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绘就恢宏画卷 潮籍画家谢楚余创作大型油画《改革再出发》备受瞩目

汕头日报 2018-10-20 08:02

□本报记者 陈文惠

潮籍画家谢楚余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而创作的大型油画《改革再出发》,在全国265件参展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美术馆展出的“大潮起珠江——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最受瞩目的作品之一。

据了解,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国美术馆等共同主办的“大潮起珠江——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今年7月、8月先后在北京、广州展出,掀起观展热潮,由全国成千上万件作品中精选而出的265件参展作品,分为“春潮澎湃”“激流勇进”和“扬帆逐梦”三大板块,生动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一幅以美术记录改革开放40年发展历程的恢宏画卷。参展的艺术家们以历史使命记录伟大时代,为改革开放40年献上一个生动的图像记录。

画展中,潮籍画家谢楚余创作的大型油画《改革再出发》格外出彩。大型油画《改革再出发》,高3.2米、长逾6米,描绘了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广东期间前往深圳莲花山公园瞻仰邓小平雕像并与市民亲切交谈的情景。画面中,习近平总书记走在人民群众中间,领导人自信笃定的神情与刚柔并济、稳健厚重的性格特征被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背后的邓小平雕像遥遥伫立,四周棕榈、榕树、芭蕉等南方植物郁郁葱葱。画面左侧是被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深吸引的记者和摄影团队,而在围绕着的群众中,一个骑着滑板车的小女孩格外活泼生动。画面中的人物有百余人,据介绍,光是拟定作品题材和敲定构图的准备工作,就花了谢楚余近1年时间。为了更好地进入到当时的历史情境,谢楚余多方搜集素材,仅是手机里拍摄的资料照片就有1000多张。谢楚余精益求精、夜以继日,一丝一毫都不敢懈怠。每个细节之处的精心营造,让这幅作品格外出彩。为了增加人物的立体感,谢楚余创新性地采用固体油画材料来勾勒线条,在处理画作远方背景时,又选用丙烯颜料,增加画面的灵动感。依靠深厚的写实油画功底,他在大量历史素材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谢楚余1979年在汕头高中毕业后,考进汕头工艺美术学校学习,后分配到汕头科学技术协会工作,两年后他又考进了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从油画系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留校了,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6年谢楚余最著名的油画作品《陶》问世,画中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的抱陶少女一经问世便以中西合璧的美而惊艳世人,而画家本人也因笔下的美人被贴上唯美典雅的风格标签。谢楚余以画美女单人肖像居多,刻画较细腻,风格当然也典雅唯美。

但他认为,笔墨当随时代,风格当合题材。其实,早在十年前他的《春音》、几年前的《和辑百越》等大型历史题材绘画作品中,已经体现了恢宏大气、概括奔放的艺术效果。在这幅大型油画《改革再出发》上,显示了画家驾驭构图、造型、色彩等的熟练技巧和表达叙事主题的深厚艺术修养,绘画形式恢宏大气,空间宽广深远,人物动作神态栩栩如生,主次分明,彼此呼应,多而不乱,很好烘托了主题的气氛。画家有了新的艺术追求,正如他自己说,我幸运地遇上伟大的新时代,目睹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艺术家不能一味孤芳自赏,要有历史和社会责任感,用画笔图像去记录这个时代。

新闻推荐

车流中摩托车穿行让人惊 市民建议应杜绝中泰立交桥上人车混行现象

中泰立交桥作为汕头市为数不多的大型立体交通枢纽,是市区出入G15高速公路和海湾大桥的重要桥梁,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