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名住汕省人大代表联袂调研,为汕头加快建设高水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献策 莫让年底“动车进城”再成空言!

汕头日报 2018-09-27 22:16

?代表实地察看苏埃通道项目南岸建设现场

?调研组召开座谈会向政府部门提意见

?代表们仔细听取汕头火车站综合客运枢纽首期工程建设情况

?人大代表听取中阳大道项目建设进展

?人大代表听取津东路龙湖段建设情况

?代表们听取牛田洋快速通道项目建设情况

?代表实地察看广澳港区建设工程项目

8月21日的汕头,烈日火辣辣地炙烤大地,人在户外站上5分钟就有晕眩感。这一天,30名住汕省人大代表顶着高温,马不停蹄地跑了汕头7个调研点,横跨汕头龙湖、潮阳、濠江三个区,调研路线超过100公里,为推进汕头加快建设高水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工作掌握第一手真实资料,并于隔天召开座谈会,与政府部门面对面交流调研意见,贡献人大代表的智慧和力量。

汕头交通建设成效明显让代表们振奋

■今年头7个月交通投资延续高速增长势头,完成投资54亿元,比增41%

围绕汕头打造高水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目标,调研组本次专题调研“剑指”交通项目。一天内,调研组实地察看了苏埃通道项目南岸建设现场、牛田洋快速通道项目棉田互通路段、潮汕环线高速公路练江特大桥、广澳港区建设工程项目、中阳大道项目、津东路龙湖段、汕头火车站综合客运枢纽首期工程,实地察看点涉及铁路、公路、港口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项目。进工地、看图纸、听汇报、提问题,每到一处,代表们均认真看仔细听详细问,力图全面了解每个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展及遇到的困难瓶颈。

据了解,为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加快将汕头打造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高水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战略部署,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要求,市政府高水平谋划,充分发挥战略和规划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先导作用,分别组织编制并审议通过了全市“十三五”期间规划及交通专项规划。进入“十三五”以来,汕头市集中力量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大批重点项目按计划推进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今年上半年,全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98.74亿元,比增48.7%;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108.2亿元;1至7月交通投资延续高速增长势头,完成投资54亿元,比增41%。其中,备受关注的厦深铁路汕头联络线有望在11月份建成通车;揭惠高速二期有望10月份全线建成通车;潮汕环线高速投资进度逐季提升,汕湛高速主线已现雏形;广澳港区二期首个10万吨级泊位将于年底建成达到运营条件;牛田洋快速通道和海湾隧道正加紧建设,中心城区快速路网和市政道路综合提升改造工程也在全力推进,汕头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将进一步增强。

看着一些重点建设项目从规划图变成实物,一些项目对比之前有了“大变样”,代表们对今年以来汕头市全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喜人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看到的建设成效表示振奋。代表们认为,当前,汕头市交通建设进入启动赶跑期、施工黄金期、建成冲刺期,藉着中央和省促进稳增长力度进一步加大的政策红利,补短板、增后劲、惠民生对投资的有效推动,再加上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明确的今后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汕头市在建和拟建交通重点项目多、投资大,近年来投资逐年增长,以交通为支撑的社会效益日益显现,良好势头为交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代表们认为,汕头市交通建设成效明显,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正在迅速补齐,区位交通条件明显改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快形成。

对标目标差距还很大须在加快发展中解决

■建设进度偏缓、项目储备偏少、空港能力不足、城市快速干道建设缓慢等问题亟待解决

一路走一路看,代表们也发现,汕头市交通建设状况目前仍与打造高水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目标有较大差距,必须在加快发展中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项目建设进展还是偏缓。受征地拆迁、投融资政策等影响,交通建设项目进展比较缓慢;二是建设项目储备量偏少。目前全市的重点项目储备量整体偏少,其中交通项目也相对缺乏;三是空港建设存在短板。作为全国性高水平综合交通枢纽,空港能力是必不可缺的,对汕头而言,目前只有处于揭阳的潮汕机场,而且这个机场的吞吐量偏小,对于加快粤东发展,对于汕头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提高现代服务业水平来说,远远不足;四是城市快速干道建设缓慢。市区的平面交通体系,与日益增加的车辆数量形成矛盾,更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这个定位格格不入。加快建设快速路网,打造立体交通体系,优化小区域交通内循环,从而缓解拥堵,疏导城市交通,迫在眉睫;五是澄海区交通建设特别是高速路建设存在欠账。目前澄海区只有324国道和金鸿公路可以通向中心城区,两条路沿途都是路口较多的普通公路,通行速度有限,324国道时常存在拥堵现象。澄海区较其它区县而言,区内道路建设欠账太多,规划滞后,路面破损情况较为突出,说不好听,还是乡镇道路的模样;六是农村道路建设水平有待提高。汕头近年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作了很多积极的工作,比如“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工作,也包括精准扶贫,但是农村的道路还需要加强规划和建设,进村的村道等都还需进一步提升。

