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冠心病的“灵丹妙药”

汕头日报 2018-10-30 08:20

冠心病是最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也是冬季高发的一类疾病。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除了要积极配合治疗之外,日常的预防也是非常有效的防治方法。下面就来看看冠心病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吧!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首要独立危险因素,控制好血压是预防冠心病的根本措施之一。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到140/90毫米汞柱以下(若合并有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应降到135/80毫米汞柱以下),就能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高血压的治疗一般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像血压过高(如收缩压达到200毫米汞柱以上)的,以及还合并有其他问题的患者,在无法通过改变生活习惯达到降压目的时,就需要酌情采用药物。而那些只存在血压略高问题的人,可能不需要降压药,仅仅从一些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中,就可以让血压降到正常水平了。

1. 戒烟

吸烟能升高血压,加快心跳,而且香烟中的尼古丁能使小动脉持续收缩,造成动脉硬化,形成持久性高血压。

2. 限盐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人每日的食盐摄入量不多于5克,这对预防高血压有很好的作用。

3. 保持体重正常

正常体重(公斤数)=身高(厘米)-105。体重超过正常体重的10% 是超重,超过20%为肥胖,必须进行减肥。控制高糖、高脂食物,少食多餐,积极锻炼身体是控制体重的主要方法。

4、保持体重正常

肥胖也是导致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肥胖者要比消瘦者的冠心病发病率高出2~2.5倍。有效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对于控制血脂与血压水平、减少高尿酸血症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预防冠心病的发生,都有较大的作用。

此外,研究数据表明,冠心病与营养不平衡有关,因此合理地调整膳食是预防与调养冠心病的重要措施。要低胆固醇、低脂,减少食物中的盐分、糖分;增加食物中的淀粉和纤维;少吃猪肉、牛肉、油炸食物、蛋黄;多吃谷物、水果、蔬菜、家禽、鱼类。

医生提醒:出现冠心病症状及时就医。患者表现为突然的心前区发作性绞痛或压榨痛或憋闷感。疼痛从胸骨后或心前区开始,向上放射至左肩、臂,甚至小指和无名指,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尤其发作频率加大,发作时间延长,或走路加快及活动量增加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因为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前都有类似表现,如未引起重视可导致加重发病或不良后果。

金砂中医院组建了一支以汕头市名老专家为学科带头人的高素质医疗精英团队,原汕大附一医院内分泌副主任医师詹勇平,现汕大附二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卢文标和李冬虹及本院内科孟兆荣主任、主治医师倪娟等带领的内科,对冠心病的诊治尤有建树,以己之术,医人之心,力求还给患者健康而快乐的身心。

(陈晓芸)

新闻推荐

家书里的传奇《侨批里的中华情》出版

《侨批里的中华情》出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