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任澄海县长余锡渠“治水”有方, 从根本上改变当地落后水利条件 “一方人改造一方水土”
为了纪念这位深受爱戴的人民公仆,澄海人民在塔山建了“思源亭”,并立起余锡渠塑像。受访者供图
余锡渠是新中国成立后澄海(即今澄海区)第一任县长,图为余锡渠在澄海县人民政府成立大会上。澄海区博物馆供图
余锡渠与群众一起研究种植技术。许乃光供图
“治水”是余锡渠对澄海人民最突出的贡献。图为余锡渠。
受访者供图
汕头市澄海区地处韩江下游,韩江5条支流就有3条横贯其区域入海,河堤、海堤“两堤”长度达到154.2公里,居全市第一。对于这样一个“多水”的地区,水流的多少、水质的好坏,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当前,澄海区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将“治水”作为八项重点工作之一,力求补齐补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全面改善全区水环境。
其实,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后澄海县(即今澄海区)第一任县长余锡渠就曾带领干部群众,兴修水利、修筑海堤,建设三座桥闸、平整改土、建设稳产高产农田。他整整用了十年时间,对澄海的水利、农田进行了系统的整治,从根本上改变了澄海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消除了旱涝祸患。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但在余锡渠身上,却是“一方人改造一方水土”。他的故事不仅是“治水”的故事,更是科学治理、勤政为民的典范。
●文/南方日报汕头观察全媒体记者杨可
1足迹遍及全县每个角落
谈起余锡渠的故事,澄海区委宣传部退休干部吴志雄津津乐道。他告诉记者,自己是莲上镇永新人,是余锡渠的同乡人,自小就听村里的“老辈人”讲“余专员”的故事。在区委宣传部工作时,恰逢2007年全区开展学习弘扬余锡渠精神活动,他就负责起余锡渠事迹的搜集整理工作。当时,他走访了许多老同志、乡亲,并对这些口述材料进行系统整理,还在全区巡回宣讲。
吴志雄告诉记者,余锡渠对澄海人民最突出的贡献,便是“治水”。
“暮春苦旱田断水,枯苗叶上飞螟蛾;初夏长夜风吹雨,荒土洋中浸稻禾;秋潮冬涸盐满地,洲中人民灾难多”。这是余锡渠写的《治水歌》。歌中所述,正是澄海曾经受的内涝、旱灾、台风、海潮之害。
澄海地处韩江下游出海处。韩江历史上自然形成17道支流穿过澄海境内,以扇形铺开,成为一个水网之乡,把澄海(当时澄海地域至鮀浦)分为一个个孤立的小洲,过去内涝、旱灾、台风、海潮轮番为害。灾害之严重,为粤东各县之首。
对于这些灾害的严重性,从小就生活在澄海这片土地上的余锡渠有其深刻的体会。后来接任余锡渠县长职务、曾在其领导下工作二十年的许士鉴就曾回忆,尚在解放战争期间,余锡渠就已动了治水念头。新中国成立后,他更是下定决心,带领澄海干部群众兴修水利除水害。土改前和土改时期,他都与农民群众一起兴修排涝水利工程,又组织熟悉农业的干部专抓农业生产,重点抓水利建设。
治水,必须先了解水情。当时的技术力量、测量手段都很差,但余锡渠有他的妙法:每当暴雨成灾时,他即带领干部,深入灾区现场。每逢下雨,他就会一披雨衣,骑着单车,从县城到海边,从韩江上游到各支流下游,踩着泥泞的土路,观察地势、了解水情,对全县的水流、土壤、地势等作了深入的调查,足迹遍及全县每个角落。他还拜访经验丰富的老农,请教防洪御旱经验,广泛搜集、不断积累水文资料,摸透了澄海水文地理的特性。白天,他深入农村,到了夜间,他又钻研水利书籍,反复分析研究……
经过三年深入细致的调查,余锡渠把全县每条河流,每片内涝田地的水情一一勘查出来。1953年2月土改复查结束后,他就拿出了澄海治水的方案,经多方征求意见,县委集体研究,制订出了澄海兴水利、除水害的蓝图。
2兴修水利形成排灌分家、三级灌渠系统
1953年冬,澄海兴修全县第一宗大型排水工程——城关(一区)、坝头(八区)排水工程“一·八区水利”(一·八排渠)解决上华区、城关区内涝排出海的难题;并修外砂(五区)至坝头排水工程“五·八区水利”,使城关、上蓬、坝头3个区10万亩农田基本解除涝患。