参加调研的省人大代表张庆春直言不讳,“市委市政府要加大对交通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督查督办,确保项目能够按期完成。比如海湾隧道有一些淤泥,要放到哪个地方去,作为施工单位解决不了,市里要及时来协调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省人大代表吴淑卿表示,“政府部门对大项目建设要经常去督查督办,还要去主动服务。我们提倡服务型政府,不要等到人家大工程有事情找你再去解决。”

省人大代表郑通声指出,汕头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区县政府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站在全国、全省的高度谋划汕头交通,积极与国家、省规划的交通战略项目对接,要有深度储备交通建设项目,高标准、全方位谋划汕头高水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要前瞻性谋划,加强对空港交通规划建设迫切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研究,补齐汕头市空港短板。要打通汕头中心城区与澄海和“两潮”多个交通渠道。要高度重视轮渡码头的建设,大力发展水上公共交通和水上旅游项目,彰显汕头市美丽内海湾城市特色,更好地服务好市民,方便南北两岸人民的沟通联系。通过谋划一批、在建一批、竣工一批交通项目,提高内联外通能力,为汕头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下坚实的交通基础保障。要落实责任、倒排工期、攻坚克难,加快重点交通建设项目的进展,特别是要加快港口“头号工程”、厦深铁路联络线和汕头火车站站前广场建设。要建立协商机制及时解决已开工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在建项目如期完工。要充分做好储备项目有关前期准备工作,破解制约项目建设的项目审批、征地拆迁、投融资、建设协调等难题,加快开工建设和施工组织。要注重工程建设质量和生产安全。要发挥公共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各级财政要足额预算安排好项目的前期费用,保障项目前期工作。

厦深铁路汕头联络线年底通车的承诺要兑现

■“动车进城”时间一拖再拖,让汕头百姓备感疑惑

在7个调研点中,汕头火车站综合客运枢纽首期工程项目无疑最受代表关注。随着今年底广梅汕铁路增建二线及厦深联络线建成通车之后,汕头站将成为粤东首个位于中心城区的高铁站,汕头市也将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实现“动车进城”的城市。然而,由于厦深铁路汕头联络线的建设一直是磕磕绊绊,一拖再拖,官方此前几次发布的动车进汕时间总是无法兑现,让汕头百姓备感疑惑。对此,参加调研的省人大代表林文红、林东、吴淑卿、徐昱、金春霞等纷纷直面政府部门“发声”,表达疑虑和看法。代表们表示,“动车进城”是汕头人民翘首以盼的大好事、大实事,但是工程一推再推,今年底真能通车吗?政府部门要给百姓一个明确的信息,许下的承诺要实现,不能让百姓一再失望。代表们还建议,假如厦深铁路汕头联络线能够如期通车,那么汕头火车站站前枢纽的管理和服务保障就要提前去考虑,做好迎接“动车进城”的准备,假如管理不好就会影响汕头的城市形象。

汕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耿坚对代表们的调研意见进行了集中回应。他表示,本次省人大代表调研活动,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回应市民关切,事关汕头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是市人大常委会对政府工作的依法监督和鼎力支持。市政府将继续支持市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开展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研究落实代表提出的建议,坚持目标导向,明确时间节点,全力以赴完善交通枢纽设施建设。

本版撰文/摄影 本报记者 周敏

新闻推荐

一场精心筹划的亲人“偶遇” 海警二支队邀请官兵家属代表到军营共度中秋佳节

又是一年中秋节,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中秋佳节到来之际,广东海警二支队精心筹划中秋节系列活动,在没有通知官兵的情况下,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