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青洲盐场,看“天空之镜”
建于1958年的青洲盐场,总面积3300亩。
工人利用盐场的地势差将海水进行多次蒸发,最终形成海盐。
海盐制成后,需用专用的帆布盖住,以防溶化。
盐场工人展示晒盐的环节之一。
每一袋盐都有固定重量,工人将一袋袋海盐过磅。
每天清晨,青洲盐场就已是一片忙碌。
尽管天气炎热,但当烈日当空时,盐场工人均裹得密密实实。
“达茶卡濠盐湖”——这个奇怪的名字,是汕头市濠江区当地人给当地一处盐场起的“别名”。把“达濠”两字嵌于“茶卡盐湖”中,是因为这里拥有与“茶卡盐湖”相似的景色——“天空之镜”。
这里,正是青洲盐场。它有着生态之美,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沉淀。而未来,这个“有故事”的盐场或许还将成为文化观光体验旅游景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文/南方日报记者沈丛升图/杨立轩
现有盐田面积小但保留古法制作
青洲盐场,位于达濠岛广澳湾沿海地带,1958年围海建成。总面积3300亩,建于1958年,原为青洲塭地改建,故名青洲盐场,是遗留下来的濠江区最大的盐场。
据介绍,现有盐田170公顷,有效生产面积127公顷,保卤缸357公亩,容水量4.1万多立方米,遇雨时全场卤水可在三小时内自动流入缸中保存,共有三个制盐工区和化工车间、机修车间。青洲盐场是粤东地区盐业生产中规模最大的国有企业,主要产品是原盐,为省高产优质重点产区。20世纪60、70年代曾多次被评为省、市的“大庆式”先进企业。2002至2004年被海关、商检各部分列入出口香港免检商品,年出口优质海盐最高达7000吨,结束了汕头没有出口海盐的历史。
记者在现场看到,盐池有大有小,平均都在一亩左右。这里的盐池都是用瓦片一片一片贴出来的,瓦片下面是纯天然的黑色黏土。现在瓦池的制作工艺也快失传了,仅剩下盐场一个老员工懂得如何修补盐池。
盐田一般分成两部分:蒸发池和结晶池。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倒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
“这些海水来自南海,每天都有一个海水盐度最高的时刻,我们就把海水引进来以后,逐个池子过滤,最后在结晶池里结晶,一般海水盐度为24度的时候才可晒盐,就会成型。如果天气好的时候一般下午5点多放水,第二天早上8点就可以扒盐了。”青洲盐场负责人洪远生说,“扒盐所用的工具皆是桃木所制,虽然笨重,但是不会吸收太多的盐分,爬越多次,盐就越细。一个池子需要10多个人同时去扒盐。”
经过岁月的流逝,众多的盐田中,有的已荒废,有的成为候鸟栖息觅食之地,有的还在延续着盐田的使命,沉淀着海水,倒映着日夜星辰。
“煮海为盐”历史悠久
濠江的制盐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洪远生介绍,由于种种原因从北方辗转南来的先民们,来到大陆的边缘,之所以决意渡海登上这个后来称之为“达濠”的小岛,乃是看中此地最适宜“煮海为盐”。
根据历史记载,宋仁宗天圣间年(1023-1032)潮州盐业产销已具相当规模,盐政机构随之加强,在海阳、潮阳设置小江、招收、隆井三个盐场,分设巡司,招收是达濠的古称,为都建制,加上砂浦都,管辖范围与今日濠江区大致相同。
巡司即是巡检司,负责盐场的生产管理和稽查,今日巡司埠即当年巡检司衙门所在。据地方志记载,招收盐场分设河东栅和河西栅两处,河东栅包括、青洲、下五乡、葛园。河西栅包括钱塘、凤岗、马窖、羊背、南山。
