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汕头日报 2018-10-31 08:21

新的课程标准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阅读总量应当在400万字以上,小学阶段不少于145万字。因此,少年儿童的各类读物,是现实生活中、现行教育中,重要的语文教学的补充资源。“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则是极为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培养和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最佳途径。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就能持久、提高,能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有:

情意感召 即经常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和激动人心的“书林”境界,让学生产生一种置身于精神文明宝库的神圣感。比如,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组织参观新华书店、图书馆,让学生感受到书海之浩瀚和读书之乐趣,从而激起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

交流展示 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为了稳定和保持这种兴趣,并且也为了获取他们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信息,我采用了交流展示的方法,比如“一人一条新闻”“一人一篇故事”等,让学生将课外阅读中所见的大事要闻、奇事怪物、民情风光等说出来;其次每学期不定期地搞一次书面交流活动,比如优美片段摘记、读书笔记结集等。这些做法,大大激发了全体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和尝试,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提高了。特别是长假或寒暑假前夕,很多家长和学生都要求老师给他们推荐好书,相当一部分学生会把节省下来的钱用来买书。学生还把自己觉得好的书捐给班级图书角,供大家传阅。

学生越来越喜爱读书,读书的氛围也越来越浓厚。不少学生成了能说会道的“小灵通”,知古通今的“小博士”,对课本的知识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写作的兴趣也提高了,写作能力大大增强。

努力探索课外阅读的方法,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以书为友,让所有的学生,能在知识海洋中逐浪畅游,获取健康成长的养分。

汕头市东方小学李丹冬

新闻推荐

汕头市总工会: 引领百万职工建功立业

本报讯(记者魏青)10月29日下午,市总工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国工会十七大精神,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