积极引进国内知名院校共建产业研究院;借助汕头大学、广以理工学院,推动企业与院校加强对接联系,引进一流的人才团队和实验设备;深化与以色列在生物、医药、海洋等方面创新合作,对接国外最新科研成果。

7

营造环境,为创新驱动提供肥沃土壤。包括:出台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政策措施,打造创新政策洼地;全面优化政务服务,提供一个优良的、公平、法治的政务环境;建设高水平国际化中小学校,解决外籍及高级人才子女教育问题。

8

科研引领,以省实验室建设带动高质量发展。包括:充分发挥汕头大学、广以理工学院在化学化工、材料学专业等优势,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积极动员引导企业参与实验室建设和科研成果转化,推动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和新旧动能转化。

科技创新能力不高是汕头市“三大短板”之首,是阻碍汕头市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如何剖解这一瓶颈,广大政协委员高度重视,积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建言献策。在专题协商会上,着重围绕构建全链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探索创新路径、加大R&D经费投入、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制造业科技创新水平以及推动人才政策落地见效等方面工作,多位政协委员和调研组成员分别建言支招。

周茹茵(市政协常委):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引擎,是实体经济做强做大的核心,积极发挥有限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切实凸显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要加大对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研发支持力度,为“科技兴市、科技强市”打基础;要大胆创新人才使用方式,尽快补人才短缺的短板。

黄晓生(调研组成员):要继承和弘扬开拓创新精神,坚持实施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经济;要以省实验室和高校为核心,搭建基础创新平台;要提高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搭建技术创新平台;要以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为主体,搭建应用创新平台;要扩大高新区的规模和影响,搭建产业创新平台。

曾牡甘(市政协常委):要积极引导科技龙头企业通过与产业链传统产业协作,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大力培育和引进科技龙头企业,提升科技龙头企业和本地产业链企业协作能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要增强企业家的创新意识。

郑奕辉(市政协委员):要坚持省实验室工程构建科创平台体系建设的长远目标,将选优配强领军人物列为当务之急;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要大力支持汕大医学院现有的国家药物临床研究基地(GCP)平台资源建设,助力汕头化学制药研发创新。

邓文祥(市政协委员):要通过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激活汕头市区域创新活力;积极发展科技金融需要各商业银行同努力。

李润钿(市政协委员):要以市场和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突出高校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人才和技术支撑作用;要大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引导社会力量与高校共同构建产学研合作与协同创新体系。

马庆宣(市政协委员):要加强服务平台建设,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要建立适应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健全金融激励政策;要用创文强管的态势和气魄来推动创新市场环境构建。

吴泽和(市政协委员):要准确抓住产业升级痛点难点,协助解决技术和人才难题;要建载体搭平台,建立服务产业升级生态系统;要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入园服务,对高科技企业给予科研补贴;要为新产业企业提供战略规划、股权顶层设计等方面的专业指导;要扎实推进人才“凤回巢”计划,切实解决高端人才后顾之忧。

本版文字/图片

本报记者 吴小娟 杨舒佳

通讯员黄腾

新闻推荐

区领导带队督查 找重点查难点全员出动

12月7日晚上,龙湖区委书记林定亮、区长王小辉等区领导采取随机抽查的形式督导全区创文迎检工作落实情况,强调要切实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