吴志雄告诉记者,在这个过程中,余锡渠碰到了很多棘手的困难,但他都想方设法解决。
像排水渠道要通过几里长的沙丘地带才能到达海边,如何固定沙堤?为此,他跑遍全县的沙壤地带,终于在东墩找到了一条开在沙丘地上的小排水沟,由于两旁用石头、灰砖护坡,把沙稳住,沙堤就不会坍塌。“治沙”有了办法,但大量的石料、灰砖又从哪里来?他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计划:利用荒坟的石头、灰块筑渠堤。
但这种做法却遭到来自部分有迷信思想的群众的阻力。对此,余锡渠除了派出工作者进行正面教育、说明道理之外,还写出《阿姆半夜想前情》方言歌,引导群众忆苦思甜,听党听政府的号召。而在渠道开挖中,他一直坚持在工地与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经过一个冬春的奋战,一区、八区十几万亩农田的排水工程也即“一八排渠”完成了。
余锡渠还带领干部群众,把韩江流入县境的17条支流改为6条:东里河、莲阳河、外砂河、新津河、梅溪和东里头冲河。在兴修较大型水利工程的同时,澄海各区也都兴建了一批以排涝为主的水利工程和许多灌溉、拒咸、防潮等工程,形成了排灌分家、三级灌渠的科学水利系统,基本改变了历史上自然形成的无序沟渠的落后面貌,消除旱涝灾害,使全县抗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后来,由于连遭三年台风海潮袭击,防潮堤基本被推垮。余锡渠又把指挥部搬到海头去,带领澄海干部群众投入修建海堤的新战斗。经过两年奋战,“六十余里垒岩石,筑就东海一长城”,建成了高标准防潮堤。
至此,澄海的水利建设,其抗灾能力之高,设施之合理、完善,在当时的全省首屈一指,在全国也是寥寥无几,使澄海从灾害严重的县份一跃成为汕头专区水利先进县。加上采取一系列的农业增产措施,确保旱涝保收。1955年大旱之年,农业生产却获得了大丰收,澄海成为全国第一批双季水稻千斤县,平均亩产1024斤,1957年11月又获“粮食单产甲全国”的殊荣,平均亩产1257斤,跃居全国首位。同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南方日报》均以头版头条报道。
3“三十昼夜竞苦战,架成一桥连三桥”
1954年6月以后,余锡渠同志调到汕头任职后,挂钩联系点主要是澄海。为改变澄海耕地高低不平、旱涝灾害严重的状况,他提出“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平整土地,深翻改土,兴修水利,道路截直”的口号,发动群众,进行大规模的平整改土,改造沙质田,使千亩沙田成为一片平坦耕地。后来,他又提出“抽干百亩大潭,挖起久年埋没在水底的乌涂泥,用来改良沙园土壤”,使耕地得到综合治理,得以发展农业生产。
“当时,冠山平整改土的经验在全省推广,1958年12月冠山还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奖状,被认定为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其经验更是轰动全国,22个省、市的代表团还组织前来参观学习。”吴志雄说。
1958年冬,在改河道、筑海堤、平整改土的基础上,为了彻底解决灌溉和交通问题,余锡渠组织澄海县委县政府干部,带领澄海人民群策群力投入“三座大桥(闸)”的大型工程建设。
许士鉴曾对吴志雄回忆,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余锡渠亲自指导设计桥闸,并与技术员多次搞实验,创造性地运用土办法,在沙质河床上把基础平整之后,用贝灰沙土夯实联合桥基,把澄海的旧城墙拆来砌桥墩。“当时,港澳同胞和华侨听说要建外砂大桥,捐赠了大量的水泥。”吴志雄说。
建桥需要钢材,但当时钢筋很缺,怎么办呢?吴志雄介绍,余锡渠找来铁匠,把大小长短不一的钢材锻打接成桥面钢筋,此外,驻汕的解放军也出动了工程兵和大批机械,支援建桥工程,并采取各公社分任务投工投劳的方式,开展万人大会战。
从1959年1月6日开工至2月6日竣工,这座桥长620米、106孔的桥闸仅用30个昼夜就奇迹般地建成。而在工程设计、施工方法、材料利用上,外砂桥闸都很有特色。
按照建设外砂桥闸的经验,余锡渠又带领干部群众,于1959年11月11日至1960年1月21日用72天建成了桥长865米90孔的莲阳桥闸;1959年12月至1960年3月7日用2个多月又建成了桥长300米61孔的东里桥闸。可谓是“三十昼夜竞苦战,架成一桥连三桥”。
