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营养” 必不可少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早期教育影响孩子成人后应对挫折能力

汕头日报 2018-10-17 08:15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可是,很多人不知道,就像需要身体营养一样,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还需要不同的心理营养。心理营养是相对于“物质营养”来说的,是指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他们的心理需求。时下,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关注孩子的身体素质和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要留意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从哪些角度培养孩子健全的心理素质,父母又如何帮助孩子调节情绪,培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日前,由汕头家庭教育协会新溪服务站举办的“家庭教育中的心理营养”公益讲座在新溪西南学校举行,汕头市家庭教育协会副会长、家庭教育专家林晓丹老师为家长们讲述0到7岁儿童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心理营养。

讲座开始,林老师抛给爸妈们一个问题:“假如爱人下厨,结果饭菜做得不仅太咸,还很难吃,你会有什么反应?”——“我觉得有的吃就不错了。”“难吃就别吃,干脆只吃饭。”“做饭很辛苦,如果厨艺能再提高就完美了。”

家长们踊跃回答。林老师归纳说,以上最后一种答案就是“接纳”的表现。对于刚出生不久的孩子来说,需要的第一个营养就是“没有条件的接纳”,这也是心理营养的基石。

“刚刚出生的孩子非常脆弱,他要等待爸爸妈妈喂他,需要爸爸妈妈帮助他、安慰他、照顾他”,林老师说,小宝宝不会讲话,有需要时只会用哭来表达。这时候,就需要爸爸妈妈能够无条件地接纳他。

早期的教育非常重要,很多人在成人以后不会应对挫折,其实是在儿时就心理“营养不良”。林老师表示,不要总以为孩子还小,许多事情长大就会好,其实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早期教育非常重要。“如果年幼的孩子没有得到心理营养,那么他的一生都会寻寻觅觅,状态百出,直到寻满那些曾经缺失的心理营养”,林老师如是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些家长只能承受孩子优异的学习成绩,而不能容忍孩子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对此,林老师指出,在有些家长心目中,孩子学习是理所当然的,看到孩子的好成绩就眉开眼笑。孩子的学习一旦出现问题,接踵而至的往往是批评、训斥,甚至是辱骂,时间一久,就出现了孩子自信心不足的问题。

对于孩子的心理教育,家长们总会觉得无从下手,林老师支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也要不断学习。“在陪伴孩子成长、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个笑声不断、风趣幽默的家庭,最能培养出孩子乐观的性格和进取精神”。林老师表示,家长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平等、健康的家庭氛围,会在潜移默化中教孩子学会接受爱、表达爱、给予爱,最终引导孩子今后处理好自己的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

近两个小时的讲座中,林老师以身边常见的生活小事为例,为家长讲解了孩子的情绪为什么不稳定、夫妻关系融洽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应对青春期的孩子。林老师强调,孩子成长过程中心理营养必不可少,家长们加强对孩子的心理营养,孩子的生命就能得到更好的滋养。据了解,本次活动是汕头市家庭教育协会“助力幸福”系列家长公益讲座其中的一场,希望通过专题讲座,让现代化的家庭教育方法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家长。家长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一位姓李的女士告诉记者,之前她觉得孩子只要有好的物质条件就够了,现在才明白,孩子更需要的是“心理营养”。

本报记者陈文兰 文/摄

新闻推荐

讲述华侨故事 共建和美侨乡 本报今起开设《共建和美侨乡》栏目

本报讯(记者陈欣琪)汕头因侨而立、以侨而名,“华侨”已成为汕头特有的文化基因和城市印记。在市委统战部、市外事侨务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