达濠本岛自此又称河东,河东书院的得名即缘于此。上面文字几处说到“煮盐”,这是指一种生产方式。林大春撰《潮阳县志》(隆庆版)提到“惟砂浦至于招收,地近俗殊,砂多美土,招多健儿,煮海为盐,下广为生,千顷霜飞,万斛鸥轻。”如何“煮海”?那是祖先们的睿智,以加热取盐,现代的“煮海”则是在潮涨之时,引入海水灌入盐埕,烈日蒸晒,水汽上升,结晶成盐。
先民就依靠“煮盐”,千年风雨,承续至今。在很长的时期内,晒盐是濠江两岸人民最重要的“第一产业”,出海捕捞和耕种只能算是第二和第三。隆庆潮阳县志载,洪武年间,“招收旧管盐田四千三百二漏七分六厘”,产量则占了大潮汕的一半以上,招收盐场产出的海盐还特别好,一直是广东的一等精品盐。曾经作为贡品专供大内之用。
洪远生告诉记者,可以说是这白花花的海盐,使达濠成为潮汕四大古镇之首,名扬海内外。
盐场工人一干就是30年
在盐场干了30年的林伯刚刚和伙伴们装完盐。上午的阳光虽然不是很猛烈,但林伯的脸上已经晒出了红色的印痕,黝黑而有些粗糙的皮肤,是这么多年在盐场风吹日晒的见证。
“我今年54岁了,我的父亲也是盐场的工人,在盐场,大部分都是因为父辈在盐场工作,所以我们也在盐场这边工作。”抹了一把汗,林伯讲起这些年的故事。
林伯从25岁就开始在盐场工作,从晒盐、扒盐到装盐,每一个流程他都烂熟于心。“在盐场工作是看天气的,如果是下雨天的话,就没法晒盐了,就像前几天才刚刚下了几天的大雨,我们就没法工作。”
一般是夏天和冬天吹西北风的时候,盐场的产量最高。而这些淳朴的盐场工人,则是十年如一日地在盐场晒盐产盐。
记者也发现,现场的工人年龄都平均在40多岁,有一位阿姐还是退休后还主动回来干活。“因为工作比较艰苦,很多年轻人都已经不愿意来盐场工作。”阿姐告诉记者。
林伯提到盐场产出的盐就特别自豪:“这些盐和其他地方产的盐不同,咸中还带着一点甜,也是供香港的免检产品。”
未来将向生态旅游转型
青洲盐场负责人洪远生告诉记者,由于濠江现代文明临港新区发展需要,濠江区委区政府计划分二期对青洲盐场的土地进行收储,土地收储后,青洲盐场生产面积将逐步大量减少,企业生产及经济必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这些年随着盐场工人老龄化的加快,以及社会的发展,盐场也在考虑逐步往生态旅游方向转型升级。
那盐场未来的路怎么走呢?“我们主要探索发展观光盐业、体验盐业等新型业态,提高市场附加值。”洪远生说。
打造“青洲盐业文化观光体验旅游景区”是盐场的一个方向。洪远生告诉记者,将加强景区的科学的规划,根据濠江本地的特色因地制宜,借鉴其他著名盐文化旅游景点的建设和经验,随时跟上建设“濠江区特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步伐,弘扬海盐业。
据洪远生介绍,盐场还将建设“达濠盐文化历史博物馆”,宣传达濠宋代至今的历史变迁,介绍青洲传统制盐的流程,充分认识、挖掘历史文化。
“青洲盐场历来被称为"粤东最好海晒食盐"命名为"青洲盐"对外来游客来说是极好的旅游吸引物。我们将以盐制食品为特色,以精美包装原料盐为旅游纪念品。”洪远生说。
据了解,盐场将发展多元化、产业化的盐业+旅游,把青洲盐场规划建成集传统、生态、盐美食等展示于一体的休闲观光体验基地,依据自己的特色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有地域特色的“死海”体验、美肤盐泥体验、足底盐按摩体验以及古法制盐体验等休闲观光体验项目、特色旅游盐产品基地。
新闻推荐
南方日报讯(记者/尚黎阳通讯员/粤纪宣)笔者7月16日从广东省纪委监委获悉,省政协原常委蔡宗泽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