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濠江打造凝聚乡情新平台 为和美侨乡聚集更多正能量
濠江的发展离不开华侨的支持,多年来涌现出许多感人的故事。受访者供图
在濠江葛洲有一座“训庭别筑”,见证了华侨陈训庭返乡投资的历史。受访者供图
华侨捐赠的公益事业资金累计近20亿元,建设项目上百个,助力濠江发展。受访者供图
华侨积极在濠江建学校,图为华侨捐建的东湖学校外景。
受访者供图
8月9日,香港汕头濠江同乡总会创会大典暨首届会董会就职庆典在香港举行。成立香港汕头濠江同乡总会,是香港近8万名濠江籍乡亲多年来的强烈愿望,目前该会共有会员100多名。
早在明清时期,濠江区已成为粤东沿海对外经贸要地,号称“南北通大海,皆航海者往来湾泊之所”。濠江群众在早期多出外谋生,在海外形成了另一个“濠江”,香港则是濠江华侨集聚之地。
而今,活跃在香港各行各业的乡亲更力争上游,涌现出了9位香港太平绅士和一批社团领袖,李业广、陈昌华、黄士心、张敬石、郑锦钟、蔡坚等知名乡亲更成为当今濠江人在香港的旗帜。
那过去濠江侨乡有什么故事,侨乡现状如何?南方日报记者就此走访了濠江的东湖和葛洲社区,并就侨乡未来如何发展进行了采访。
●南方日报全媒体记者沈丛升通讯员许晓婷
华侨热心家乡事业
在濠江东湖社区的幽静小道上,有一个名为“顺琴故居”的建筑。据了解,顺琴正名洪作鸣,顺琴为其别号,乡人称为“顺琴仙”。“仙”是潮汕话“先生”连读而成的尊称,一般是指德高望重的贤者,比如教师、医生。而顺琴就是东湖社区的华侨代表之一。
顺琴有什么来历和故事呢?“顺琴早年赴越南谋生,在码头当搬运工人,后在族人洪良棠(绰号“胆弟”)处帮工,因老实忠厚、勤谨有为受到重用,管理西贡业务。”汕头市文博协会会员陈斯楷告诉记者,“顺琴为什么被称为仙呢?因为其归国之后,一直和睦乡里、热心公益,乡人受其恩惠甚多。”
据乡土文献《东湖回忆》记载,顺琴担任乡长的时间很长,举措颇多,例如,自费在进村的必经之路岭路雨亭设立两个保安亭,雇人看守,对进村外来人员逐一登记,确保治安稳定,因此在乡里威望很高。加之形象清瘦矍铄,一米七八的个头,留着一捧花白长胡须,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待人谦和慈祥,犹如一位仁慈的神仙,所以“仙”的称呼是一语双关。
华侨回乡捐资的故事不只发生在东湖。陈斯楷给记者展示了一个历史纪实。据《达濠区地名志》记载:葛洲村村民漂洋过海历史较早,19世纪初,陆续有人到东南亚等地谋生。这与葛洲山多、临海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关。解放前,旅居越南的葛洲人大部分集中在西贡(胡志明市)渗石这个地方,素有“小葛洲”之称,华侨人口与当时葛洲本地人口相当。老一代番客漂洋过海,先在船上当“侍者”,到达越南后在码头就地当起码头工人,投靠乡亲与族亲,抱团生存,站稳脚跟的人,因为资源积累,大多仍然选择与船有关的行业发展,如陈训庭运营船上配餐,东湖的胆弟和顺琴则经营码头搬运业务。另一位有代表性的葛洲籍华侨张祥耀,在越南经营船务运输及贸易生意,创有“顺成行”和“七条金”搬运码头,经营甚为发达,成为旅越潮人的侨领。
在葛洲有一座训庭别筑,该楼建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以屋主陈训庭的名字命名,别筑有“特别建筑”的意思。该楼为葛洲第一座叠楼,富有越南特色,当地人直观地称之为“高楼”。
陈训庭13岁丧父,20多岁赴越南谋生,发迹之后在越南、汕头分别经营光大行、光生行,主要运营船内配餐,旧称“交菜馆”,其中,光生行的地址就在临近码头的小公园怡安街。20世纪30年代初,汕头港发展进入黄金期,城市繁荣发达,华侨纷纷返乡投资房地产,40岁的陈训庭也在祖籍葛洲购地建房。
拥有侨资企业共33家
濠江的发展离不开华侨的支持,多年来涌现出许多感人的故事。为了支持家乡的社会公益事业,张恭良先生套现了他持有的汇丰银行全部股票,张恭荣先生携子累计捐赠近亿元资金,陈昌华先生设立30年基金确保濠江耆康会正常运作。
据统计,濠江区目前共有侨资企业33家,侨外乡亲捐赠兴办公益事业资金累计近20亿元,建设项目上百个,包括达濠华侨中学、达濠华侨医院、张恭荣慈善医院、葛洲学校、澳头学校、赤港学校、东湖学校、耆康会、中心幼儿园、上店文化广场及老年人活动中心等,为家乡培养人才、改善民生发挥积极作用。
此外,濠江籍香港乡亲还积极参政议政,获委任中央港事顾问、香港立法会议员和行政会成员,担任全国、省级、市级和濠江区政协委员,为香港的繁荣和家乡发展奉献聪明才智。
濠江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侨务工作,主动作为、凝聚侨心。汕头市人民政府先后授予张恭良先生、叶庆忠先生等“汕头市荣誉市民”光荣称号;2017年达濠古城建成300周年庆典期间,濠江区委、区政府授予蔡章阁、张恭荣等30位乡亲“港澳华侨热心公益事业之星”荣誉称号,以表彰他们在家乡困难时期、发展时期等各个阶段作出的杰出贡献。
濠江区委书记吴文兵提到,此次香港汕头濠江同乡总会将发展成为一个了解和宣传党和国家政策的新平台,让祖国和家乡的发展成果及时与大家共享;成为一个凝聚乡情的新平台,让广大的濠江侨胞、让更多的侨二代、侨三代在这个平台中培养更深的故乡情谊;成为一个信息交流的新平台,让广大侨胞从平台中获得更多的发展商机、合作信息。吴文兵希望同乡总会在濠江全面加快建设现代文明临港新区,汕头打造活力特区、和美侨乡、粤东明珠的历史征程中汇集更多的正能量,发挥更多的作用。
新移民是老侨乡获得发展活力重要途径
记者通过走访发现,濠江不乏侨乡,像东湖和葛洲社区,多年前居民出外谋生,去了越南、香港等地,不乏顺琴、张美兰、张恭荣等著名的华侨。但记者走访后也发现,目前这两个纯农社区的发展上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年轻人还是出外。华侨回乡投资比较多的是建学,像东湖华侨便在近期回乡捐建华师附中。那么,未来侨乡如何发展?
对此,暨南大学华人华侨研究院教授张应龙告诉记者,这是侨乡一个普遍的现象。华侨人数众多,商人多,不等于他们具有投资能力,捐钱和投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捐些钱许多人可以做到,投资就不一定了。即使是投资,他们也会选择适合投资回报的地方,汕头商人很多在外地投资就是明证。
“侨乡的发展主要决定于当地的大环境。对于华裔青年,政府可以通过邀请回国参加各类活动加强他们对家乡的感情和联系。对外新移民是老侨乡获得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张应龙说。
新闻推荐
200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为纪念这一盛事,中国澳门邮政于当年12月20日发行《澳门回归中国十周年》邮票、小型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