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坚守诠释教育情怀 专访珑湖教育董事长林炳豪
珑湖教育董事长林炳豪。
童心向党,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
珑湖教育全体教职工合影。
情怀,于当今社会,提及的已经不多。因为都知道,情怀二字,蕴意厚重。有情怀,必然有坚守;有情怀,必定有担当。尤其在当前瞬息万变、物欲横流的时代面前,情怀是奢侈品,人人都想要,却未必都敢揽其入怀。
林炳豪却是个幸运儿。从坚守三尺讲台,到创办一所学校,再到教育集团,他的身份历经教师、校长、董事长的华丽转变,但唯一不变的是,他的视线从未离开过教育行业。
林炳豪将他对教育的这份热忱,归于父亲的影响。父亲林纲芝执教一生,将毕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他最热爱的教育事业。他用高尚的师德,无悔的付出,成就了一位乡村教师平凡却又伟岸的红烛形象。
林炳豪在父亲的无悔人生中,看到了教育事业的非凡魅力,并在耳濡目染中,如父亲一般,积淀出自己对教育的独特情怀。因为这份情怀,他毅然放弃多种成功机遇,辗转多地兴学办校,但将人生、事业梦想寄放“教育”二字之中;因为这份情怀,他轻获利而重惠民,助众多外来务工子女公平享受到优质教育的机会;因为这份情怀,他殚精竭虑,整合一切可整合的资源,汇名师,搭桥梁,提硬件,深内涵,只为践行“高质量办学”的承诺;因为这份情怀,他……
回顾过往几十年,林炳豪的这份教育情怀,就像一棵树,不知不觉间早已根植在了他的血脉之中,并在他的呵护蕴养中,日益茁壮,参天蔽日。
育人无悔
两代人逐梦守初心
在惠州的教育界,提及“林炳豪”的身份,很多人会自然地想到这些关键词:龙湖学校、珑湖教育、教育家、实干家。
尽管因为内心的教育情愫,选择了湖南师范大学,但大学毕业后的林炳豪,还是像所有的年轻人一样,对未来的世界充满了向往。抱着探索和好奇,初出茅庐的林炳豪来到改革的前沿地带——— 深圳。
从茫然无知的“青瓜蛋子”,到摸爬滚打成为企业高管,天生聪慧的他,凭着努力与才智,在高手如林,竞争激烈的深圳站稳了脚跟……
1998年,林炳豪在这关键时候,改变了“成功路线”。他辞去了现有的职务,邀来刚从校长岗位上退休的父亲和在家乡从教的弟弟,克服租场地、找资金等重重困境,一起创办了深圳宝安区元芬小学。随后,为填补惠州水口区域民办教育的空白,又放手已具规模的元芬小学,举家迁至惠州,全力创建了龙湖学校,并陆续创设了水口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光明幼儿园、富川第一幼儿园、龙日花苑幼儿园、南湖明珠实验幼儿园、宏益公馆幼儿园、富川园早教、富川艺术培训中心、童舞艺术培训中心、惠州市众怀留学咨询有限公司等共十一家教育机构,成立了集团式经营的广东珑湖教育。
所有的选择,之于林炳豪而言,都是势在必行。“教育情怀,是我从父亲那里继承到的宝贵财富。唯有践行和传承父亲的教育情怀,我的成功才有真正的意义。”林炳豪不无动容地说。
初心不改勇担道义坚守惠民初衷
走进龙湖学校的大门,在绿翠环绕之中,人们若是抬头眺望,会很容易看到教学楼上悬挂的由市领导赠予的一句寄语:惠民之州的惠民学校。熟知龙湖学校创校至今15年发展历程的人,会明白这句话的含义究竟有多深重。
前文有言,兴教治学,与其说是林炳豪的“成功梦想”,更毋宁说是践行情怀之举。既是为践行情怀而来,所行所举,便不能以常人眼光度之。因此,延续元芬小学的作风,“让外来务工子女也能公平享受到受教育的机会”这一创校初衷。
林炳豪直言,父亲做了几十年的乡村教师,自己也是农家孩子,太明白贫穷的滋味,“我们办学,就是为了让农民工子女和贫困学生有书读,理应竭尽所能减轻他们的负担。”
为切实减轻贫困家庭负担,在林炳豪母亲的倾囊支持下,学校还特别设置了奖学助学金,用于每年优秀学生的奖励和贫困学生学费的减免。
林炳豪母亲无偿捐赠自己的积蓄,奖助龙湖学校学生的事迹,感动了社会各界热心教育的人士。特别是原汕尾市教育局长蔡楚标在得知这一事迹后,也积极捐赠,并影响和带动了一批人,学校最终设立“芝兰奖教奖学金”(取林炳豪父亲林纲芝和母亲朱宝兰之名),每年近1000名师生受益。
这样的龙湖学校,这样一群投身教育事业的人,很难不让人动容。2014年8月20日,惠州市领导一行莅临龙湖学校调研,盛赞该校“是惠民之州的惠民学校,为惠州教育作出一大贡献。”
新闻推荐
关于惠州市金广源置业发展有限公司申请办理位于水口龙湖开发区3号住宅楼单体建筑设计调整的公示 惠市规建公示(2018)116号
近日,本局收到惠州市金广源置业发展有限公司申请办理位于水口龙湖开发区3号住宅楼单体建筑设计调整的申请及有关材料。依...