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些指引,灾害面前更淡定 专业社工手绘卡通庇护场所地图受欢迎

汕头日报 2018-12-01 08:18

社工与义工共同制作庇护地图

在过去一个月时间里,汕头市灾后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站点开展驻点社工服务,取得不少成绩。在与当地居民深入交流的过程中,专业社工通过切实有效的实践和探索,总结一些可复制性的经验。专业社工表示,希望借鉴、整合各方经验与资源,不断完善、推广灾后社会工作模式,更多、更好地为灾后社工服务工作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新创意 手绘地图指引庇护站点

在灾害发生时,应急庇护场所能为人们提供生命庇护。司马浦镇工作站的社工在项目走访中发现,由于缺乏宣传等原因,多数群众不了解应急庇护场所的具体地址,更没有受灾时要及时撤离到庇护场所寻找救援的意识,这让社工们萌发了一个思路——为社区居民绘制庇护站点地图。有了这个想法,社工马上行动起来,以司马浦镇政府周边司上、司下两个社区为试点,组织熟悉当地情况的义工对社区的应急庇护场所进行走访,根据可容纳人数、应急物资配备情况等要素考量,当地政府备案的宝晖中学、莲花学校、栅内学校、司下小学这4个点“入选”庇护站点地图,每个地方都能容纳千人左右。同时,社工还结合今年“8·30”水灾的实际情况,考察了民间庇护场所,选取慈心义工协会、启萌幼儿园为另外的2个庇护场所。

选定庇护站点后,社工原计划直接引用“百度地图”软件来制作庇护站点地图,然而该软件并未详细标注村道巷道。于是,社工在当地义工带领下,前往选定的庇护站点进行拍照,绘制了这份庇护站点地图的初稿,并注明道路及标志物。为增强地图的趣味性,还邀请专业设计公司以手绘卡通形式来表现,并将村内道路细化,使得外地群众也能根据地图指引第一时间找到庇护站点。地图上还标注了站点相关联系人姓名、电话,便于群众第一时间能发出求救信息。

社工督导陈若苹告诉本报记者,地图不仅是居民防灾庇护指引地图,也是外来救援组织第一时间前往庇护点救援的指引图。社工还特意将地图制作成年历,让居民可悬挂于家中,增强其实用性,受到群众欢迎。

新模式 社工义工救援三方合作

潮汕地区慈善氛围浓厚,这是从外地来汕支持项目的社工督导们一致的感受。可是,由于司马浦镇、陈店镇此前并没有专业社工力量,为此,社工督导和驻点社工充分利用在地资源,形成“团队合作、社义紧密联系”的工作模式,并且开启“专业社工+专业救援员+普通志愿者”三者为一体的互补型应急服务新模式。

社工督导和驻点社工跟随义工走访社区、入户探访,了解居民需求;之后,对当地义工协会进行培训,提高义工服务社区、居民的专业能力。同时,在义工的协助下,社工与当地学校、居民迅速建立关系,更好地开展专业服务。社工陈璇认为,汕头市灾后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开展有效地帮助了当地居民恢复生活和生产,推进站点及其社工灾后介入工作的发展进程,带动更多在地机构、社工及义工参与服务,凝聚多方力量,形成良好的联动平台。

社工督导陈少鹏表示,义工志愿者大多是自愿组成,且因非专业、非职业等因素影响,存在团队管理困难、装备管理与分配困难等问题,但他们接地气、人脉广、资源多,了解地方习俗、乡土民情、人群分布和地理环境。在此次灾后社工项目服务中,社工有意识地将专业社工、专业救援员和普通志愿者三者巧妙结合,形成更加完整、合理和全方位的应急服务体系。

本报记者 李德鹏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汕头16个小型水质自动监测站投用 练江流域有了“环保哨兵”

小型水质自动监测站投入使用。本报讯(记者翁夏摄影报道)一个个小亭子、小屋子,外面的LED屏幕,清晰直观地显示着溶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