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入人心 多措并举树新风 濠江区[~公式~]石街道葛陈社区倡导慈善为先
近年来,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天价彩礼、婚丧喜庆大操大办呈愈演愈烈之势,然而到了濠江区礐石街道葛陈社区,这种现象却戛然而止。从“比阔气、比排场”到如今“自觉简办、热心公益”,葛陈社区通过采取多项积极有效的措施,逐步在社区树立起“婚丧从简、厚养薄葬”的新风尚。
礐石街道葛陈社区毗临濠江,位于深汕高速公路东段达濠出入口处,地理位置较为优越,是一个涉农社区,辖区总面积1.3平方公里,总人口5902人,共920户。作为濠江著名的建筑之乡,近三十年来葛陈居民的经济收入突飞猛进。而此前,先富起来的部分居民或企业老板,为了光耀门楣或彰显衣锦还乡,在操办红白事时逐渐热衷于攀比斗富,其他普通老百姓因为碍于人情、面子,也不得不“随波逐流”,一些家境不好的居民甚至盲目跟风借钱办宴席。
规范“一约四会”
抓好“关键”两头
为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革除陈旧风气,营造良好文明新风,葛陈社区党总支、居委会通过抓领导,规范“一约四会”。据介绍,为引导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提升,切实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工作,葛陈社区以“一约四会”为抓手,成立了在社区党总支部、居委会领导下的红白理事会,由族长任会长,社区退休老干部任理事,按照婚丧事宜一切从简、文明理事的原则,制订社区红白事的标准和操作流程,并写入居规民约、上墙公示。红白理事会实行会长负责制,对红白事的承办需经理事会讨论决定,并征求事主意见,实现红白理事会的规范化运行,扎实推动了移风易俗工作的开展。同时,在原有居规民约的基础上,将移风易俗各项规矩具体化、措施化,进一步明确居民的权利和义务,更好地发挥居规民约在社区的社会秩序、社会公共道德、村风民俗、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作用,为新民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此外,葛陈社区紧紧抓住移风易俗关键“两头”。“一头”以党员干部为主,带头转政风促民风,“一头”以社区的乡贤、“四会”领导成员、企业家等为主,以点及面,逐片推进。其中,社区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公开表态承诺践行移风易俗守则,办理婚丧事宜时主动向街道报告,禁止参加规定范围以外的婚丧活动,主动接收社会和群众监督,对违规干部,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并公开曝光。另一方面,由社区的“四会”领导成员、乡贤、企业家带头践行移风易俗行动,针对原本计划“大操大办”的部分企业家或居民,由社区居委干部上门对其做说服劝导工作,引导其支持活动,从源头上堵住铺张浪费、攀比炫富的风气,以“两头”同步推进,带动社区一整片。
深入乡间民居宣讲
倡导慈善为先
葛陈社区利用宣传册、广播、文化墙、横幅、微信等多元载体,加大对移风易俗的宣传教育力度,近年来,向群众发放宣传手册3000份,在社区主干道悬挂横幅3条,海报2幅;组织有威望、公道热心的老党员、妇女骨干、退休教师等深入乡间民居、社区学校等进行宣讲,引导居民破除落后思想,树立健康向上的现代文明意识,筑牢抵制赌博歪风、“法轮功”邪教、封建迷信思想的防火墙。
通过移风易俗专项整治,葛陈社区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呈现出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浓厚氛围。社区党总支、居委会还积极倡导公益为先、慈善为先的理念,不少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居民纷纷积极响应,将简办红白事省下的钱捐给社区慈善总会,用于社区扶贫助困等公益事业,树立起文明博爱的新风尚。
如今的葛陈,攀比现象少了,人情味重了,人际关系回归纯洁,社会风气也回归淳朴。近几年,葛陈举办红白喜事没有出现大操大办现象,酒席规模、乐队数量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大大节省了操办费用,真正在人力、财力、精力上为居民们减了负。而社区居民对慈善事业的热情则逐年高涨,近几年来累计捐款捐资多达2.2亿元,其中部分善款用于建设完善社区牌楼及配套设施,修建了社区莘园大道、莘园北路、华城路、北环路等15条总长8500多米的村内主干道,对葛陈中心广场、葛陈文化广场及综合舞台、葛陈休闲公园、老年人活动中心、慈善会所等公共公益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全面推进了村容村貌和社区环境卫生的建设。另一部分善款用于解决困难群众生活、就医和就读等问题,单纯去年一年就走访慰问了社区70岁以上老人303人,发放慰问金额共242400元,助学奖学贫困学生29名,捐助金额共103000元。
本报记者赖淑英
新闻推荐
实施质量强区战略 濠江创建“全国滨海潮汕文化休闲旅游知名品牌示范区”
本报讯(记者黄泽春)近日,濠江区召开全区质量工作暨创建“全国滨海潮汕文化休闲旅游知名品牌示范区”动员大会,部署下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