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有戏”首次引进湖南湘剧 《月亮粑粑》精彩上演
本报讯 (记者陈文惠) “月亮粑粑跟我走,我跟月亮提笆斗……”随着一首古老的童谣,由湖南湘剧院带来的湘剧《月亮粑粑》21日在慧如剧场拉开帷幕,这是自2013年慧如剧场启动“周五有戏”以来,首次引进湖南湘剧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高雅艺术。作为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参演剧目,该剧展现湘剧的传统文化积淀和独特艺术个性,让汕头观众大饱眼福。
湘剧《月亮粑粑》耗时三年精心打造,由著名剧作家盛和煜编剧,著名戏剧导演张曼君担任总导演,湘剧表演艺术家、文华表演奖、梅花奖获得者、湖南省湘剧院院长王阳娟担纲主演。剧情根据真实人物原型创作,讲述贫困小山村女教师秦雅云在黄荆树小学坚守代课整整30年,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送出乡村的动人故事。全剧共分三幕,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时间轴横跨30年,让观众在享受艺术美的同时,亲历一个乡村女教师在实现中国梦的大背景下的现实追求,颇具正能量和教育意义。
据了解,此次全国巡演,湖南省湘剧院演出团队将行走12个城市,演出20余场,汕头站是其中的第5场演出。谈及此行汕头,在剧中扮演女教师秦雅云的王阳娟院长表示,该剧故事很接地气,剧中以三个不同时期的历史片段,表达秦雅云从18岁的姑娘到五、六十岁的奶奶,为教育事业付出的贡献、坚守与奋斗令人感动,最后得到桃李满天下的回报,以及得到乡亲、丈夫和孩子们的热爱,“秦雅云是一个很值得从心里感激的小人物,我们来到汕头演出,主要是想做好全民文化教育事业,也是给边缘贫困山村教师的一个呼吁,引起大家对教育事业的关注。”王阳娟说。
当晚,慧如剧场还邀请汕头大学近200名师生观看演出,贴近生活传播正能量的剧情和演员们精湛的演艺获得师生们一致好评。一位前来看戏的老师表示,该剧充分发挥了戏曲艺术的特长和优势,把戏曲的程式化与音乐、舞蹈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全剧呈现很好的艺术效果,“没想到湘剧这么好看,剧情好,演员唱腔和演技好,音乐舞蹈好,有教育意义,感觉湘剧即有民歌调,又有山歌韵,以后有机会还想看。”
新闻推荐
省中医院与汕头市中医院共建肾病学科 整合优质医疗资源 培养专科技术骨干
在省中医院专家的义诊现场,不少市民慕名前来咨询。受访者供图为着力提高及巩固汕头市中医院肾病专科在粤东中西医诊疗的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