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别人村里的电影“走片”

汕头日报 2018-10-11 08:06

“三个字保卫四个字”

编前语:在上世纪汕头经济还没有快速发展之前,露天电影是乡村文娱活动的一大盛事,堪比如今小长假里城市人的举家出游。露天电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深刻,甚至有人将当时尚未普及的普通话称为“电影话”。自媒体“十五乡说说”近期发布的这两篇帖子,作者讲述了亲身经历过的趣事,相互印证,向我们展示了那个年代露天电影上映的乡村场景,引发了众多网友共鸣。本版予以摘要转载,以飨读者。

上世纪80年代,澄海民间将电影轮播叫“走片”。当时我们村里头的电影放映都在潘厝祠前面的阔埕,这里设置了一个1米多高的戏台,两边立着高高的立杆悬挂电影幕布,前面一片开阔地供人们随地摆放椅子,只要有好的电影,这里就是人们最佳的夜生活场合。某一晚本是有电影看的,但放的却是一场潮剧《刘明珠》,我们喜欢用谐音开玩笑:大胆——“老人组”!还是去别人村看好看的电影吧。

(一)

乡村电影热播时,碰到大片会有跑片制度,片源少,一个晚上场次多,只能轮流放映,于是有专人运送跑片,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走片”。由于电影的诱惑力太强,看一遍是不够的,于是,电影走片时,我们也随着走村过巷地看。虽然乡村之间会有一些恩恩怨怨,但好电影一来,大家相好得要命。

我们会成群结队地跨过田埂,来到戏场。《少林寺》、《渡江侦察记》、《庐山恋》、《地道战》、《地雷战》等是我们非常喜欢的。来到东浦村,我们会先在电影场前面大池子上边的一个凉棚里乘凉,边听大人们聊一些笑话,边竖起耳朵等着播音员的口令,时间到了就挤到前面,坐在地上看前座。有一次,还听到播音员开起广播:“广清,广清,家里有人找你。”原来,这村里也有一位叫广清的人,还是我同学的老爸呢。

(二)

那时候农村儿童一看电影就喜欢问:“这个是好人还是坏人?”在他们心目中,世界上除了好人就是坏人了。当然,革命英雄就一定是好人,汉奸、反动派就一定是坏人。

电影一开映,会卖一个关子,开头放一段《祖国新貌》或者是《新闻简报》、《科普知识》,如果走片时片子接不上,这一些倒是让人们休息的好办法。

当五角星冉冉升起时,四面八方的光芒四射,我们立即就知道战斗片来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不是战斗片会是什么?

当然,我们喜欢《地道战》、《地雷战》这一些以小胜大、以弱胜强,把敌人耍得团团转的喜剧,不愿意看到太沉重的《上甘岭》,小米加步枪、牺牲了一大堆志愿军的,虽然电影的主题曲《我的祖国》成了准国歌——“一条大河波浪宽”人人会唱。

(三)

放电影是一门技术活。大机队的最受欢迎,当大型电影机来时,也意味着好看电影和优质的放映质量。你看,连电影幕布都一平如水,丝毫不会起皱。菲林(电影胶片)清晰明亮,彩色好。

当小机队来时,往往会领来一些糟糕的片源。更别说“走片”了,这时候,断-接-断-接……会引来群众的嘘声。

而看电影时站着的人们可要小心了,维持秩序的人手里抄着一根大竹竿,会从后面横扫过来,有点像污水处理厂的刮泥器一样,枪打出头鸟呢。

(四)

由于农村人多数不识字,每一部电影都会有专人解说,即所谓的解说员。很多时候放映、解说是同一个人,劳动强度有如校长包敲上下课铃。

电影的解说员比跑片员的待遇高多了,多是帅哥加口音好的,话语诙谐,解说生动有趣,村姑们崇拜得死去活来,后生仔羡慕妒忌恨。

解说到女特务,会有“生活好过特务”的妙语,引起群众的阵阵生猛大笑。最有趣的就是有一部电影名字叫做《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太拗口难记,解说员直接说成:今晚放映“三个字保卫四个字”。

(五)

尽管悲剧使人类进步,但中国戏剧讲究大团圆。我们这些傻得天真的农村人,在看了精彩的电影后,会继续一系列的话题,把电影里的人物和电影外的演员混为一谈。

“听说,《少林寺》里的演员李连杰和黄秋燕真成了一对夫妻!”,应当啊,我们心目中的金童玉女!夫妻本是同林鸟,到了香港各自飞,可恨香港这个大染缸。听说,《小花》里的演员陈冲在美国的什么“女子来乌”变成了“脱星”!多清纯的女孩,怎么被美帝被腐蚀了!还有,唐国强能演毛主席,成了影帝,刘晓庆却成了“老妖精”。

听说,香港恐怖片《画皮》吓死了很多人,我们看不看呢?

随着村里老人组电视开始放映《射雕英雄传》(目不识丁的老太太把她们统称为“射雕英”),主题曲《铁血丹心》“依稀往梦似曾见”激情响起,电视已经逐渐取代了电影在农村生活的重要地位。

于是,乡村电影,连同走村过巷看“走片”的人们,各种上世纪80年代的特有现象,也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文/林广清

新闻推荐

展示汕头城市发展形象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文艺志愿者轻骑队澄海巡演

本报讯(记者林蓁摄影报道)9月26日晚,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新时代课堂”——汕头新时代文艺志愿者轻骑队行动在基层走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