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智提质汕头问“智”高质量发展 50多名能源资源环境专家莅汕精准对接企事业单位
专家学者参观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能源、资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暨人才项目对接洽谈会在汕头举办。
卫昶教授认为,在实现领先技术产业化和应用化上,汕头民营企业将发挥很大作用。
凌文院士认为,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落户汕头,契合国家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未来在能源资源利用方面的需求。
刘吉臻院士认为,汕头应吸引海内外更多的优秀人才,推动进一步转型发展和创新创业。
毛洪钧教授认为,汕头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更加侧重于高科技,引导培养高科技企业。
陈峰教授认为,建设省实验室,对于汕头未来发展非常有利。
专家进行项目路演,分享高端前沿行业资讯。
12月8日上午,能源、资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暨人才项目(汕头)对接洽谈会在汕头华侨试验区管委会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凌文,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原校长刘吉臻等50多名知名专家教授莅汕与企事业单位进行精准对接。
此次活动由能源、资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汕头市委、市政府联合举办,旨在通过精准对接,带动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到汕聚集,为加快汕头经济特区发展,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提供坚强的人才智力支撑。
能源、资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涉足领域涵盖新能源、环境工程、水文地质、节能环保、智能电网等学科领域。过去几年,专委会分别在河北廊坊、浙江余姚、江苏宜兴、广西桂林、广东深圳、江苏常州、福建宁德举办了7场年会,其间也多次举办PM2.5、水处理等学术研讨活动。
今年,第八届能源、资源与环境专委会年会选择在汕头举办。这些能源资源环境领域的专家学者莅汕,将会掀起怎样的头脑风暴?对于推动汕头特区“二次创业”,他们又有怎样的好建议?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余丹
专家学者分享高端前沿行业资讯
本次会议围绕“节能与能源新技术”“绿色环保及临江产业”等方向开展理论探讨及人才项目交流对接。当天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刘吉臻,能源、资源与环境专委会主任陈峰,能源、资源与环境专委会副主任卫昶4位专家向大会作了加快构建中国氢能社会、节能与能源新技术、临江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能源领域水处理技术等主旨演讲。
开幕式上,汕头市委副书记钟挥锷特别向在场嘉宾介绍了汕头目前的创新情况以及人才环境。他说,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获批启动建设,着力塑造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区域领先优势;汕头制定实施“人才新政30条”,每年投入人才预算近2亿元。
钟挥锷表示,汕头推动特区“二次创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层次人才支持,也离不开国家知名智库、顶级学者的支持参与。他希望各位专业学者多为汕头发展把脉出招,带动更多人才、技术、资金和项目投资落地汕头。
为了让各位与会专家学者更加了解汕头发展情况,汕头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现场介绍了汕头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建设情况;华侨试验区负责同志重点推荐了试验区人才环境和创新发展情况。
“我是第一次来到汕头,听完介绍,我认为汕头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有很好的发展基础。许多潮汕人才在全球各地,这个也是特别大的资源,能够支持汕头进行二次创业。”卫昶教授参会后如是说。
凌文院士也认为,汕头作为我国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同时也是一个侨乡,在海内外有着丰富的人脉资源优势,这些是非常好的发展基础。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汕头特区再出发需要找准定位,“当前汕头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驱动力,我认为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企业发展离不开行业专家指导
当天下午,能源、资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还组织两场项目对接活动,19位专委会专家进行项目路演,与汕头市100多家企事业单位进行面对面洽谈,其中一批项目已在现场进行深入交流,并到企业进行实地调研。
能源、资源与环境专委会副主任,南开大学教授毛洪钧专程前往位于汕头市国家级高新区的广东胜霏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胜霏尔环境科技公司”)生产研发基地走访。该司同时也是毛洪钧教授多年来悉心指导的公司。
胜霏尔环境科技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在汕头孵化成功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道路交通环境监测设备研发及生产、智慧城市管理系统的开发建设和运维。成立8年来,该司在机动车用排气遥测智能监管系统和环境大数据可视化及场景应用平台方面已经得到地方政府的广泛认可。
该公司负责人何伟强告诉记者,胜霏尔环境科技公司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与高校多年来的合作,“企业的发展要接地气,不能闭门造车,专家们能够提供许多行业前沿信息,会帮助企业打开思路。”
他说,当同行业还在拼设备的时候,胜霏尔环境科技公司已经通过遥测技术与大数据应用,为机动车排放监管与执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让执政部门可以针对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和重点任务,按照污染排放绩效和环境管理实际需要,科学制定实施管控措施。
例如该公司为河南鹤壁市承建的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日前也已通过部级专家验收。据介绍,该项目自2018年9月中旬建成以来,共捕获车辆203009辆,累计产生监测数据174852条,发现疑似超标车辆13176辆,数据捕获率达到86.13%,为环保部门提供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工作的参考依据。
毛洪钧教授表示,针对污染的遥感监测在未来是一种发展趋势,胜霏尔环境科技公司的项目结合执法体系对机动车尾气进行监控,在国内十分领先,但仍要继续完善项目,让其更加稳定。
■对话
汕头要在能源转型发展中加大技术创新