1960年春节除夕夜,余锡渠冒着寒风冷雨,坚守在莲阳桥闸工地亲自指挥合龙工程,直到天亮。当胜利合龙时,他的嗓子都沙哑了。
“一年飞架三长虹”。从1959年1月至1960年3月期间,澄海实际只用半年时间相继建成三座桥闸。同时,在1959年12月至1960年5月,还建成了潮澄韩江排水工程的南溪“反虹涵”。这些举措,从根本上改变了澄海“春旱、夏涝、秋潮、冬涸”自然灾害频繁的落后面貌,也改变了当地汕樟公路“多重渡”的交通状况,更主要的是“从此江水遂人愿,不向东去向西朝”,使澄海提早实现水利排灌自流化。
吴志雄向记者介绍,澄海三桥(闸)建成,闻名全国,标志着余锡渠同志科学治水构思的高峰,建桥工艺则是他运用“土洋结合”方法的典范。
4所总结“治水”原则
在潮汕普遍运用
其实,余锡渠原本并不懂得水利工程和农科知识,但他为了领导干部群众兴修水利、科学种田,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一面潜心阅读钻研有关方面的书籍,一面深入农村实地调查,向有经验的老农请教,搞试验、办示范点,认真总结出许多治水和农业生产的经验。
吴志雄告诉记者,余锡渠总结出治水的基本原则,就是对主河道裁弯取直,有利排洪;对次要的分支流进行堵裁,以缩短防线;桥闸合一,引韩灌溉;田间水利则灌渠走高线,排渠走低线,三级灌渠,排灌分家。“这些基本原则在潮汕地区的治水工作中,得到了普遍的运用,现在看来仍然十分可贵。”吴志雄说。
此外,他还善于根据潮汕农民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经验,系统地总结了选育良种、培育壮秧、小科密植、合理施肥和科学用水等高产水稻栽培方法,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曾在全省推广。那时,在他的培育下,潮汕“老农”遍布全省。
“由于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材料,余锡渠自己起草的工作意见、农业栽培技术等稿件写得十分有条理、简练、中肯,甚至写得比资料员还好。”吴志雄说。
声音
“实地踏勘、
科学治理精神
值得我们学习”
可以说,余锡渠这种深入实际、实地调查的精神,放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仍很有学习价值和借鉴意义。
“余锡渠当年"治水"对我们最有启发的是现场踏勘、科学治理的精神。”提起“余锡渠精神”,澄海区水务局局长魏思超深有感触地说。
魏思超说,澄海的每一条河流和堤岸,余锡渠都用脚步丈量过,他的足迹遍及全县每个角落,对澄海的水流、土壤、地势等作了深入的调查。对于澄海当前的“治水”工作来说,现场踏勘非常重要。只有深入到最基层,走进田间地头,细致观察地势,才能获得第一手资料,也才能制订出最合理、科学的建设、改造方案。也只有这样,也才能达到科学治理的目的。
“目前我们对澄海治水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也都是通过实地踏勘、深入分析判断而得出的。”魏思超说。
据了解,结合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水环境问题,澄海区将分三期对一八围、苏溪围、苏北围、隆都围等4大水利围内灌区性、镇性水利沟渠进行大整治,并引清水入城、入镇,逐步实现“河面无垃圾、堤岸无违章、污水无直排、渠底无淤积、水体不黑不臭”的目标,并最终形成“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美好蓝图。
在已建成龟山涵提水站基础上,澄海区还计划首期建设7座提水泵站,包括一八围新建一八涵、双塌闸提水泵站,改造陇尾涵电灌站,重建冠山涵提水泵站,在隆都围新建前埔涵提水泵站,改造隆都镇龙门关提水泵站以及在苏溪围新建石板下提水泵站。这些泵站的建设,将提高农田灌溉用水保证率,保障“引清入城、引清入镇”所需水量。
新闻推荐
项目名称:澄海区鹏展学校西侧道路工程;招标人:汕头市澄海区城市综合管理局;招标代理机构:广东恒胜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联系人:郑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