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东涌水库建设项目完成第二批安置房选房工作东涌居民喜圆“安居梦”

深圳侨报 2018-11-15 01:38

东涌水库建设项目第二批安置房分房选房现场。

东涌安置小区环境优美。

“终于有新家了!等以后入伙了,我们出门就是宽阔的马路,安置小区不仅交通方便,而且绿化和公共设施配套也会很好,相信今后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分到新房的东涌居民黄小姐抑制不住喜悦之情。日前,东涌水库建设项目第二批安置房选房工作圆满完成,176户拆迁户分到358套安置房,喜圆“安居梦”。

据悉,东涌水库建设项目是全市首个通过异地安置与就地安置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安置土地缺口的成功案例。

安置房美丽宜居助推社区发展

驱车从新建的东涌水库改线公路走到尽头,往左拐100多米,就进入东涌安置小区,6栋409套敞亮绿色宜居的房屋映入眼帘,小区内环境整洁;小区外泻湖清辙,海边的红树林郁郁葱葱,成群白鹭飞来飞去,宛如世外桃源。

“拿到钥匙后要好好装修,尽快搬进新家。”安置户黄小姐说,“这次家里分到4套新房,我和弟弟各住一套80平方米的,父母住一套120平方米的,剩下的一套用来出租。”黄小姐粗略地估算了下:前年分到的福田区兰亭居小区的70多平方米的安置房,每月可带来4000多元的租金,收入还算可观。

不少安置居民说,今后能够住在崭新的楼房里,配套完善,居民们“上楼”了。不仅如此,东涌公路改线工程建成通车,改变了近几十年南澳辖区交通落后的局面,提升了社区环境品质。此外,社区可考虑利用统建和安置房空余的房源,统一改造成公寓式酒店,形成新的民宿旅游经济产业。河口涵匝工程、居民出海生活用房等为东涌社区居民发展渔业提供有利的保障,增加了东涌社区的收入,提高了原居民的社区分红。社区集体经济收入从建水库前的300余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1200多万元,极大夯实了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的后劲。

历时十年的征拆工作全面告捷

东涌位于大鹏半岛最东端,是深圳最东面的一个社区,是深圳的“桃花源”。建设东涌水库不仅可以保证大鹏半岛的供水,还可对下游地区防洪起到极大的保障。2007年市政府决定实施东涌水库建设项目,并把它列为市重大民生工程和重点项目。

据了解,房屋征拆补偿和安置工作是东涌水库建设项目的重中之重。其中房屋拆迁用地包括大围村、上围村、木棉树和大石理共4个居民小组,共有房屋366栋52025平方米,其中包括住宅49479平方米,集体办公2546平方米。

东涌水库建设项目自2008年正式启动以来,因存在土地置换、安置房分配缺口、统建楼建设及拆迁补偿等难题,搬迁工作举步维艰。新区和南澳办事处聚焦民生福祉、建设要求、土地缺口等方面,精准施策,破解搬迁难题,确保东涌水库“建起来”。截至2018年8月底,南澳办事处100%完成242户366栋约5.2万平方米房屋征拆补偿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东涌水库历时10年的拆迁工作全面告捷。

奋战一线攻坚克难赢得群众支持和信任

东涌人祖祖辈辈以打鱼为生,如今“洗脚上岸”,一直生活在严格的控制开发区域,发展受限,经济落后,原村民大多过着比较传统的农村生活,对东涌水库搬迁意见多、怨气大,搬迁阻力大。为此,南澳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领导班子成员和社区干部深入群众一线,靠前指挥,长期驻点在东涌开展工作。征拆小组全体工作人员发扬“5+2”、“白+黑”的作战精神,以情感人,施策惠民,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

“一开始做村民思想工作时,脸难看、门难进。但我们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不厌其烦地宣讲政策,用真诚赢得群众理解。”南澳办事处驻点拆迁项目负责人介绍,素有“华侨之乡”之称的东涌,目前本地居民仅有600多人,而华侨和港澳同胞有1500人。东涌水库拆迁中符合条件的华侨和港澳同胞房屋有222栋,涉及182户。“华侨和港澳同胞多,寻找他们谈判成了搬迁的最大难题。”据该负责人介绍,这些村民分布在香港、荷兰、美国、英国等地,工作人员要打越洋电话跟他们沟通,手机经常欠费停机。对部分拒绝沟通、配合的香港同胞,南澳党工委、办事处主要领导还亲自率队前往香港协商,想方设法推动工作,并最终取得理解和支持,顺利签订协议。

在溢洪道工程实施过程中,2016年,16户居民需要在安置房未建成情况下紧急撤离并让出施工作业面,群众对此反映强烈,不愿配合。办事处及社区精准把握群众需求,将这部分居民临时安置在该社区原华侨小学,妥善化解矛盾取得群众支持。2018年,办事处再次对东涌水库溢洪道爆破影响范围内的49户180名居民进行撤离时,由于其中11户48人是居住在华侨小学内的二次搬迁居民,搬迁户抵触情绪大。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形,办事处和社区知难而上,从居民安全角度出发,到搬迁户家做好政策引导、解释,安抚居民情绪,并于2018年7月按时完成二次临时安置搬迁任务。

全市首创异地与就地安置相结合

自2011年起,东涌安置区一直在紧锣密鼓的规划建设中。“群众着急,我们比群众更加着急,让群众安居,是我们不断完善民生工作的基础。”南澳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介绍,东涌社区绝大部分都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征拆安置土地缺口非常大,仅东涌水库安置房建设的土地缺口就达8868.62平方米,而在社区范围内无足够、合适的房屋供被拆迁户租住,导致拆迁工作推进困难。新区和办事处积极筹谋,在全市首次创新性实施异地安置,以异地安置与就地安置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安置难题。已将部分面积安置在福田区兰亭居小区的46户居民成为全市唯一一批在征拆项目中实现异地安置的业主,占东涌社区安置总户数的19%。这大大缓解了安置房建设用地紧缺的局面,也让居民看到政府为民办事的初心和决心,大大地推动了整体拆迁工作。

与此同时,实施就地安置,加快推进安置房建设。对于有条件实施就地安置的原居民,充分尊重其搬迁安置意愿,多次征求全体居民意见,反复进行可行性分析研判,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的利益,减少搬迁工作阻力。最终在东涌统建楼旁边建设6栋409套安置房,喜圆搬迁户的安居梦,为他们留住美丽乡愁。

文/图:杨正确 余荣 彭刊 李苑

新闻推荐

“鮀浦石雕”代表性传承人詹益盛38年精雕细琢提升技艺 千锤百炼的艺术人生

詹益盛正在指导工作人员进行石雕创作图为詹益盛和团队创作的乘龙观音石雕潮汕石雕文化历史悠久,潮汕石雕与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