南方日报:汕头在能源、资源与环境方面有什么优势和短板?应如何依托现有优势,加快发展新能源技术、节能技术和绿色环保产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凌文:我国经济已经从中高速的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能源行业也从粗放型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这就要求科学家们在未来能源及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同时要求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这个需要大量的新的技术和研发。我国目前最主要的化石能源是煤炭。煤炭过去仅仅就是用来烧的,如今要把它开发成清洁能源,如何保证其充分转化和利用,这需要大量的煤化工技术;并且要向下游高端的精细化工发展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同样需要大量核心技术。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落户汕头,契合国家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未来在能源资源利用方面的需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原校长刘吉臻:面对当前的形势,特别是能源环境转型发展的机遇,汕头还是大有可为。同时,在保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持宜居的绿色生态环境,是个大课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汕头应该加大能源转型发展的力度,特别是加大电气化的水平,提高电能在全社会用能当中的比重,使汕头成为一个高度电气化的城市。
能源转型发展涉及到很多新技术、新产业以及新的商业模式的转换,这是一个很大的产业链变革。在这个当中,我觉得汕头在原有优势的基础之上,要想实现产业的转型,服务于整个国家能源转型发展的战略,就要在能源转型发展中加大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以及商业模式新业态等板块。
能源、资源与环境专委会副主任,南开大学教授毛洪钧:汕头自然地理环境优越,但可供开发的土地十分有限。过去汕头的产业结构以纺织、建材产业为主,现在向精细化工、合成化工等高附加值产业转移。在这个过程当中,保护环境成为重中之重,最基本的手段就是要开源节流,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尽可能地少用能源。此外还要依靠科学技术、合理规划,包括产业结构、供给侧、需求侧等多种手段来保护环境。汕头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更加侧重于高科技,引导培养高科技企业。
南方日报:汕头把建设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作为今年人才工作的头号工程,您认为这对助推汕头“二次创业”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能源、资源与环境专委会主任,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陈峰:省实验室落户在汕头,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汕头在化学方面有基础,也已经物色了很多很强的团队进驻。可以预见,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有了这个资金和条件,以及这么多强的团队作为骨干来建设省实验室,对汕头未来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我同时也是国际潮籍博士联合会的副主席,目前大概有3000多名潮籍博士分布在世界各地,说不定未来都有机会可以加入。
刘吉臻:改革开放40年来,汕头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得非常好,但是总会面临新挑战,比如说面临新的工业革命到来,新能源以及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的发展等等。汕头有雄厚的精细化工和其他工业方面的基础,我觉得汕头要重视科技的创新,重视人才的汇聚,还要继续推进开放和推进改革,使得汕头成为一个人才汇聚的地方,吸引海内外更多的优秀人才,推动进一步转型发展和创新创业。
南方日报:汕头民营经济如何借助新能源技术、新资源研究成果实现“二次创业”?
能源、资源与环境专委会副主任,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卫昶:目前新能源领域在研发和前期基础的开发上投入力度很大,出现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甚至是世界领先的技术。汕头民营经济很有活力,如何把这些技术尽快地实现产业化和应用化,这些民营企业应该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利用民营企业灵活的机制体制,能够最快地把这些技术推向应用,使企业业务得以增长,企业得到发展。我觉得要做得更好的话,汕头要思考如何让本土人才有进一步提高,或者把外国的人才吸引到本土为汕头作出贡献。
■相关
汕头省实验室计划明年1月前后挂牌
11月14日,广东省启动建设第二批广东省实验室。由汕头市委、市政府倾力筹备,以汕大、广以担当建设主力的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正式落户汕头,填补了汕头没有省级实验室的空白。
据汕头市科技局介绍,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采用“主体+分中心”模式,由汕头市承建主体实验室,潮州、揭阳市设立分中心。
经过前期充分的考察调研和咨询论证,确定省实验室围绕“三个研究方向、一个共享平台”,即合成化学、功能化学和绿色化工三个研究方向以及共享分析测试平台建设,重点启动合成方法基础、绿色催化、精准合成、电子化学品、表面活性剂、高分子助剂、过程强化、生物质化工、环境化工九个领域的科学研究。
据汕头市科技局介绍,目前已明确进入汕头省实验室的核心团队有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姚建年院士、香港大学支志明院士、北京化工大学谭天伟院士、华南理工大学高松院士、北京化工大学陈建峰院士、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段雪院士、军事科学院周丰峻院士等8名院士团队和华南理工大学邱学青等核心团队。
此外,香港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中科院广州化学所、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将作为骨干单位参与省实验室建设。中科院北京化学所、中科院过程所、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院所将在汕头省实验室设立分中心或相关团队参与其中。
汕头市科技局透露,目前,省实验室前期筹备工作接近尾声,《汕头省实验室建设工作方案》也在制订中,已初步规划一、二期建设用地约1000亩。汕头大学及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已准备了专门的大楼,并配备相应的人力和设备支持。同时,科技馆也提供约2000平方米的使用面积作为省实验室初期的临时过渡办公和公寓用房,计划2019年1月份前后正式挂牌运作。
■链接
省实验室建设三阶段:
◎第一阶段——三年建设期(2019—2021年),完成主要基础设置建设,建立组织管理架构,完善运行管理保障制度,引进首期核心团队和常规团队开展研究。预计省市财政投入30亿元,其中市财政投入10亿,省财政投入20亿。
◎第二阶段——五年发展期(2022—2026年),基于前期建设的经验,力争进入跨越发展期。启动产业化基地规划建设,推进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继续遴选进驻研发核心团队,开展一批前沿科学研究课题,汇聚一批国内外学术界、产业界顶尖人才。预计投入总经费50亿元,包含财政投入、社会资本投入和实验室投入等。
◎第三阶段——十年成熟期(2027—2036年),一批高水平成果实现产业化。打造国际知名科技研究中心、突破化学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力争在相关研究方向实现从并跑到领跑的转变,最终将省实验室打造成为化学领域的一流国际创新中心。预计投入总经费100亿元,主要包括实验室投入和社会资金注入等。
新闻推荐
汕头市5.4%学龄儿童读写障碍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举办“儿童学习障碍
学术交流及康复训练”培训班本报讯(记者李德鹏)为提高广大精神、心理科医务人员、社会工作者对读写障碍的识别、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